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8822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1505383.X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B7/06 , H02B13/035 , H02B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海上升压站,该升压站,包括上部组块、导管架结构和桩基础结构,上部组块由一层甲板、二层甲板及顶层甲板分割成两层混合钢结构建筑,分别为第一设备层和第二设备层。将传统底层电缆层优化为35kV电缆夹层室,取消传统设计电缆层,将原电缆层内布置主变压器事故油收集装置,焊接于海上升压站平台底部,将原有海上升压站的三层结构优化为两层。35kV开关柜与主变压器采用铜管母线上进线方式连接,主变压器与GIS设备采用高压油气套管上进线方式连接,进一步提高海上升压站空间利用率,相较于相同装机规模传统海上升压站布置,本发明总面积可缩减为1461平方米,减少约36%,总高度可缩减为13.5m,降低约30.7%。
-
公开(公告)号:CN11484409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417616.3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抽蓄灌溉综合工程监控管理系统。它包括优化调度模块、负荷预测模块、发电预测模块、用水预测模块、灌溉监控模块、调蓄库监控模块和抽蓄发电监控模块;通过对灌溉用水、灌溉水渠和调蓄库水量、抽水和发电功率等数据进行监控,和对负荷、发电历史数据、数值天气数据、土壤墒情、雨量监测和作物需水等数据的分析,进而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灌溉水量、发电功率、抽水功率进行调度。本发明具有实现提水供水平衡和发电用电平衡,进而实现风光抽蓄灌溉综合工程高效稳定运行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0840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07639.4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海上升压站的漂浮式事故油罐及其安装方法,所述海上升压站包括,事故油罐(1),底层甲板(6),贯穿所述底层甲板(6)的四根桩基础(9),设置在所述底层甲板(6)上的主变压器(7)和散热器(8);所述事故油罐(1)布置于所述底层甲板(6)下方的海平面上,所述事故油罐(1)通过柔性导油管(3)与散热器储油坑(22)和主变压器储油坑(21)连接。本发明能充分利用事故油罐自身浮力,将原本布置于海上升压站上的事故油罐以漂浮的方式布置于底层甲板下方海平面上,能减小桩基础承载力约40吨,在主变压器事故喷油后可直接拖运并更换新的事故油罐,节约检修和运维时间约1天,桩基础高度还可以降低约2m。
-
公开(公告)号:CN11290047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77401.7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吸力筒筒内土体加固装置,该加固装置,包括筒内加劲条、排水条、挡土层、排水层和排水孔,本发明的加固装置焊接于吸力筒内壁上,刚度较大,可替代吸力筒基础内加劲肋板,加强吸力筒基础主体结构刚度;加固装置内填充有排水层(土工织物或排水颗粒物),可将筒内土体所含的自由水通过土工织物或排水颗粒物行程的优势渗流排出,加快筒内土体的固结速率;加固装置沿筒壁均匀排布,自泥面处到筒底均有分布,大大缩短了筒内土体的固结排水路径,有效提高筒内土体排水效率;筒内土体排水固结后,土体的强度和变形模量均有所提高,经验证对吸力筒的承载力和变形均产生有益作用,为吸力筒基础的安全运行提供较高的安全储备。
-
公开(公告)号:CN10703909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74572.X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闭式循环的发电与核燃料处理处置一体化核能基地,包括核能发电区、乏燃料和废物处理区、废物最终处置区,所述核能发电区包括反应堆厂房、核辅助厂房、燃料厂房,乏燃料和废物处理区包括乏燃料后处理厂房和废物处理厂房,废物处置区包括运行近地表处置库、退役近地表处置库、中等深度处置库和深地质处置库。本发明将核能基地根据功能分为发电区、燃料和废物处理区、废物最终处置区,整个核能基地统一规划、统一选址、统一投资,便于规划,节省了厂址资源。乏燃料和废物通过就近处理和处置,避免了长途运输中的辐射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141245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560025.1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岸型浮岛式光伏发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光伏组件串列、逆变汇流模块和负载,光伏组件串列的多块光伏组件利用太阳能发电,经过微型逆变器和交流汇流箱通过电缆接入负载;每块光伏组件或每台交流汇流箱或两台微型逆变器通过压条安装在一个与水面接触的主浮体上,主浮体迎太阳光入射方向呈固定角度倾斜,主浮体通过第一副浮体连接,呈完全离岛式漂浮在水面上。本发明可充分利用江河湖海等大面积、高水位水域表面的日照面积,能够直接将直流电逆变成可以直接使用的交流电,并通过交流汇流箱汇集送至负载,方便给水上各种负载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05099342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510560407.4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离岸型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整体式双船体浮台装置,它包括若干模块化设计的浮体(1)之间连接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1)包括前方水平放置的浮台(2)和位于后方的组件支撑斜面(3),所述的浮台(2)与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之间形成空腔(2.1),所述的组件支撑斜面(3)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船体(3.1),在两个所述的船体(3.1)的横向一侧设置有U型连接体(3.2),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不利于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建设的缺点和对于水位变化较大的湖面、水库等不具体可行性的缺点,具有可实现不同纬度、不同类型的水域的应用,能够实现规模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512904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559367.1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3B3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双船体型漂浮式装置,它包括若干模块化设计的双船型支撑底座(1)和相配套的浮台(2)之间相互连接成片,所述的双船型支撑底座(1)由可塑性材料吹塑而成、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的双船型支撑底座(1)的四个边角凸出塑性材料的表面形成凸起平台(1.1),所述的四个凸起平台(1.1)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的凸起平台(1.1)之间高度差形成的角度为0度?40度,两组所述的凸起平台(1.1)之间通过连接支撑(1.3)连接,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不利于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建设的缺点和对于水位变化较大的湖面、水库等不具体可行性的缺点,具有可实现不同纬度、不同类型的水域的应用,能够实现规模效应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2904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59367.1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3B3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双船体型漂浮式装置,它包括若干模块化设计的双船型支撑底座(1)和相配套的浮台(2)之间相互连接成片,所述的双船型支撑底座(1)由可塑性材料吹塑而成、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的双船型支撑底座(1)的四个边角凸出塑性材料的表面形成凸起平台(1.1),所述的四个凸起平台(1.1)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的凸起平台(1.1)之间高度差形成的角度为0度-40度,两组所述的凸起平台(1.1)之间通过连接支撑(1.3)连接,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不利于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建设的缺点和对于水位变化较大的湖面、水库等不具体可行性的缺点,具有可实现不同纬度、不同类型的水域的应用,能够实现规模效应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4895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60351.2
申请日:2015-09-0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S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漂浮式装置,它包括若干倒模完成的支撑底座(1)和相匹配的浮台(2),在所述的支撑底座(1)同侧两端均设置有圆形插孔(6),在所述的插孔(6)内插入有一组组件支座(4),每组所述的组件支座(4)之间的高度差形成的角度为0度-40度之间;所述的组件支座(4)中间为内凹弧形结构,在所述的组件支座(4)的上表面背向光伏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凸耳(9),在所述的凸耳(9)之间固定有凸起的挡板(8),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不利于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建设的缺点和对于水位变化较大的湖面、水库等不具体可行性的缺点,具有可实现不同纬度、不同类型的水域的应用,能够实现规模效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