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硅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6757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47595.7

    申请日:201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由硅粉、石墨烯和无定形碳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硅粉为10~99%,石墨烯为1~90%,无定形碳为0~40%;硅粉粒径为20nm~5μm;石墨烯构成具有内部空腔的三维立体导电网络,并将硅粉包裹在其内部空腔内,形成球形或类球形的复合颗粒,复合颗粒的粒径为500nm~15μm。所述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硅粉和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在溶剂中,然后进行喷雾干燥、还原和无定形碳包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材料容量高,循环性能优良,在200mA/g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30次循环后的可逆容量仍在1502mAh/g,容量保持率高达98%;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产率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一种二次锂硫电池硫基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77323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052891.4

    申请日:2009-06-11

    Inventor: 杨军 伍英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锂硫电池硫基正极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由硫基复合活性材料、环糊精粘结剂和炭导电剂均匀混合涂覆在铝箔集流体上干燥后压制而成,涂膜厚度为50~100微米,铝箔厚度为20~30微米;硫基复合活性材料、环糊精粘结剂和炭导电剂的质量比为7~8∶0.6~1∶0.6~1.5;其中硫基复合活性材料是由碳纳米管、单质硫和聚丙烯腈按质量比0.1~0.2∶6~8∶1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置于惰性气体保护下300~320℃保温6~8小时烧结制得。用这种正极和金属锂负极组成二次锂硫电池,在0.1C倍率充放电条件下,硫基复合活性材料的可逆容量达到680mAh·g-1,与第二次循环的放电容量比较,100次循环后容量下降不到10%。

    智能轮椅
    5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90158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610118866.8

    申请日:2006-11-29

    Abstract: 一种智能轮椅,包括车体、两个驱动后轮、两个随动前轮、蓄电池、两个驱动电机、操纵杆和电机驱动器,车体包含桌面和两个脚踏板。其特点是:桌面内安装有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车体侧部布置有多传感器测距机构,车身下部四周设置有防碰撞机构和防跌落机构,车体上布有摄像头作为视觉传感器;多传感器测距机构、防碰撞机构、防跌落机构和视觉传感器分别与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电信相连,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还与操纵杆及电机驱动器电信相连。本发明智能轮椅是一种性能优越的代步工具,具有自动行走、避障、防碰、防跌以及目标跟踪等功能,与传统的轮椅相比,智能轮椅更加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可满足一部分老年人以及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83501C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810042492.5

    申请日:2008-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该负极由柔性集流体层、碳包覆硅层和隔膜粘结在一起构成,其中柔性集流体层由乙炔黑和粘结剂组成,碳包覆硅层由碳包覆硅、导电碳黑和粘结剂组成,隔膜为多孔聚乙烯、多孔聚丙烯或多孔聚乙烯-聚丙烯复合膜。首先将碳包覆硅、导电碳黑和粘结剂调制成浆料,涂布到隔膜表面并烘干得到碳包覆硅层,再将含乙炔黑和粘结剂的浆料涂布或喷涂到碳包覆硅层表面,烘干后得到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以1mol/L LiPF6/EC∶DMC(体积比1∶1)为电解液,以金属锂为对电极与这种负极组装成锂离子电池,在0.2mA/cm2电流密度下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首次循环库仑效率达到85%,20次循环后的可逆容量达1100mAh/g。对于充放电过程中大体积变化的硅基材料而言,这种以乙炔黑为柔性集流体的负极与传统的以铜箔为集流体的负极相比,循环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种二次锂硫电池硫基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77323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10052891.4

    申请日:2009-06-11

    Inventor: 杨军 伍英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锂硫电池硫基正极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由硫基复合活性材料、环糊精粘结剂和炭导电剂均匀混合涂覆在铝箔集流体上干燥后压制而成,涂膜厚度为50~100微米,铝箔厚度为20~30微米;硫基复合活性材料、环糊精粘结剂和炭导电剂的质量比为7~8∶0.6~1∶0.6~1.5;其中硫基复合活性材料是由碳纳米管、单质硫和聚丙烯腈按质量比0.1~0.2∶6~8∶1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置于惰性气体保护下300~320℃保温6~8小时烧结制得。用这种正极和金属锂负极组成二次锂硫电池,在0.1C倍率充放电条件下,硫基复合活性材料的可逆容量达到680mAh·g-1,与第二次循环的放电容量比较,100次循环后容量下降不到10%。

    二氧化碳压缩机-膨胀机性能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529719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610026432.5

    申请日:2006-05-11

    Abstract: 一种二氧化碳压缩机—膨胀机性能测试系统,属于制冷技术领域。本发明中,蒸发器出口与气液分离器入口相连,冷却风扇通过外部固定安装于中间冷却器正面,中间冷却器、油分离器与被测压缩机相连,气冷器入口与油分离器制冷剂出口相连,气冷器出口分别与质量流量计入口以及电子膨胀阀入口相连,质量流量计出口与膨胀阀入口相连,膨胀阀出口与被测膨胀机入口相连,蒸发器出口与气液分离器入口相连,气液分离器出气口与电加热器入口相连,电加热器出口与被测压缩机一级吸气口相连。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灵活的特点,解决了目前主流全封闭式二氧化碳压缩机以及膨胀机的性能测试的问题。

    一种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39861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207799.6

    申请日:2008-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为硅酸铁镁,其化学结构式为MgxFeySiO4,其中1≤x≤1.2,0.8≤y≤1。以纳米二氧化硅作为硅源,采用熔盐法获得的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硅酸铁镁,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充放电行为,在0.25mol·L-1Mg(AlCl2BuEt)2/THF电解液中,0.2C放电速率下,放电平台达1.5V(vs.Mg/Mg2+),放电容量可达151.7mAhg-1。在0.4mol·L-1[Mg2Cl3]+[AlPh2Cl2]-/THF中,0.4C放电速率下,放电平台达1.2V(vs.Mg/Mg2+),放电容量可达148.5mAhg-1。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01559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610028893.6

    申请日:2006-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这种复合负极材料是由硅/铜/碳组成,其中的硅具有纳米多孔结构。通过高能球磨方法先后得到高度分散的纳米硅/氧化铝复合体、纳米硅/氧化铝/铜复合体、纳米硅/氧化铝/铜/碳复合体,然后加入盐酸,除去氧化铝以及过量的铝,得到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制备过程中通过使用盐酸除去非活性的氧化铝以及略微过量的铝,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比容量,而盐酸的处理过程也使复合材料中的硅具有纳米多孔结构,能吸收硅在嵌脱锂过程中的部分体积变化,缓冲体积效应,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锂离子电池用复合负极材料的可逆容量可达580mAh·g-1,前35个循环中,平均每个循环的容量损失约0.1%。

    一种以磷酸铁制备碳包覆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89062C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610030897.8

    申请日:2006-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磷酸铁制备碳包覆磷酸亚铁锂复合材料的方法,即在液相还原剂中,磷酸铁中的三价铁被还原成二价铁,同时与溶液中的铵离子反应形成磷酸亚铁铵,然后在高温和保护气氛的条件下磷酸亚铁铵与锂源反应,得到磷酸亚铁锂,经过包覆碳处理,得到碳包覆的磷酸亚铁锂。该方法以三价铁为原材料,原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低,制备工艺结合了固相法和液相法的优点,所制得的材料纯度高,电化学性能良好,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