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25998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163511.6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十字型燃料组件子通道热工参数计算方法,包括七步:1、划分螺旋十字型燃料组件的子通道;2、明确基本几何参数;3、拟合相邻螺旋十字型棒之间无量纲间隙宽度与扭转角的关系式;4、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计算流动后掠交混参数在不同无量纲间隙宽度时的值;5、拟合流动后掠交混参数与无量纲间隙宽度的关系式;6、将步骤5拟合的关系式代入改进子通道守恒方程中离散;7、应用子通道程序计算螺旋十字型燃料组件子通道热工参数。应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更精确地计算螺旋十字型燃料组件的热工水力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39205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1131221.3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T17/00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液态金属快堆的全堆芯子通道预处理建模方法,1、根据用户给定的燃料组件总数和组件类型数量,确定全部组件的排布,并计算各组件的中心坐标;2、根据用户给定的盒间流模型,对盒间流通道、间隙进行编号建模和参数计算;3、根据上述步骤确定的组件类型、中心坐标、用户给定的燃料棒数量、棒径等,来进行组件内的棒、通道、间隙的编号、建模和参数计算;4、给定瞬态的边界条件,支持瞬态功率变化函数、入口流量变化函数以及入口温度变化函数;5、根据计算得到的子通道和燃料棒几何坐标和边界状态参数,按照VTK file2.0格式进行建模,可视化显示全堆芯/组件的几何结构;6、根据以上参数,生成满足液态金属快堆子通道分析软件的输入卡。
-
公开(公告)号:CN11499968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663304.0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极地环境核动力装置非能动余排热工水力试验装置与方法,试验装置包含制冰循环回路与池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回路,制冰循环回路中制冰回路通过止回阀与离心泵连接试验换热水池入口,换热水池输出口管道通过连接离心泵后进入制冰回路入口构成循环回路。池式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回路中电加热蒸发器出口管道连接管束式热器上部入口,管束式换热器出口管道连接管壳式冷却系统壳侧入口,管壳式冷却系统壳侧出口管道与电加热蒸发系统入口相连构成回路。本发明能模拟运动与极端低温叠加环境下核动力装置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热工水力特性,为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在极地低温环境中热工水力特性的相关研究提供有效的试验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2450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59069.5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T17/00 , G06F13/3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动力系统CFD与系统程序耦合方法,步骤如下:1.针对反应堆中蒸汽发生器U形段传热管分别建立属于CFD程序OpenFOAM的三维几何模型和属于系统程序RELAP5的一维简化模型;2、使用RELAP5程序输入卡片设置几何模型的初始边界条件和计算域初始状态;3、RELAP5程序对所负责区域模型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利用中间程序实现数据转换并将计算结果传递给OpenFOAM,作为OpenFOAM此时间步长的边界条件;4、OpenFOAM对所负责区域模型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利用中间程序实现数据转换并将计算结果传递给RELAP5程序,作为RELAP5程序下一时间步长计算时的边界条件;5、重复步骤3、步骤4,直至待求解区域完成全时段的计算。完成对待求解区域多维度、高保真的耦合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618994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60601.5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燃料棒表面污垢物质沉积实验装置及方法,实验装置包括由高压反应釜、回热器、冷凝器、主水箱、高压柱塞泵、流量计、预热段及相关连接部件组成的主回路系统,由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离子浓度检测计组成的测量系统,由补水箱、离子补充液箱、补水泵、过滤器、流量计、搅拌装置、排污阀和排污水箱组成的离子浓度控制系统,由直流电源、可变功率变压器组成的电加热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