一种多模式移动通信终端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31693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510094199.X

    申请日:2005-09-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模式移动通信终端及其信号处理方法是基于信号时频分析方法、模糊神经网络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设计了一个多功能终端。该终端由发射机和接收机两部分组成,发射机由可重配置终端(1)、通信模块(2)、D/A转换器(3)、通信方式选择器(4)、上变频器(5)、宽带放大器(6)、智能天线(15)所组成,接收机由智能天线(15)、射频滤波器和放大器(8)、下变频器(9)、A/D转换器(10)、通信方式模式识别与模式转换器(14)、可重配置终端(1)所组成。运用同一套硬件,通过调用不同的软件模块,该终端可以分别作为蓝牙、Zigbee、IEEE802.11b等系统的终端使用,具有多网通信的特点。

    无线智能电子车牌系统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16332C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申请号:CN03112741.X

    申请日:2003-01-24

    Abstract: 无线智能电子车牌系统为交管、军车管理等领域提供安全、方便、可靠的验证车辆身份的手段。属于无线电身份识别领域。该系统基于蓝牙数据传输,分为车载端和检测端两部分,车载端即电子车牌端以信号处理器为中心,该信号处理器通过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与存储器相接,信号处理器通过“RS232”口与蓝牙基带模块相接,蓝牙射频模块通过内部总线与蓝牙基带模块相接,通过50Ω馈线与车载端蓝牙天线相接;检测端即电子车牌信号检测端以微处理器为中心,并通过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与存储器相接,通过数据线与键盘相接,通过控制线与报警模块相接。

    可变帧速率数字视频无线传输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4518C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03112738.X

    申请日:2003-01-24

    Abstract: 可变帧速率数字视频无线传输设备是一种数字视频无线传输设备,由信号采集部分、信号处理部分、信号传输部分所组成,传输设备包括视频采集器(1)、第一存储器(2)、视频处理模块(3)、第二存储器(4)、微处理器(5)、控制器(6)、无线传输模块(7),其中微处理器的“SCCB时钟”端和“SCCB编程线”端与视频采集器相接,微处理器的“变频时钟”端以及视频采集器的“帧同步信号、行同步信号”端与控制器相接,控制器的“地址线”和视频采集器的数据线分别接第一存储器(2),第一存储器(2)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接视频处理模块,视频处理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接第二存储器(4),第二存储器(4)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RS232接口”与无线传输模块相接。

    家用无线多媒体综合接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388689A

    公开(公告)日:2003-01-01

    申请号:CN02137843.6

    申请日:2002-06-25

    Abstract: 家用无线多媒体综合接入设备是一种家用的无线信息转接设备,该设备由射频模块、基带模块、嵌入式平台、外部网络适配卡、电话控制器、局域网网卡、其它网络接口卡所组成,电话控制器的外端接PSTN,局域网网卡的外端接LAN,其它网络接口卡的外端接其它语音数据网络(OVDA),外部网络适配卡的输入端分别接电话控制器、局域网网卡、其它网络接口卡的输出端,基带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嵌入式平台接外部网络适配卡的输出端,射频模块的输入端接基带模块的输出端,射频模块的输出端接发射天线;外部网络适配卡通过16位总线分别与电话控制器、局域网网卡、其它网络接口卡相接,外部网络适配卡通过8位总线与嵌入式平台相接,嵌入式平台通过RS232接口与基带模块相接。

    无线车域网网关
    5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88687A

    公开(公告)日:2003-01-01

    申请号:CN02137844.4

    申请日:2002-06-25

    Abstract: 无线车域网网关是用于汽车、火车等高速运行的交通工具上,使车厢内的移动终端组成无线车域网,该网关由WPAN模块与车内天线、微处理器、PCM编解码器、蜂窝网模块、D/A变换器、可控增益射频功放车外1/4波长天线所组成,微处理器和PCM编解码器分别与WPAN模块与车内无线和蜂窝网模块相连接,D/A变换器的输入端接微处理器,D/A变换器和蜂窝网模块的输出端接可控增益射频功放,可控增益射频功放的输出端接车外1/4波长天线,车外1/4波长天线的射频输入端接蜂窝网模块。

