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4634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332643.9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于模型含油饱和度测量的电阻率测量装置及方法;设置有:上釜盖,所述上釜盖和上法兰通过第一紧定螺栓螺纹、第二紧定螺栓螺纹连接;所述上法兰和筒体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筒体与下法兰通过焊接固定;述下法兰和下釜盖通过第三紧定螺栓螺纹、第四紧定螺栓螺纹连接;所述上釜盖、下釜盖、筒体构成一个封闭的测量容器;所述上釜盖上表面开设有多个NPT螺纹孔;第一电极卡套、第二电极卡套、第三电极卡套穿过上釜盖上的NPT螺纹孔深入测量容器内部。本发明能够确保在不影响模型密封性的前提下,既能实现高密度的电阻率测量,又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4751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610824492.5
申请日:2016-09-14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藏注入水利用状况的评价方法。首先,根据油藏归一化相对渗透率曲线,确定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描述方程;其次,根据油藏不同阶段的实际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采用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描述方程计算对应的理论含水率,再结合油藏的阶段注采比,计算油藏理论的阶段存水率和阶段水驱指数偏离量;然后,根据油藏的阶段注采比和实际含水率,计算油藏实际的阶段存水率和阶段水驱指数偏离量,分别绘制实际与理论的阶段存水率以及实际与理论的阶段水驱指数偏离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最后,对比理论曲线和实际曲线评价油藏的注入水利用状况。利用本发明可以准确评价油藏注入水的利用状况,为油藏注水开发调整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649562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610146823.4
申请日:2016-03-15
IPC: E21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取心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可滑动的两个滑块,两个滑块上方可拆卸的设置同步移动器使两滑块同步移动,两个滑块之间设有夹持岩心的夹持器,该夹持器通过与滑块螺纹连接的夹持丝杆控制夹紧或放松全直径岩心,夹持器与滑块用定位销连接。还是有上层平台,上层平台通过四根光杆可滑动的设置在底座的上方。底座上还设置有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升降丝杆控制上层平台上下移动。上层平台上固定有异步电动机连接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连接取心钻头为其提供动力,上层平台上还设置有水箱和喷淋管为取心钻头清洗润滑降温。该取心机机构简单紧凑,体积小,便于拆卸移动,方便操作,适用性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52969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1910083013.2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PC: B01F33/71 , B01F35/221 , B01F35/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热流体发生器,包括铝型材支架、热隔离组件支架、热隔离组件、活塞容器组支架、活塞容器组、搅拌组件、超临界介质罐;热隔离组件支架和活塞容器组支架固定在铝型材支架上,热隔离组件固定在热隔离组件支架上,活塞容器组固定在活塞容器组支架上;超临界介质罐与搅拌组件通过轴承连接,可实现翻转;活塞容器组包括多个并联的活塞容器,每个活塞容器的输入端设置有一个PID温控仪,热隔离组件包括与活塞容器数量相等的热隔离罐,每个热隔离罐连接一个活塞容器,多个热隔离罐的输出端通过一个高温高压单向阀连接超临界介质罐。本发明通过分段式控温,实现了密封的可靠性和多种流体介质的精确注入。
-
公开(公告)号:CN11612555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59429.7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评价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变载荷下油气藏型储气库断层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包括基于储气库地层岩石动态力学强度参数,建立储气库运行周期与岩石内粘聚力的关系模型与储气库运行周期与岩石内摩擦角的关系模型;基于上述两个关系模型建立极限运行压力计算模型;基于目标储气库断层泥摩擦系数建立储气库极限运行压力计算模型;使用上述两个计算模型,根据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计算不同运行周期下的储气库断层剪切破裂破坏承压极限压力和不同倾角处的摩擦滑动破坏承压极限压力,评价目标储气库动态稳定性,解决了现有的评价方法评价油气藏型储气库断层的动态稳定性的准确度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28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23414.4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PC: G01N3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油气管道水合物生成的综合实验系统,包括测试管道、测试油气输送机构洋流模拟模块、管道弯曲模块、管道震动模块以及加热整流接头。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用于防治油气管道水合物生成的综合实验系统,不仅能够模拟管道弯曲、油气温度、油气压力、高频震动和海洋洋流中的单一因素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而且能够模拟以上多种或所有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而使模拟环境更接近于真实环境,得到的模拟结果具有极高的应用指导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488276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041520.X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水力压裂改造的产水页岩气井页岩气产量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页岩基质的气体渗流模型;S2,建立页岩裂缝的渗流数学模型;S3,根据页岩基质的气体渗流模型和页岩裂缝的渗流数学模型,得到产水页岩气井的渗流数学模型;S4,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产水页岩气井的渗流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产水页岩气井的页岩气产量。采用以上方法,利用页岩基质的气体渗流模型和页岩裂缝的渗流数学模型,能够建立既考虑了地层压力下降影响、又考虑了含水饱和度升高影响的产水页岩气井的渗流数学模型,再求解产水页岩气井的渗流数学模型,能够对产水页岩气井的页岩气产量进行更为准确的预测,大幅降低了岩气产量的预测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8896599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0465582.9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岩心夹持器,岩心夹持器的围压出口端到围压入口端之间串联第一回压阀、工质瓶、循环泵、加热器,岩心夹持器的入口端设置一号并联管线、二号并联管线、三号并联管线,一号并联管线连接中间容器、恒速恒压泵,二号并联管线连接加湿器、稳压器、减压阀、气瓶;三号并联管线设放空阀;岩心夹持器的出口端设第一并联管线、第二并联管线,第一并联管线连真空泵,第二并联管线连第二回压阀、计量装置。方法包括:S1、准备;S2、岩心饱和地层水;S3、岩心束缚水状态下气相有效渗透率测定;S4、气水相对渗透率测定;S5、岩心残余气状态下水相有效渗透率测定;S6、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绘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50756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133095.X
申请日:2020-03-01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IPC: G06Q10/06 , G06Q50/02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裸眼完井方式下水平井产能影响因子定量分析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构建产能模型;第二步构建液固两相井筒流动模型;第三步通过耦合关系将液固两相井筒流动模型和产能模型耦合得到水平井筒液固两相变质量流动模型;第四步采集油井相关参数,利用迭代法对水平井筒液固两相变质量流动模型进行求解,对井筒尺寸、原油物性及砂颗粒尺寸进行敏感性计算分析。充分分析水平井段地层特性,利用固有存在关系为耦合关系对井筒流动模型及产能模型进行耦合,再通过敏感性计算影响因子对产能的影响比重,从而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为后续产能模拟预测及开采措施制定等提供数据支撑,具有较大的学科建设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714743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057726.8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重庆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煤层气开采阶段向煤层中注入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同时控制煤层CH4浓度避免后期煤矿开采爆炸事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煤层CO2临界注入浓度;建立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CO2临界注入量计算模型;根据CO2临界注入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获取最佳煤层气采出程度的CO2注入速度。本发明依靠CO2对煤层气的置换作用能有效提高煤层气的采收率,在能源节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未开采的甲烷在采煤时直接逸散至大气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