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阳光间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27792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485142.5

    申请日:2017-06-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阳光间。该阳光间是在对传统农村住房附加阳光间及对室内功能进行适宜性设计改造的基础上,在阳光间屋顶架设聚光光伏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以及在阳光间内添设热量收集、加热并使热量在室内环通的集合系统。阳光间的使用将太阳辐射热传导进室内,并使阳光间内的多余热量通过管道传至房屋阴面,达到住宅整体热环境平衡,为民居提供良好的室内热环境。在施工过程中不增加建造费用,在使用过程中不增加维护费用,所以该项发明在我国寒冷地区广大农村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同时解决了我国采暖地区农村住宅由于冬季燃烧煤炭、木材等燃料的采暖方式导致的环境污染。

    一种冬季时控型聚光光伏电热耦合通风系统的换气窗

    公开(公告)号:CN106837121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09577.2

    申请日:2017-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季时控型聚光光伏电热耦合通风系统的换气窗,包括窗体组件、聚光光伏电池板(5)、风口挡板(13)、控制装置、驱动装置、进风加热组件和降噪过滤通道箱(12),窗体组件包括一体式窗框(1)、窗扇(2)及两侧的中空玻璃,两块中空玻璃之间形成保温通风流道(3),控制装置包括光伏控制器(14)和蓄电池(15),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组、同步传动轴(18)、同步带(19)、转动轴(4)和固定轴承座(20),进风加热组件包括进风通道箱(11)和相变热管—电热管互补式散热器。本发明将光伏电池的电能与余热充分利用,同时实现定时控制通风换气和加热新风,以解决窗户的通风效果与室内保温效果不能兼容的问题。

    含不同熔点相变材料的太阳能相变蓄热供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1385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46668.0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不同熔点相变材料的太阳能相变蓄热供暖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相变蓄热储水箱、换热器、供暖末端设备、辅助加热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PLC控制中心、电动蝶阀、循环水泵。太阳能集热器与相变蓄热储水箱相连构成集热循环回路,相变蓄热储水箱分为上下层,其内分别装有不同熔点相变材料并布有不等距翅片;换热器与供热末端相连构成供热循环回路,辅助加热器用于补充太阳能供热量。太阳能集热器吸收热量,通过相变蓄热储水箱存储热量,热量通过换热器传递给传热流体用于建筑供暖,辅助加热其与PLC控制中心联合实现系统智能控制,以达到持续稳定供暖目的。应用广泛,操作方便,运行稳定,经济性高。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理念的油田污水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3589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38094.8

    申请日:2022-04-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理念的油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重力油分离器、逆流式污泥床厌氧反应器、净水罐、原水罐、蠕动泵、除氨器、相变加热炉和污水换热器;重力油分离器内设有翅片和油水分离过滤膜,重力油分离器的顶部设有出气口,其底部设有出油口和出水口;相变加热炉与污水换热器连通,污水换热器与力油分离器连通,力油分离器与原水罐连通,原水罐与蠕动泵连通,蠕动泵与逆流式污泥床厌氧反应器连通,逆流式污泥床厌氧反应器与净水罐连通,净水罐与除氨器连通,除氨器与相变加热炉的燃料室连通。该油田污水处理系统能够充分利用了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加热成本,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一种内嵌肋片直吸式太阳能污水厌氧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1473581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40014.2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嵌肋片直吸式太阳能污水厌氧反应器,包括壳体、三相分离器、双层生物膜、下层肋片组件、中层肋片组件和上层肋片组件;三相分离器设置于壳体内腔的顶部,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水管;壳体内分为污泥床区和污泥悬浮区,下层肋片组件和中层肋片组件位于污泥床区,上层肋片组件和双层生物膜位于污泥悬浮区;双层生物膜固设在壳体上,双层生物膜中间填充有活性炭;下层肋片组件、中层肋片组件和上层肋片组件分别由8个圆柱形金属肋片组成,8个圆柱形金属肋片圆周均布地嵌装在壳体上;壳体的制备材料为有机玻璃。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对污水进行了一个加热处理,提高了反应器对污水的处理效率。

