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9020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955852.0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井下电加热实现近井地带原位制氢方法,包括:将纳米催化剂吸附于生产井近井地带地层的岩石表面;将井下电加热装置和温度监测装置下放至生产井;开启井下电加热装置,对近井地带储层进行加热;储层中的天然气在经过生产井的近井地带地层时,在高温条件下与原位产生的水蒸汽混合,在岩石表面的纳米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制氢反应,产生包括氢气和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其它组分产出物;通过监测产出物的组分和含量,控制产出速度;将产出的氢体和其它组分进行分离,并将其它组分通过临近的注入井回注入地层中。本发明能够避免建造复杂的地面制氢反应设备,减少碳排放,并在实现天然气资源绿色开采的同时,提高天然气气藏的最终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6888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14614.6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9K8/584 , C09K8/592 , C08F220/56 , C08F220/06 , C08F212/14 , C08F220/54 , C08F22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重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稠油乳化降黏剂及制备方法,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所述稠油乳化降黏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功能化聚合物0.05wt%~0.3wt%,原位生碳剂0.5wt%~2.0wt%,余量为水;其中,聚合物稠化剂由丙烯酰胺、丙烯酸、苯乙烯磺酸钠和响应型功能单体按重量比为60~70%:10~20%:5.0~10%:0.5~10%聚合而成;本发明公开的双重刺激响应型聚合物稠油乳化降黏剂,稠油降黏率达99.5%,且制备工艺简单、产率高、后处理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9415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0534085.7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渗流过程中流线分布的装置与方法,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不同长度的填砂管模型,通过不同的放置角度,实现不同方位流线的测试;通过组合不同的填砂管模型,综合分析流线特征,研究实验模型中流线变化,预测产量贡献率。基于同一油藏不同层位、部位处边界条件不同的情况,本发明通过在不同填砂管设计相应的边界条件来实现对复杂边界的模拟,研究同一油藏不同多边界影响条件下渗流流线的分布特征。同时避免了不同边界条件对油藏渗流流线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15433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1475816.6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能源效率模型的SAGD开发效率评价方法,属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目标油藏的地质数据及测井资料,建立基础数值模型;确定目标油藏的开采方式,基于目标油藏的现场实际生产数据对数值模型进行历史拟合,使数值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目标油藏;基于开采方式设定不同的提采调控方案,对油藏未来生产情况进行数值模拟预测;基于数值模拟预测结果,使用能源利用效率计算模型计算不同操作参数下的累计能源利用效率;绘制能源利用效率随不同操作参数的变化曲线图版,对曲线进行回归计算,确定达到最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具体操作参数。根据优选过后的操作参数可以指导现场施工,提高热采的能源利用效率,降本增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91708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24001.0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定含易溶成分的气体检测装置及测试方法,在研究尿素溶液在高温高压下对稠油的改质实验时,需测定改质时产生的气体组成成分及相对含量,然而由于气体产物中含有极易溶于水的氨气,温度降低后很难保证氨气的准确测量,因此,本专利将气体通入冷水介质将氨气吸收,用PH值的测定计算气体的氨气的含量,再用带有刻度的分离装置计算未被吸收的气体含量,最后通过质谱仪未被吸收气体的相对含量,从而准确测量出含易溶介质的含量及组分信息,本发明除用冷水作为吸收介质外,还可使用酸/碱性、有机溶剂等介质,针对性的吸收不易通过气体检测装置检测的气体。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863084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333575.1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异步封层技术的橡胶改性沥青路面修复结构及施工方法,结构从下到上为原破坏基层、橡胶改性沥青封层、橡胶改性沥青面层和乳化沥青稀浆耐磨封层;特征为根据不同车道破坏程度,划分为重破坏区域、中破坏区域和轻破坏区域,并分区域修复;采用异步封层技术,进行橡胶改性沥青封层基层、橡胶改性沥青面层和乳化沥青稀浆耐磨封层铺筑。本发明依据镶嵌嵌挤骨架结构,以橡胶改性沥青封层替代传统半刚性基层,改变了受力结构,提高承载力,同时对不同破坏区域进行精准修复,对症下药,降低修复结构与原有结构模量不一致性,避免后期产生不均匀沉降,采用乳化沥青稀浆耐磨封层,增强了抗滑、耐磨性能,提高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284862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205839.1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稠油开发所
IPC: E21B43/243 , E21B43/30 , E21B43/24 ,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注非凝结气和就地燃烧开采底水稠油油藏中剩余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现有水平生产井位置与底水层之间的油层里钻新的水平井;对新的水平井进行预热;待水平井的水平段与上面的汽腔取得热连通以后,对水平井进行注汽,将水平井转为连续的生产井;再在未动用油藏区域内钻垂直井;将垂直井和水平井之间的油层形成流动连通,向垂直井注入空气或者氧气;在水平井进入后期,停止注气,并逐渐降低汽腔压力,直到采油结束。本发明将原有水平井下部和脚尖附近的剩余油开采出来,大大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63808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51496.1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加热增强水驱效率的稠油开采方法,首先将电加热管或电加热电缆以环状方式固定于带凹槽的隔绝管外,通过生产管柱下放至目标油藏部位,扩张隔绝管使加热管与生产套管紧贴,对近井地带的地层进行加热;加热距离达到预设值后,继续保持加热,并对加热功率进行调节,持续降低生产井附近区域稠油的粘度、流动阻力和流度比;启动普通稠油水驱开采过程,向注入井中注入驱替流体,驱替地层中的原油向生产井方向移动;流向生产井的原油、水和气体通过生产井中的举升装置举升到地面。本发明将热采与冷采方式相结合,降低了生产井近井区域的流动阻力和驱替指进,加快水驱的生产见效周期和稠油开采效率,提高最终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8486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419388.1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可降解暂堵剂辅助SAGD开采天然裂缝稠油油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注入耐高温可降解暂堵剂,其暂堵剂进入天然裂缝或高渗透带连通的区域,在天然裂缝内产生凝胶,从而对裂缝起到封堵作用;在注入耐高温可降解暂堵剂之后,进行试压,通过观察注入流量和注入压力的对比来判断天然裂缝或高渗透带是否已经成功封堵;堵塞成功后,再对注釆井的整个水平段实施扩容作业;扩容作业完成后,在注釆井中注入高温蒸汽开展常规热循环,形成注采井间热连通。本发明将可降解暂堵剂应用于堵塞SAGD应用油层中的天然裂缝,实现快速预热所需要达到的井底注入压力,缩短预热周期,降低注蒸汽用量和成本;提高稠油开采的热效率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11807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435701.0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井下蒸汽发生的单水平井重力泄油开采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双管注采井口、井下蒸汽发生注汽系统和采油举升系统,注汽系统由连续油管通道6、水罐16、燃料罐20、助燃剂罐19、预热器12、点火器13、蒸汽发生器14、电源18、测试信号接收器17组成,采油举升系统包括油管4以及采油泵5。将连续油管通道下入到水平井中,助燃剂、燃料和水通过相应通路送入井下,经过预热器被加热到水的超临界状态,在蒸汽发生器中持续燃烧,产生水蒸汽和二氧化碳,蒸汽通过蒸汽发生器出口注入油层,被加热的原油和蒸汽冷凝水向下进入水平井,流入采油泵而被举升到地面。本发明原理可靠,在同一口水平井中实现注汽与采油举升协同工作,节约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