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62813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0291622.2

    申请日:2018-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换热器具有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换热器本体包括多个间隔开设置的换热管;排水管,排水管的上部设有放空阀且下部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处设有开关件以打开或关闭排水口,排水管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排水管的内腔连通的连接管,多个连接管平行设置,每个连接管为直管,多个连接管与多个换热管一一对应相连,每个连接管的与换热管相连的一端的水平高度不低于连接管的与排水管相连的一端的水平高度。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在需要排放冷却工质时,可以彻底排空换热器的换热管内的冷却工质,进而可防止换热管冻结。

    换热系统、空调设备和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9277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77788.8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换热系统、空调设备和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第二换热器;储液装置,包括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与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接,第二连通口与第二换热器的一端相连通;第一阀体,设置在储液装置与压缩机之间的流路上;第二阀体,设置在储液装置的第二连通口和节流装置之间的流路上;其中,在换热系统以制热工况运行并停止后,第一阀体关闭,第二阀体开启。本发明提出的换热系统,在换热系统以制热工况运行,停止后,第二换热器侧的冷媒进入储液装置实现对冷媒的回收,进而减少第二换热器内囤积的大量冷媒,避免冷媒蒸发而导致的第二换热器出现冻管的风险。

    流体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7794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82959.1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体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其中,流体控制装置包括:阀体;阀芯,设置于阀体的内部,并与阀体相连接,阀芯设置有第一通孔;驱动部,设置于阀体的内部,并与阀体相连接;阀瓣,设置于阀体的内部,并与驱动部相连接,驱动部被配置为适于驱动阀瓣移动与阀芯相抵接以关闭第一通孔,阀瓣被配置为适于在流经第一通孔的流体的作用下相对于阀芯移动以打开第一通孔;信号传输装置,设置于阀体的内部,信号传输装置被配置根据阀瓣的位置传输开关信号。本发明提供的流体控制装置,既实现了流体单向流通的功能,又实现了传输流体是否经第一通孔流通的开关信号的作用,且结构简单,有利于简化管路结构,并降低安装成本。

    管路振动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管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67456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02537.X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路振动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及管路系统,其中,管路振动控制方法包括:对管路进行模态分析,导出管路的模态振型;根据模态振型确定管路的候选阻尼部位,以供在候选阻尼部位设置颗粒阻尼器,候选阻尼部位的振幅超过管路的非候选阻尼部位的振幅。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振动控制方法,首先对管路进行仿真分析,然后根据仿真分析结果快速获得振动、应力控制方案。该方法不需要在确定具体方案之前,进行实际的振动、应力测试,从而不需要预先生产样品或者样机,降低了相关的费用,减少了实物结构更改。此外,颗粒阻尼器可以在管路结构外施加,不需要改变原有管路结构,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且降低了开发费用。

    冷水机组的启动控制方法、系统及冷水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898125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620945.1

    申请日:2018-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水机组的启动控制方法、系统及冷水机组。其中,冷水机组的启动控制方法包括:在压缩机启动过程中,判断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是否超过预定的警戒频率;如果是,则监测压缩机的油位状态;当压缩机的油位状态为低油位状态的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定时间时,禁止压缩机继续升频;当持续时间进一步大于或等于第二预定时间时,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或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回调至回油频率。本发明的冷水机组的启动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冷水机组的压缩机回油不急的问题,从而提升冷水机组的启动效果。

    冷水机组的负荷计算方法、系统及冷水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873132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618826.2

    申请日:2018-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水机组的负荷计算方法、系统及冷水机组。其中,冷水机组的负荷计算方法,包括:根据滑阀参数和压缩机参数得到简易负荷百分比;根据简易负荷百分比得到压缩机的能调变化修正量;根据压缩机的实际压比和标准压比得到压比修正系数;以能调变化修正量和压比修正系数对简易负荷百分比进行修正,得到对应于压缩机的修正后的负荷百分比;当冷水机组包括一个压缩机时,将修正后的负荷百分比作为冷水机组的最终负荷百分比。本发明的冷水机组的负荷计算方法具有冷水机组的负荷百分比计算精确的优点,接近冷水机组的真实的负荷输出情况。

    冷水机组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02920B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510967555.8

    申请日:2015-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水机组,包括:第一制冷剂循环系统、第二制冷剂循环系统、散热终端和冷却塔,当冷水机组为制冷模式时,第一蒸发器的载冷剂通路、第二蒸发器的载冷剂通路和散热终端通过第一循环管路首尾依次相连,且第一冷凝器的载冷剂通路、第二冷凝器的载冷剂通路和冷却塔通过第二循环管路首尾依次相连,当冷水机组为制热模式时,第一蒸发器的载冷剂通路通过第三循环管路与外部水源相连,第一冷凝器的载冷剂通路和第二蒸发器的载冷剂通路通过第四循环管路首尾依次相连,并且第二冷凝器的载冷剂通路与所述散热终端通过第五循环管路首尾依次相连。根据本发明的冷水机组,可以提高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和能效,以及提高冷水机组的应用范围。

    空气源热泵机组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13264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310675422.4

    申请日:2013-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多个翅片换热器、多个四通阀、壳管式换热器、降膜式换热器、制冷节流元件和制冷单向阀。每个四通阀包括第五至第八阀口,第五阀口与排气口相连,第六阀口与翅片换热器相连,第七阀口与第三阀口相连,第八阀口通过第一节流元件与第三阀口相连,每个翅片换热器设有一个单向阀和制热节流元件,每个单向阀的出口和每个制热节流元件通过公用管路相连。壳管式换热器通过止回阀和控制阀与公用管路相连。降膜式换热器与吸气口和壳管式换热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源热泵机组,不间断同时向使用侧提供冷源和热源或者生活热水,提高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