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颌面的纵向固定的替代物假体

    公开(公告)号:CN102988123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544455.0

    申请日:2012-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2/28 A61F2002/30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颌面的纵向固定的替代物假体的结构设计,假体的断面上设有替代物假体纵向固定用的钉孔,钉孔配备有钻套和螺钉,钻套与钉孔形成间隙配合,钻套与螺钉形成间隙配合。该纵向固定的假体改变了传统的延伸板固定技术,避免了固定过程中骨膜与软组织的大面积剥离,降低了假体断裂的可能性。更为重要的是,纵向固定方法并没有改变患者下颌骨的主要受力方式,而且还能避免横向固定中延伸板对其覆盖区域下颌骨的应力遮挡作用,有效防止术后骨骼萎缩。

    一种具有初期自固定功能的韧带-骨仿生支架及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9300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109234.5

    申请日:2013-03-29

    Abstract: 一种具有初期自固定功能的韧带-骨仿生架及其成形方法,首先利用计算机设计出骨支架,并利用快速成形技术制备骨支架树脂模型,以骨支架树脂模型为型芯制备骨支架负型的硅橡胶模具;然后利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定向有序的纳米纤维薄膜,并卷成具纳米纤维韧带支架;再将韧带支架与骨支架负型配合和定位,向负型模具内依次灌注骨支架材料溶液,得到固有初期自固定功能的骨支架;接着在过渡层灌注混合有骨支架材料、韧带支架材料的复合溶液,形成过渡层;最后在冷冻干燥机内进行后处理,得到具有初期自固定功能的韧带-骨仿生支架;本发明通过改进骨支架的表面结构使其可以与自体骨形成配合,提高了初期的固定的强度及稳定性。

    双管道有机聚合物/生物陶瓷复合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5207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401242.7

    申请日:2013-09-05

    Abstract: 双管道有机聚合物/生物陶瓷复合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得到生物陶瓷支架的负型模型;将生物陶瓷支架的负型模型的数据输入光固化快速成型机,做出支架负型树脂模具,然后利用凝胶注模法制备得到双管道生物陶瓷支架;使高分子有机聚合物熔化;次级管道中灌入熔化的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得到填充高分子有机聚合物支架;进行切割,得到双管道有机聚合物/生物陶瓷复合骨支架。本发明利用有机聚合物韧性好、力学性能可调的特点,将其灌入生物陶瓷支架中,制备双管道有机聚合物/生物陶瓷复合骨支架,其中初级管道用于细胞附着、组织长入以及营养物质代谢,次级管道中灌注有机聚合物,起到提高支架力学性能的作用。

    一种体外测试髌骨关节骨软骨的股骨定位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068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63941.7

    申请日:2014-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外测试髌股关节骨软骨的股骨定位装置及方法,先在股骨远端解剖结构中确定六个特征位置标记点,再用AutoCAD工程软件做出股骨滑车部位旋转轴线相对股骨髁特征位置几何位置参数,再依据已知几何位置参数调整已知的定位夹具装置,实现准确快速的定位。该定位方法可以应用在不同物种髌股关节股骨安装定位上,具有很大的通用性。该方法采用2D CT扫描图片实现股骨定位,为无菌条件下测试髌股关节骨软骨生物摩擦学性能提供了前提,并缩短了定位安装与测试间的时间间隔,延长骨软骨组织活性,对活性组织体外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具有仿生连接界面的韧带-骨复合支架及其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118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12695.0

    申请日:2013-01-14

    Abstract: 一种具有仿生连接界面的韧带-骨复合支架及其成形方法,首先模拟自然韧带-骨交界面结构,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造出带纤维连接结构的骨支架模型的树脂负型;向树脂负型内灌注骨支架材料溶液,冷冻干燥,高温烧结,制造出具有内部连通管道及带纤维连接结构的骨支架;然后将韧带纤维与骨支架的纤维连接结构进行初次连接,并将用于仿生界面制造的模具和初次连接形成的韧带-骨支架进行固定;向韧带与骨支架的交界面处灌注多种骨支架材料浓度变化的韧带材料复合溶液作为二次连接;冷冻干燥,去除模具,得到具有仿生界面的韧带-骨复合支架,本发明有助于营养和代谢物的传递,提高了韧带-骨复合支架的连接强度,有利于植入后细胞的长入。

    一种三维电信号采集和刺激的神经电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7932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951219.X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电信号采集和刺激的神经电极装置,包括组织培养构件、平面贴片式电极组件、侵入式电极组件以及人工智能(AI)控制系统,组织培养构件用于培养神经组织或类器官和支持电极进行电信号测量和刺激,平面贴片式电极组件进行局部场电位采集和表面电刺激,侵入式电极组件插入神经组织或类器官内部,进行深层三维动作电信号的采集和刺激,人工智能(AI)控制系统用于实时接收平面贴片式电极组件、侵入式电极组件的位姿信息和所采集的电信号并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反馈调控平面贴片式电极组件、侵入式电极组件的位置姿态。本发明提出的装置通过复合神经电极装置和使用人工智能反馈控制电极的位姿,实现了三维空间内组织电信号的长期全面采集记录。

    一种多功能可原位监测的离体三维神经组织培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60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37922.X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可原位监测的离体三维神经组织培养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盖和箱体底座,箱体盖上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带动电极在三维空间内移动;箱体侧壁上开有换液流道,其与加液箱相连通;箱体底座上设有排液管;箱体的微流道下方出口与箱体内腔相通,微流道入口处与液体储存箱相连;箱体内部设有光导纤维,同箱体盖上侧的发光二极管连接;箱体内腔的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且有制冷片和加热片设置于箱体底座中。本发明具有可进行培养液体交换,长期自动、可控的药物或试剂注入,可对三维神经组织进行光遗传反应研究以及生理和药理电信号表征原位监测,可进行稳定温度控制,能探索低温疗法和配合温度敏感药物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