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用适配器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04915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610107509.1

    申请日:2006-07-20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经过长时间,在安装的卡的侧部的部分产生间隙的卡用适配器。具备:壳体(10),其具有适合于连接器装置的卡插入部的宽度尺寸,且形成安装的卡(1)的接触部(3)的面侧开放,并且具备:金属框体(11),其埋设于壳体(10),具有形成与卡(1)的宽度尺寸大致相等的宽度尺寸的两侧部(11b)、(11c),容许卡(1)的插入,该金属框体(11)构成为具有:两侧部(11b)、(11c)、底部(11a)、及伸出部(11d)、(11e),其构成限制安装于壳体(10)的卡(1)的移动的限制机构;卡合部(11f),其构成另一限制机构。

    卡片用连接器装置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32265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610054754.0

    申请日:2006-03-10

    Abstract: 提供在误插入卡片时立即知道是误插入的卡片用连接器装置。其具有可以插入卡片(1)的插入口(15),并且在该插入口(15)的附近具有阻止被误插入的卡片(1)向里面移动的防止误插入部件(16、17)。这些防止误插入部件(16、17)分别被设置在左右两侧部附近,是由弯折金属制的盖部件(10)的一部分而形成的。这些防止误插入部件(16、17)与具有可以与卡片(1)的凹部(1f、1g)相配合的凸部(11c)的弹性部件(11)相比,被配置得更靠近插入口(15)一侧。

    卡用插接装置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83588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510127198.0

    申请日:2005-11-28

    Abstract: 一种卡用插接装置,具有:具备外界连接部(5a)并且卡(5)可插在底板部(2a)上的合成树脂制的基体部件(2)和一端部为可与外部连接部(2a)接触的接触部而另一端部为端子部(1b)的多个端子部件(1);各端子部件(1)在接触部(1a)和端子部(1b)之间,具有连接高度位置不同的上侧保持部(1d)和下侧保持部(1e)而形成折曲状的粘合部(1c)。该粘合部,是通过在基体部件(2)的模具中镶嵌而紧密固定在底板部(2a)上的部位,上侧保持部露出于底板部(2a)的上面,下侧保持部露出于底板部(2a)的下面,粘合部中除了两保持部(1d、1e)的折曲部分,被埋设在底板部内。适用于薄型化并可高效率低成本制造。

    卡用连接装置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53970C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03107086.8

    申请日:2003-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卡用连接装置,可稳定地对在插装位置上的卡进行锁定。一种卡用连接装置,具备接合部件(7),其可与在外壳(1)的收纳部(1a)上插装的卡(10)的凹部(10c)接合,接合部件(7)通过与卡(10)的凹部(10c)接合,将卡(10)保持在卡的插装位置上,在接合部件(7)的附近配置操作部件(8),该操作部件(8)在卡插装时,使接合部件(7)向与卡(10)的凹部(10c)接合的位置移动以保持接合状态,同时在卡排出时,使处于接合状态的接合部件(7)向从卡(10)的凹部(10c)脱离的位置移动。

    压接连接器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0830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851266.5

    申请日:2015-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易产生处置时的损坏的压接连接器。该压接连接器具有:上侧平板部(1a),其沿着水平方向平板状地延设;和第1弹簧部(1c),其与位于上侧平板部(1a)的周缘的第1端部(1a1)连设,在上下方向上有弹性。第1弹簧部(1c)在从上方俯视观察时以上侧平板部(1a)为中心而卷绕,由相对于上侧平板部(1a)折弯形成、上下方向的宽度尺寸大于水平方向的厚度尺寸的板簧构成。进而,在上侧平板部(1a)具备:钩挂防止部(1f),其从上侧平板部(1a)的周缘的上表面(1a3)向下方延设。

    压接连接器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5452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810034410.6

    申请日:2015-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搭载面积的小型化且能够获得较大的弹性力的压接连接器。压接连接器具有延伸设置成平板状的上侧平板部、延伸设置成平板状且配置在上侧平板部的下方的下侧平板部、将上侧平板部与下侧平板部连续设置的第一弹簧部、以及从下侧平板部向上方延伸设置且向上侧平板部赋予弹力的第二弹簧部,从上方俯视时,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以上侧平板部为中心卷绕,并且延伸设置成在沿上下方向进行动作时相互不干涉,该压接连接器构成为,第一弹簧部被折弯成形,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尺寸比水平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大,第二弹簧部被折弯成形,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尺寸比水平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大。

    压接连接器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703119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10909229.1

    申请日:2015-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414 H01R12/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难以产生处置时的损坏的压接连接器。该压接连接器具有:上侧平板部(1a),其沿着水平方向平板状地延设;和第1弹簧部(1c),其与位于上侧平板部(1a)的周缘的第1端部(1a1)连设,在上下方向上有弹性。第1弹簧部(1c)在从上方俯视观察时以上侧平板部(1a)为中心而卷绕,由相对于上侧平板部(1a)折弯形成、上下方向的宽度尺寸大于水平方向的厚度尺寸的板簧构成。进而,在上侧平板部(1a)具备:钩挂防止部(1f),其从上侧平板部(1a)的周缘的上表面(1a3)向下方延设。

    压接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98432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257309.3

    申请日:2015-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407 H01R43/16 Y10T29/492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搭载面积的小型化且能够获得较大的弹性力的压接连接器。压接连接器具有延伸设置成平板状的上侧平板部、延伸设置成平板状且配置在上侧平板部的下方的下侧平板部、将上侧平板部与下侧平板部连续设置的第一弹簧部、以及从下侧平板部向上方延伸设置且向上侧平板部赋予弹力的第二弹簧部,从上方俯视时,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以上侧平板部为中心卷绕,并且延伸设置成在沿上下方向进行动作时相互不干涉,该压接连接器构成为,第一弹簧部被折弯成形,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尺寸比水平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大,第二弹簧部被折弯成形,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尺寸比水平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大。

    连接器装置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25987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410400077.8

    申请日:2014-08-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39 H01R12/71 H01R12/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嵌件成形法而保持于插头的插头端子难以从插头主体剥离的构造的连接器装置。插头端子(50)保持于插头(3)的嵌合部(31),在插头端子(50)的作为基部侧的第一接触部(51)形成有作为卡止突起的台阶部(55a)。在保持于插座(2)的插座端子(40),在作为其基部侧的第一弹压部(43)形成有插座侧卡止突部(43a)。在作用将插头(3)拔起的力时,台阶部(55a)卡止于插座侧卡止突起(43a),此时,欲使第一接触部(51)从插头主体(30)剥离的力不起作用,能够使插头端子(50)始终牢固地保持于插头主体(30)。

    连接器装置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55288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048357.8

    申请日:2012-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装置,能够在差动信号端子之间适当地调整阻抗。连接器装置具备:壳体,能够安装存储卡;以多个连接端子(4),设置在壳体上,能够与存储卡的电极连接,多个连接端子(4)之中的相邻的一对连接端子(4)是与差动传输对应的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在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的延伸方向的中途部分上,夹着该中途部分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的宽度尺寸或厚度尺寸互不相同,在中途部分上形成有形状变化部(46),该形状变化部(46)的宽度尺寸或厚度尺寸随着从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前进而变化,一对差动信号端子(41)以在一对形状变化部(46)之间的至少一部上存在电介质的方式设置在壳体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