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摄影测量的大型结构位移场重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21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19848.3

    申请日:2022-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摄影测量的大型结构位移场重构方法,利用有限离散点的位移信息重构结构全场位移分布情况。包括以下步骤:有限元建模并进行测点选择,获取结构在有限元坐标系下各节点及所选测点的位置信息;标识点布置,随后通过单相机多摄站摄影测量方法获取有限测点在摄影测量坐标系下加载前后的位置坐标;通过奇异值分解原理求解两坐标系间的变换矩阵;利用平移矩阵获取有限测点在有限元坐标系下的位移信息;最后利用二维切比雪夫基函数将有限测点位移信息进行拓展,从而实现大型结构的位移场重构。通过设计大型飞机壁板的位移场重构实验,证实了本发明的可行性。本发明为大型结构全场位移的获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手段。

    一种基于细观力学的单向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1282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63827.0

    申请日:2021-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细观力学的单向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预测方法,该方法可快速获取复合材料的等效弹性常数,同时可考虑纤维形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包括:1)获取复合材料纤维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包括纤维截面的几何参数以及纤维体积分数;2)根据步骤1)获取的特征信息构建等效细观分析模型;3)基于步骤2)构建的等效细观分析模型,采用基于细观力学的均匀化方法,构建复合材料微元的细观力学控制方程,获得复合材料不同方向的等效弹性常数计算公式;4)将步骤3)获得的复合材料不同方向的等效弹性常数计算公式,与纤维和基体的材料参数结合,获取复合材料的等效性能参数,预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一种大型分体式金属芯模装配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300145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48293.5

    申请日:2021-03-07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大型分体式金属芯模装配工装,包括工装底座、定位支撑座、左封头定位座、定位支柱、支座式压紧定位盘、法兰式压紧定位盘、安装柱和伸缩支杆;定位支撑座、左封头定位座、定位支柱和安装柱分别安装于工装底座上,通过定位支撑座、左封头定位座、定位支柱和伸缩支杆分别与对应型面块的配合实现对分体式金属芯模内外型面的定位,确保了分体式金属芯模的外型面精度;在装配工装中心设置与分体式金属芯模同轴的安装柱与定位凹槽,确保了分体式金属芯模的同轴度。本发明适用于大型分体式金属芯模的装配,将工装底座固定于地面,结合定位支撑座对分体式金属芯模整体结构进行固定支撑,确保了装配工装的稳定性。

    一种用于光电设备的非线性刚度隔振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045454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37492.5

    申请日:2019-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电设备的非线性刚度隔振平台,涉及光电设备隔振缓冲技术领域。隔振平台由上面板、下面板、非线性刚度组件、辅助刚度组件和垂向导向组件组成;上面板的上表面与被隔振光电设备固连,下面板的下表面与移动运载平台固连;非线性刚度组件作为隔振平台的主承力部件,将垂向运动转化为水平运动并提供线性的回复力;辅助刚度组件起到对负载辅助支撑的作用,并用于增加隔振平台的承载能力;垂向导向组件用于约束上面板及隔振平台负载的运动;使非线性刚度隔振平台在具备较大承载能力的同时,具有非常低的动刚度,从而可大幅降低系统的固有频率,实现非常好的低频隔振效果;适用于大型光电设备的隔振缓冲应用。

    一种无角位移隔振平台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96179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547834.7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振缓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角位移隔振平台。所述无角位移隔振平台包括下连接板,金属橡胶隔振器组件,抗扭转组件,上连接板,横向隔振组件。抗扭转部件由多组沿三个空间正交方向布置的导轨-滑块组合而成,包围在上连接板的外侧。所述抗扭转部件可以约束三个扭转自由度,同时,所述金属橡胶隔振器组件和横向隔振组件可以实现水平和竖直三个方向的隔振,从而实现本隔振平台的无角位移三向隔振。

    一种复合刚度大阻尼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5969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85364.6

    申请日:2019-06-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隔振缓冲技术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复合刚度大阻尼隔振器。所述复合刚度大阻尼隔振器包括下U型梁1、上U型梁2、上连接盘3、金属丝网弹簧4、U型梁连接螺栓5、U型梁连接螺母及垫圈6、下连接盘7、连接盘预紧螺母8、连接盘垫片9。本发明所述隔振器的刚度由上、下U型梁和金属丝网弹簧共同提供,阻尼主要由金属丝网弹簧提供,上、下U型梁同时可以大幅增加隔振器的侧向刚度和结构强度,使其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高的可靠性。

    一种复杂复合材料结构等效热传导系数多尺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51308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373839.9

    申请日:2016-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复杂复合材料结构等效热传导系数多尺度计算方法,采用尺度分离的方法,将宏观、细观、微观三尺度结构分离,根据不同尺度模型的几何特征,分别建立各个尺度分析模型;将三尺度问题转化为两个多尺度问题:宏观-细观多尺度问题、细观-微观多尺度问题,依次对着两个多尺度问题进行分析,将微观多尺度问题得到的等效模量最终返回给宏观多尺度问题。克服了传统结构分析方法计算效率低、精度差的缺点,有效提升了复合材料结构性能预测的效率和精度,使其可以用于指导复合材料的生产、研发等工作。本发明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复杂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分析,以及其他复合材料工程领域的结构设计热、力学分析问题。

    一种考虑孔隙与纤维偏转的针刺C/SiC复合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96231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41059.6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孔隙与纤维偏转的针刺C/SiC复合材料的承载力预测方法、系统、设备、程序产品以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C/SiC复合材料试件各相的静态参数与体积参数;构建代表针刺区域的有限元单胞模型,并获取C/SiC复合材料针刺区域的有效性能参数;构建有限元精细化分析模型,并获取承载能力曲线以及拉伸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模式;预测C/SiC复合材料试件的承载能力。本发明准确模拟轴向载荷作用下C/SiC复合材料试件的失效模式,分析考虑孔隙缺陷的C/SiC复合材料的结构承载能力,进而能够提高计算效率,降低试验成本,有效评估C/SiC复合材料的承载能力。

    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缠绕壳体封头应力可视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81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19142.3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缠绕壳体封头应力可视化方法,属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方法步骤为:构建固体火箭发动机缠绕壳体封头结构的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力学性能仿真分析,获取应力状态分析结果数据并进行后处理;读取完成后处理的应力状态分析结果数据,基于主应力迹线理论,以柱坐标系为追踪基础,使用二分法控制追踪步长,生成单条主应力线;基于间距控制参数调控主应力线生成的密度;基于线型控制参数调控主应力线的追踪线型,绘制应力可视化图像。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纤维缠绕工艺以及薄层实体结构对应力可视化结果缺乏工艺指导意义的问题。

    复材自动铺放成型工艺中的机器人高精度位姿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94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2101.X

    申请日:2024-0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材自动铺放成型工艺中的机器人高精度位姿估计方法,包括:布置机器人系统、视觉系统以及标定板;同步采集机器人系统的关节角度及视觉系统的视觉标定数据,计算相机的内外参以及机器人末端相对于机器人坐标系的转换矩阵;建立手眼标定方程,计算机器人定位矩阵及手眼矩阵的初值解,将相机标定像素点与世界坐标系下的三维点的最小重投影误差作为成本函数的值,通过对成本函数最小化得到优化后的机器人定位矩阵;使用激光轮廓仪对目标模具进行扫描建模得到目标模具点云,将目标模具点云利用优化得到的机器人定位矩阵转换至机器人坐标系下,之后再利用目标模具建立真实模型进行机器人系统的工作规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