系统的实验方法;本发明能够满足不同工况下压水堆燃料棒表面污垢物质沉积实验研究,能够准确对实验的温度、压力、流量、离子浓度的不同工况参数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06801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89122.1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与基体接触换热性能研究实验测试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应力加载装置、隔热板、加热装置、热管材料样件、基体材料样件、热电偶安装孔、保温层、真空罩、冷却装置;所述应力加载装置支撑测试模块,调节热管与基体的接触应力;加热装置给样件加热而不会向上导热;样件轴线与径向上开有热电偶安装孔,用于放置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保温层包裹样件,防止样件的径向导热;真空罩使样件处于密闭空间;冷却装置对样件进行冷却。测定样件稳态温度后,通过傅里叶导热定律计算得到样件表面的接触换热热阻或换热系数,获取热管与基体接触换热性能。本发明用于探究热管与基体在不同材料特征、接触应力及接触面温度下的接触换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49765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137739.8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21D3/00 , G21D3/04 , G06F30/1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运行特性分析方法,步骤如下:1、对钢制安全壳内部和空气冷却系统初始化;2、判断空气冷却系统是否启动;3、利用多节点安全壳分析程序计算钢制安全壳内部与钢制安全壳内壁面换热;4、计算空气冷却系统隔间与钢制安全壳外壁面换热量及其热工水力状态;5、判断是否计算到最后的隔间,若是到步骤7,否则到步骤6;6、计算钢制安全壳外壁面液膜流动,对下一隔间进行步骤4计算;7、更新各个钢制安全壳壁面温度;8、重复步骤3‑7至指定计算时间。本方法可以快速计算非能动安全壳空气冷却系统的运行特性,对空气冷却系统设计优化、提升核反应堆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86142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438908.5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针对弥散型燃料多颗粒特性的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弥散型燃料元件整体模拟,同时考虑局部颗粒的行为及影响,步骤如下:1、建立三维等效燃料元件与一维颗粒球的几何模型;2、指定一维颗粒球的数量及其位置;3、计算当前时间步的燃耗;4、计算三维燃料元件的等效物性并开展热‑力耦合计算;5、获取步骤4计算的应力与温度,作为一维球模型的边界条件开展热‑力耦合计算,6、将步骤5计算得到的颗粒肿胀率反馈给三维燃料元件;7、根据步骤5计算结果更新三维等效燃料元件材料的物性;8、在当前时间步重复步骤4、5、6、7直至达到收敛要求;9、进入下一个时间步,重复步骤3、4、5、6、7直到完成全时段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383679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0998857.7
申请日:2021-08-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核电厂严重事故分析的移动半隐式粒子法关键参数优化方法,步骤如下:1、设定遗传算法需要的初始参数,保证最优解的可靠性;2,初始化种群,将移动半隐式粒子法计算需要的关键参数作为种群个体基因;3,对问题进行编码,将问题的解空间转换成遗传算法能够处理的搜索空间;4,对测试算例进行粒子法的初始建模,建立粒子法待优化的关键参数的适应度评价函数;5,进行粒子法计算,将计算结果返回遗传算法作为适应度值对个体评价;6,判断是否满足进化的停止规则,若不满足,对种群执行遗传算法相关操作,产生新的种群,并进行下一次迭代;7,当前种群满足停止规则时,输出最优个体,得到最优参数。本发明方法,能够提高粒子法计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1127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32013.4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3/26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芯块添加相几何结构及空间分布优化方法,采用椭球方程来同时描述圆球型、晶须型、薄片型填充方法,实现了不同几何形状优化设计;具体步骤如下:1、给定芯块相关条件;2、建立芯块r‑θ2D截面分析模型;3、给定添加相的离散几何数目;4、用随机算法在模型中生成相应的椭圆;5、判别4中生成的椭圆是否存在问题,有问题则重复4;6、重复步骤4、5,生成M套包含随机几何、空间分布的数据;7、进行网格剖分;8、使用数值分析方法并行求解,获得M组关键变量;9、基于8中结果,采用遗传算法等优化手段,评价M组设计优劣性,再结合步骤4‑6重新生成M组数据;10、重复步骤4‑9至达到优化算法收敛条件;11、输出优化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