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86074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610105202.8
申请日:2006-12-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和并联电容器组成的混合型补偿系统的控制方法。当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所检测的负载电流中含并联电容器的电流时,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同时检测电网电压和负载电流中的谐波成分;其中,检测负载电流用于控制有源电力滤波器输出所需补偿的谐波;检测电网电压把有源电力滤波器等效控制为一个谐波电阻,其在谐波频段上阻值为定值,在基波频段上阻值无穷大,从而起到抑制系统谐振、提高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将两部分指令叠加后控制有源电力滤波器输出,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补偿效果。该方法仅增加了电网电压谐波检测环节,不增加任何硬件,只在软件中加入电网电压谐波检测算法,可大大推动有源电力滤波技术的实用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1345419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018191.9
申请日:2008-05-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串联电压质量调节器及快速投入和切除方法,包括,一个与电源相连接的旁路切换装置,一个与充电装置相连的储能电容器,储能电容器与逆变装置的一端相连,逆变装置的另一端与高频滤波装置相连;高频滤波装置的第一端点(a)与电源相连、第二端点(b)和负载相连;负载的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与旁路切换装置相连,用于检测、保护和控制的控制系统分别与电源、充电装置、储能电容器、逆变装置、高频滤波装置、旁路切换装置、负载各个部分相连。本发明利用串联电压质量调节器中本身的IGBT开关对旁路双向SCR电子转换开关进行强迫快速换流,从而实现了串联电压质量调节器的快速投入和切除控制,其投入的响应时间小于600μs,大大提高了其工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0442647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610041914.8
申请日:2006-03-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M5/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变压器的串联有源交流电压质量调节器及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的无耦合变压器的串联有源交流电压质量调节器的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所发明的拓扑结构中,未采用变压器对交流或直流进行耦合或隔离,而是对交流电压直接进行串联补偿。该拓扑结构配合所发明的控制方法可以对配电系统中的交流电源进行稳压和滤波,提高交流电源的供电电压质量。即使在供电电压频率波动的情况下,该有源交流电压质量控制器也具有较高的稳压能力和滤波性能。由于所发明的拓扑结构中未采用耦合变压器,从而使该拓扑结构的交流电压质量控制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和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770C
公开(公告)日:2004-03-10
申请号:CN01131725.6
申请日:2001-09-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J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铁道用混合滤波系统中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方法,采用将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引入TSF中,共同组成混合滤波系统,整个系统的补偿性能与TSF相比有很大的提高,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进行适当的控制,达到整个滤波系统的良好性能,由于所需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容量很小,因而不会增加很大的成本,可以在付出不大的代价的前提下,极大地改善原有TSF装置的谐波补偿效果,并能够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8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83188.1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转速与桨距角联合减载的风电一次调频方法及系统,在定桨距角时,计算转速减载次优功率跟踪曲线;在中低风速条件下,利用得到的转速减载次优功率跟踪曲线实现转速减载;计算风速‑桨距角曲线;在高风速条件下利用得到的风速‑桨距角曲线实现桨距角减载;基于桨距角减载实现对双馈风机的转速、桨距角联合一次调频控制。本发明充分发挥两种减载调频方式的优势区间,克服转速减载无法用于高风速区间,以及桨距角减载响应速度慢、需频繁动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841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15406.4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开关并网时基于谐波注入的故障分区定位方法及系统,控制柔性开关向故障点注入谐波;检测故障处的谐波电压,完成故障分区定位;当检测到配电网故障线路故障时,触发反时限欠压保护。本发明针对传统继电保护装置无法对柔性开关并网运行时进行故障定位及准确动作的问题,控制柔性开关向故障点处注入谐波,并联合反时限欠压保护对故障点进行定位与分区,在不增加继电保护装置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故障点定位与隔离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同时保证故障点最近的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失电影响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81137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46789.8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双有源桥式变换器的软开关优化非对称调制策略及系统,根据双有源桥式变换器的电压匹配比和外移相角度比建立以电流有效值为优化目标,基于非对称调制策略工作模式边界约束条件、功率等式约束条件以及ZVS精确边界条件,采用遗传算法迭代求解得到最优一次侧H桥内相移比和二次侧H桥中开关管Q1的占空比,进而调节双有源桥式变换器的运行策略。该调制策略可以拓宽DAB转换器的软开关范围,与TPS控制或EPS控制等传统调制相比,该方法的非对称调制策略可实现双有源桥式变换器最低的有效值电流和最宽的ZVS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709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27683.3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367 ,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ascode型功率模块的动态特性预测方法及系统,对功率模块内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获取功率模块各支路的电流方向,并对功率模块内器件的工作状态划分;获取功率模块内器件的结电容非线性特性;获取功率模块内器件的跨导非线性特性;根据各支路的电流方向并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取功率模块和PCB电路板中的寄生参数;结合功率模块内器件的结电容非线性特性、跨导非线性特性和功率模块和PCB电路板中的寄生参数,根据对功率模块内器件的工作状态划分结果,确认各阶段之间的切换条件,构建功率模块各阶段的电压电流方程并进行求解,得到功率模块各阶段的动态特性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914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52803.5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型柔性开关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在两端电网正常工作时,混合型柔性开关通过变流支路调节两端配电网的功率;在一端电网发生故障时,先发生电压暂降,此端的变流器首先进行低电压穿越,输出无功功率;若继保设备将故障切除后电网出现失电,混合型柔性开关同时向晶闸管和机械开关发送导通指令,背靠背变流器组退出运行,由于晶闸管工作速度更快,因此失电侧的负荷首先通过晶闸管支路转移到正常侧的电网,在机械开关完成闭合动作后,负荷电流通过机械开关进行转供。本发明降低了电力电子器件的容量,以及设备的成本和体积,提高了失电负荷转供到正常侧的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93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62160.9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升降压四象限部分功率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双极性的双向DC/DC,双向DC/DC的第一正极端和第二正极端分别经直流母线接地连接,双向DC/DC的第一负极端接地,第二负极端经储能电池后接地连接;直流母线的电压等于储能电池电压加双向DC/DC第二正极端电压;当直流母线的电压大于储能电池电压时,双向DC/DC第二正极端电压为正电压;当直流母线的电压小于储能电池电压时,双向DC/DC第二正极端电压为负电压。双向DC/DC仅处理系统总功率的一小部分,使得部分功率变换器系统效率及功率密度大幅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