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0749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010506326.7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2F1/58 , C02F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污染阻控的地下水中NAPL污染修复系统,包括垂直阻隔墙,用于将受污染地下水阻隔于所述垂直阻隔墙内;抽水单元,用于将污染区地下水抽出,为污染物流经垂直处理系统提供压差;垂直处理单元,用于对受污染地下水进行处理以去除NAPL;回灌单元,将经所述垂直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水抽出回灌至污染区目标含水层。本发明针对传统的抽出处理法效果不佳、针对性不强、常常出现反弹现象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种NAPL污染类型及不同污染深度地下水中NAPL污染修复系统。本发明既能用于地下水中DNAPL污染修复,又能用于LNAPL污染修复,实现了地下水中不同污染深度NAPL污染物灵活有效地修复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1471335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76603.9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渣土预处理一体化装备,包括智能监控系统以及依次连接的给料系统、多级除杂系统、多级破碎系统、造粒系统和筛分系统等,给料系统包括带振动的给料仓,给料仓的入口处设有带弹簧减震的筛网,多级除杂系统包括电磁除铁单元和轻物质剔除单元,多级破碎系统包括破碎仓和三级旋转锤单元,造粒系统包括造粒仓和切土刀单元,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各个系统的工作电流波动。本发明对工程渣土采取先除杂、后破碎、再造粒、最后筛分的预处理工艺,具有工序设计合理、预处理效果好、效率高等优点;避免了渣土黏壁堵塞现象,提高了预处理效率;集除杂、破碎、造粒和筛分等功能于一体,对不同特性工程渣土的适用性强,推广应用潜力大。
-
公开(公告)号:CN11422994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30560.4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农田灌溉渠的控制磷扩散的装置,包括设置于灌溉渠渠道内的预制混凝土外框,所述预制混凝土外框的顶部高于灌溉渠渠底,所述预制混凝土外框内设有不锈钢石笼,所述不锈钢石笼内填充有铁矿石填料,所述不锈钢石笼的顶部设有开合式顶盖。本发明利用铁矿石吸附水中的磷,适用于削减农田灌溉后富余磷元素进入水体的量,降低排入水体环境的磷含量,减轻水体的负荷,有利于长效保持周边水体水质的稳定;模块化构成,装置体积小,后期基本无维护,只需要定期清理,填料更换可单人操作,更换下来的填料已吸附磷元素,可作为磷肥使用,资源化利用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79831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54813.2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9C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物下方污染场地修复的热脱附装置,包括土壤加热系统和抽提系统,土壤加热系统包括若干个加热井和若干个加热装置;抽提系统包括设置于加热井侧部的伴热抽提管、位于加热井上方的抽提井;建筑物设置于地面上,建筑物的侧部设置有可作业区域,可作业区域的侧部相邻设置有尾气处理系统,建筑物的下部设置有污染源,抽提井的两端分别与污染源和可作业区域连通,加热井的端部设置有水平钻探孔,水平钻探孔用于水平钻探建设加热井。采用加热装置、加热井、抽提井与可作业区域的配合进行操作,可解决短期内无拆除计划的建筑物下方污染土的修复,减小土壤修复活动对建筑及周边居民的干扰,解决了可操作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32041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838740.2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双循环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系统,包括独立设置的筛分洗涤和强化洗脱两个工艺模块,所述筛分洗涤模块,包含多级筛分洗涤单元、混凝沉淀单元、泥水分离单元及洗涤液回用处理单元;所述强化洗脱模块,包含集化学洗脱、混凝沉淀、淋洗液回用处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处理单元和泥水分离单元。本发明中筛分洗涤和强化洗脱两工艺模块独立设置,淋洗液可各自独立循环回用;该系统适用于不同粒径分布、不同重金属污染浓度的土壤,可根据污染土壤粒径分布情况及土壤最终处置方式,单独或同时运行筛分洗涤和强化洗脱两个工艺模块,在实现土壤治理目标的同时,减少投资造价与运行维护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98342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95664.8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使用中空螺旋钻向下钻井孔;S2、将井管自所述中空螺旋钻的中空通孔中沿所述中空通孔的轴线放入所述井孔;S3、向所述中空螺旋钻的内壁和所述井管的外壁之间填充滤料和止水材料并取出所述中空螺旋钻。