    多制式多功能全频道寻呼机综合测试仪

    公开(公告)号:CN1168067A

    公开(公告)日:1997-12-17

    申请号:CN97106929.8

    申请日:1997-04-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多制式多功能全频道寻呼机综合测试仪是一种可以工作在任何标称频点,各种规定的速码率,多制式多功能兼容的高稳定度的多功能综合测试仪,接口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计算机及数据时钟电路的输出端相接,并/串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接口电路和数据时钟电路的输出端相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并/串转换电路和数据时钟电路的输出端相接,直接频率合成电路的输入端与微处理器和参考时钟电路的输出端相接,功放电路的输入端接直接频率合成电路,输出端接发射天线。

    一种强电磁脉冲影响下MIMO异构网络性能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607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67803.8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电磁脉冲影响下MIMO异构网络性能分析方法,涉及无线通信网络性能分析技术领域,该网络性能分析方法利用随机几何理论对网络的覆盖概率和最低区域频谱效率进行分析,考虑强电磁脉冲影响下部分基站中部分天线受损的基站降级情况;基于随机几何构建强电磁脉冲影响下MIMO异构网络幸存基站和降级基站的空间分布模型;推导网络的覆盖概率和最低区域频谱效率估算公式,计算不同基站降级概率和天线损毁概率下MIMO异构网络的覆盖概率和最低区域频谱效率;可以明确基站降级概率和天线损毁概率对MIMO异构网络覆盖性能和最低区域频谱效率的具体影响,为研究强电磁脉冲对信息网络的综合作用效应以及灾前部署或灾后恢复提供思路。

    一种基于知识密度提升大模型检索增强系统召回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061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56994.6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密度提升大模型检索增强系统召回率的方法,旨在解决传统检索增强系统在文档截断和上下文整合等方面的挑战。首先通过智能切分文档技术,将文档智能切分为中等长度文本块,并标记是否可以和下文形成上下文,再进一步切分为最短文本块。其次,应用嵌入模型进行文本向量化处理,对文本进行稠密与稀疏向量计算,并将结果和文本块间的关系存储至数据库。此外,通过初步混合检索和基于知识密度的分数计算,精准召回最相关的中等长度文本块并构成长文档,形成背景知识。本发明能够提供准确相关内容以及整合上下文信息,可以显著提高大模型增强检索系统的召回率,在复杂度和性能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一种基于链式方程的分布式光伏数据多重插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4993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010690310.6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链式方程的分布式光伏数据多重插补方法,步骤:将带有缺失数据的分布式光伏数据代入插补过程,采用基于链式方程的插补方法得到多个不同的分布式光伏插补数据集,插补方法中的回归模型采用贝叶斯回归模型;对每一个分布式光伏插补数据集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如果分析结果满足设定的要求则进行下一步;若不能满足设定的要求,则需调整回归模型或插补次数,直至分析结果满足设定的要求;最后综合所有分布式光伏插补数据集得到最终的插补结果,并将此结果作为最终的分布式光伏数据值。本发明使用链式方程的插补方法作为多重插补结构中的插补步骤,从而改善传统多重插补算法的误差。

    一种基于几何随机的无人机空地MIMO信道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6740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199505.X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随机的无人机空地MIMO信道建模方法。该建模方法所提模型为三维双圆柱体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模型综合考虑无人机侧的散射、地面站侧反射和散射,无人机发射端和地面站接收端的移动性,特别是无人机侧的旋转和无人机三维移动航迹的影响,符合多种实际的通信场景;计算出时变距离、时变角度以及接收复包络信号,可以准确描述无人机空地MIMO信道的实际通信情况和非平稳统计特性,基于此建模方法,通过实际仿真可以总结出无人机通信方案的一些通用规则,为建立一个鲁棒的无人机无线通信系统提供思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