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3336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66667.7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石蜡/硅藻土胶囊低温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材料,属于功能性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将硅藻土与液体石蜡混合,置于真空环境中浸渍;将硅藻土从液体石蜡中滤出;将浸渍过液体石蜡的硅藻土加入到乙基纤维素溶液中,搅拌后滤出硅藻土;滤出的固体,烘干后,得液体石蜡/硅藻土胶囊相变材料。本发明以液体石蜡为相变储能材料,硅藻土作为液体石蜡的载体吸附材料,乙基纤维素作为封装薄膜,既能有效防止液体相变材料的泄露,又减小了相变材料和基体材料之间的强度差异。同时,制备成本低廉,过程简易,可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能够有效调节建构筑物表面温度,缓解混凝土冻融循环问题,延长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627523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916034.8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保温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保温隔热材料为水泥基二氧化硅气凝胶-硅藻土复合保温隔热材料,按照质量份包括:二氧化硅气凝胶-硅藻土材料40~70份、水泥100份、聚丙烯纤维0.4~1.2份、偶联剂4.2~5.1份、纤维素醚0.56~1.2份、可再分散乳胶粉2.8~5.1份。该复合保温隔热材料以粉煤灰为原材料、硅藻土作为强度支撑材料,通过高温煅烧、溶胶凝胶、负压吸附、水浴改性、常压干燥等步骤得到二氧化硅气凝胶-硅藻土材料,之后与水泥及适量外加剂干拌均匀加水搅拌得到,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得到复合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性能好,强度满足建筑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36427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515235.7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泄漏防护墙体及其应用,该墙体包括牺牲层和包裹于牺牲层外表面的防护层,所述的牺牲层为硅铁质牺牲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的防护层为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制成。本发明所公开的核泄漏防护墙体,能够有效抵抗堆芯熔融物与堆坑区硅铁质牺牲混凝土反应后产生的不可凝气体的蒸汽压力及对堆坑区周围支撑结构产生的瞬时热荷载。另外采用赤铁矿石作为骨料,使得超高性能混凝土能作为第二道防护屏障,预防硅铁质牺牲混凝土厚度不足导致堆芯熔融物泄漏。此外,本发明核泄漏防护墙体在应用时,能够简化堆芯捕集器结构,同时能有效防护核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0855831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55234.3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20/0068 , C04B2201/50 , C04B2201/52 , D02G3/04 , D02G3/16 , D02G3/18 , D02G3/328 , D10B2101/12 , C04B18/08 , C04B18/146 , C04B2103/0068 , C04B14/06 , C04B2103/302 , C04B16/06 , C04B14/386 , C04B14/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合成双螺旋纤维制备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普通硅酸盐水泥550-610份、粉煤灰270-310份、硅灰80-110份、膨胀剂27-32份、细骨料960-1200份、双螺旋纤维110-240份、聚羧酸减水剂45-55份、水140-160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原料中包括了负泊松比双螺旋纤维制备,以及掺加一定量的双螺旋纤维制备混凝土,掺入双螺旋纤维(满足一定掺量比例)能有效控制混凝土的非结构性裂缝,使双螺旋纤维混凝土比传统纤维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增强效果。此外,本发明利用逆流原理或横向流原理,采用旋转式混合搅拌机,对于原料的混合,尤其是对于钢纤维,具有意想不到的优势,可以大大提高最终产品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35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26169.7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正交策略和机器学习的混凝土性能预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正交策略获取不同参数组合下的混凝土性能真实标注数据,形成训练数据集,并基于训练数据集,综合多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并通过额外的测试集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估,搭建最优的机器学习模型;利用最终机器学习模型实现条件范围内任意参数组合下的混凝土性能预测。结果表明,该性能预测方法可通过少量的真实数据建立准确性优异的性能预测模型,并能实现混凝土性能在不同参数组合下的高通量预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199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036469.4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影响纳米材料分散性的纳米强化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水泥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纳米强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普通硅酸盐水泥10000份、氧化石墨烯水溶液100‑10000份、减水剂10‑100份、水3000‑5000份。本发明纳米强化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纳米材料分散性不受到减水剂的影响,可以对其强化效益进行准确的评估。同时,复合材料具有优秀的工作性,且具有可调控性,扩大了其作为水泥基材料的应用范围,为大规模制备提供了保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03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844774.8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改性双组分聚氨酯发泡注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料组成包括:体积比为1:0.95‑1.05的A组分和B组分;A组分以重量份计,包括聚醚多元醇90‑100份、1,4‑丁二醇5‑10份、二甲苯2‑4份、催化剂2‑6份和发泡剂2‑6份;B组分以重量份计,包括异氰酸酯95‑100份、泡沫稳定剂2‑4份和复配水泥6‑12份。本发明采用有机无机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水泥改性聚氨酯注浆料凝固时间与粘度的可调控性,解决现有高聚物注浆材料凝固时间较快和耐久性不良的缺点。本发明相较于传统聚氨酯注浆料,可注性好,施工快捷,耐老化性能提升,造价较低,服役寿命更长,在基础设施原位注浆修复领域适用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788657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643932.3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8/06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聚氨酯改性快速硬化型注浆料及其制法和注浆方法,该注浆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硫铝酸盐水泥熟料150份、石膏131.25份、石灰18.75份、聚氨酯3‑30份。本发明原料中包括了聚氨酯作为有机夹杂物,其不但能够提高注浆料的力学性能,而且对注浆料的凝结硬化行为的影响不大。其中,阳离子水性聚氨酯表现出更佳的效果,在水化产物晶型调控和强度增强表现更佳。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地下工程突涌水及道面脱空病害,为多种工程病害提供了注浆流程,该产品能够快速填充并形成强度,流动性高于170mm,凝结时间在30min左右,满足高流态‑快硬‑早期的特性。通过添加聚氨酯改变了硫铝酸盐水泥水化产物的晶体结构和形态,为注浆料性能提升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39308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66232.6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混凝土几何曲折度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水泥颗粒形状因子和水灰比的影响修正系数对预先构建的理想形状下硬化水泥浆体的几何曲折度模型进行一次修正,然后利用硬化水泥浆体的曲折度模型,根据砂浆中规则砂粒的形貌特征和排列方式,构建砂浆的几何曲折度模型、混凝土的几何曲折度模型;接着,使用骨料颗粒形状因子对砂浆的几何曲折度模型、混凝土的几何曲折度模型进行二次修正,得到修正后的混凝土的几何曲折度模型。该方法在建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水化产物、骨料形貌特征、水化程度等多种因素对孔隙结构的影响,提高了混凝土的几何曲折度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233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91691.2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渣间接碳酸化制备非稳态碳酸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钢渣放入氯化铵溶液中进行浸出反应,过滤得到浸出液和浸渣;浸出液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后通入二氧化碳进行碳酸化反应,适当反应时间后过滤得到非稳态碳酸钙。本发明通过在碳酸化反应过程中加入特定浓度的晶型调控剂,使得碳酸化产物中含有高纯度非稳态碳酸钙(球霰石),使其具有高活性易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