    一种能够双向通风的含纳米颗粒石蜡的通风管道

    公开(公告)号:CN11328043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531455.6

    申请日:2021-05-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双向通风的含纳米颗粒石蜡的通风管道,包括通风口、风机管道、钢架通道、有机玻璃板、玻璃容器、室外温度计、控制器、防尘罩、室内温度计、风机、石蜡温度计;玻璃容器内部填充有含纳米颗粒石蜡相变材料,当冷空气进入风管时,液态石蜡遇冷凝结放热去加热冷空气,使进入室内的自然风温度有所提升;风机可以实现通风管道双向通风;控制器与室外温度计、室内温度计和石蜡温度计电连接,监测各处温度从而控制风机的起闭。利用石蜡材料相变过程加热,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玻璃容器内表面采用波浪形结构,能有效增强石蜡的相变效率;导热丝和纳米颗粒可以加强石蜡的内部导热。

    一种能够自动追光的车载太阳能风力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21745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1099942.1

    申请日:2020-1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动追光的车载太阳能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板、双轴旋转机构、光强传感器、三轴陀螺仪、电机、蓄电池、控制器、风轮、变速箱、发电机;光强传感器和三轴陀螺仪安装在太阳能板四周,将光强信息和太阳能板位置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将信息整合计算并输出信号控制电机转动,从而控制太阳能板转动;风轮带动变速箱内的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本发明可以实现太阳能板自动追光,提高太阳能吸收效率,并且利用车辆行驶产生的风力驱动风轮转动发电,实现了环保节能的目的,其中太阳能和风能产生的电能将储存在蓄电池中,蓄电池中的电能将用于汽车供电和电机供电。

    一种可翻转相变百叶节能窗

    公开(公告)号:CN11320239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568392.1

    申请日:2021-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翻转相变百叶节能窗,包括窗体和控制系统,窗体包括玻璃板、低温相变层、高温相变百叶、高反射涂层、转轴、内玻璃窗框、中心轴、滑行阀门、外玻璃窗框、滑行门和卡槽等。控制系统包括轨道、控制单元和遥控器等,本发明将相变储能技术与玻璃窗相结合增加热惰性;通过翻转窗体调换高低温石蜡位置扩大季节适应性;将高反射涂层技术和相变百叶相结合增强夏季隔热;通过调整相变百叶旋转角度调节室内采光及辐射得热量。新型玻璃窗结合以上方法,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能耗并提高房间舒适性。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高效节能和智能控制等优点,可为发展绿色低能耗建筑提供技术参考。

    一种利用储油罐排水管加热原油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9900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17716.6

    申请日:2020-11-23

    Abstract: 一种利用储油罐排水管加热原油装置,涉及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风机一和浮顶,风机一通过管道与换热器连接,换热器通过管道与电加热器连接,电加热器通过管道与风机二连接,风机二通过管道与金属直管一端连接,金属直管顶端通过金属弯管与集水坑连接,集水坑上设有相变材料保温层和集水坑加热盘管,集水坑底端通过上排水管和下排水管与出水口连接;所述的浮顶底部设有底部加热盘管,浮顶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通过输气管道与风机一连接,输气管道与出水口连接的一端设有温度传感器一。本利用储油罐排水管加热原油装置可以有效利用排水管与其他装置构成循环加热装置,增加原油受热面积,加速原油加热过程。

    用于热电堆探测器的共光路发射接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2164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568700.4

    申请日:2017-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热电堆探测器的共光路发射接收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单元、聚光接收单元、旋转底座(11)、支撑双臂(12),所述的聚光接收单元包括菲涅尔透镜(1)、多级反射器(2)、匀光棒(3),所述的激光发射单元包括第一转角器(4)、限束光阑(5)、第二转角器(6),激光器(7)和热电堆探测器(8)分别安装在发射室(9)和接收室(10)内并可进行拆卸,所述各组件均通过封装壳体及相应支撑部件拼装而成。本发明采用菲涅尔透镜与多级反射镜组成的折‑反二次聚光系统,增大对回波光线的光学接收效率,并采用光束发射接收一体化的共光路结构形式,大大地降低了系统复杂性,使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