通过本发明公开的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方法,利用中空螺旋钻形成井孔的支撑,在中空螺旋钻支撑下在中空螺旋钻的中空通孔内完成井管安装、滤料填充、密封止水等工序,防止井壁坍塌,确保滤料和止水材料填充至设定位置,在填料的同时抽出中空螺旋钻。使用中空螺旋钻作为支护取代传统的泥浆护壁方法成孔也避免了对地下水的污染,保障了监测井建井质量的同时避免了对地下水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36006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25924.6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D13/00 , E04D13/04 , E04D13/16 , E03B3/02 , E03F5/10 , E03B1/04 , A01G9/02 , A01G27/02 , A01G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自动调控利用生态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面层、绿屋面模块和蓝屋面模块,屋顶面层由上而下设置有防水层、保温层和屋面结构层;绿屋面模块包括种植槽,种植槽由上而下依次为基质层、过滤层、排蓄水层和阻根层,基质层内设有湿度传感器,排蓄水层设有自动排水阀门;蓝屋面模块包括种植槽外圈层蓄水池,以及位于蓄水池上方的架空走廊;绿屋面模块和蓝屋面模块固定在屋顶面层上。本发明针对屋顶雨水就地循环利用效率低、绿色屋顶运营成本高等缺点,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调节的屋顶雨水就地高效循环利用生态屋面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可有效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03666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400885.3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IPC: B09C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分级集成式异位热脱附装置,包括进料单元、一级热处理单元、二级热处理单元、腔室连接通道、出料单元、燃烧单元、脱附废气排出单元、辅助装置等。一级热处理单元和二级热处理单元中部为螺旋推进炉管,炉管外部为高温烟气通道,二级热处理单元炉管下部为燃烧室。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①热脱附系统分级设置,污染物去除率高,烟气中热量利用率高;②热处理腔室分层设置,垂向叠放于,占地面积小;③系统集成度高,运输、组装以及运行维护方便;④运行工艺参数可灵活调节,适用于不同浓度、不同组分的有机污染土壤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22623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08903.6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装潢垃圾-土壤混合治理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毒性的方法,属于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土壤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混合装潢垃圾进行破碎、筛分等简单预处理,使其组分为骨料2~4份、木材/屑1~3份、纸板/屑1~2份、砂浆2~4份、膨润土1~2份、石英砂1~2份,与土壤按照一定质量比混合填入聚四氟乙烯柱,添加无氧水至没过固体表面3~5 cm后静置并反应28 d。本发明可通过改变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去除土壤中的大部分对人体和环境可能造成损害的重金属污染物。本发明是一种绿色、廉价的废弃建筑废物资源化利用暨污染土壤修复手段,且原料易得,工艺简单,修复效果好,无增容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21791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61911.4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3/02 , C02F7/00 , C02F1/28 , C02F1/66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02 , C02F1/281 , C02F1/283 , C02F1/66 , C02F1/72 , C02F1/725 , C02F7/00 , C02F2101/30 , C02F2101/345 , C02F21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污染地下水修复的多效复合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总份数100份计,所述多效复合修复材料各组分的重量份为:天然锰钾矿颗粒10~35份、释氧材料20~45份、添加剂5~18份、生物炭10~25份、改性超微氧化锌5~20份、pH缓冲剂15~30份。本发明制备的多效复合修复材料性质稳定,表面积大,具有较好的吸附和催化氧化活性;释氧持续时间长,释放效率高,能够保证地下水生物修复效果的可持续性;实现了吸附、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及生物修复的多效果协同,克服了现有地下水修复药剂处理功能单一,处理效果调控性差及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是一种符合绿色可持续性修复理念的多功能地下水修复药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