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7106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0608607.7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7/00 , B25J9/1005 , B25J9/1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操作夹持器单指结构,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固定梁和支撑臂,所述固定梁和支撑臂之间连接有一柔性铰链、一回弹机构和一压电陶瓷致动器,所述压电陶瓷致动器位于所述柔性铰链和回弹机构之间,所述支撑臂的末端固定有执行末端,所述压电陶瓷致动器上下动作以驱动执行末端在杠杆作用下上下摆动。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微操作夹持器和微操作系统。本发明微动多指柔性操作夹持器能够适应多执行末端的自由切换,工作模式可以在单指、双指及三指的状态下任意切换。多指微操作夹持器不但能够实现多种对象的微操作,也要能够确保微操作精度及拥有一定的操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699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895499.6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丝素‑GelMA复合导电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GelMA溶解在PBS溶液中,加入光引发剂,与丝素蛋白溶液混合,加入戊二醛,混合均匀,在紫外光下进行光照,恒温干燥,得到双网络水凝胶;将双网络水凝胶先浸渍在过硫酸铵水溶液中,静置,转移至吡咯水溶液中浸渍,停止反应后,烘干,得到丝素‑GelMA复合导电水凝胶,这种方式得到的丝素‑GelMA复合导电水凝胶与神经组织力学性能相匹配,适用于神经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具有合适的电导率,达到理想神经组织电导率范围,促进神经再生,同时溶胀率符合神经组织的要求,在体内组织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避免对周围其他组织的损伤与破坏,本申请同时还提供采用该制备方法获得的丝素‑GelMA复合导电水凝胶。
-
公开(公告)号:CN11694291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400082.3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仿生小口径人工血管制备方法,包括:在芯轴上形成水溶性纤维凸起,再形成纤维长度方向沿芯轴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纤维层,在第一纤维层上形成纤维沿芯轴周向排列第二纤维层,在第二纤维层上形成纤维呈随机分布状态的第三纤维层,溶解水溶性纤维凸起并取出芯轴,形成管状体,使得本发明形成的人工血管具有三层的各异取向结构,实现了对自体血管结构上的仿生,同时采用比电纺更低的电压,更环保,另外,内表面形成有内凹槽,图案化内凹槽能促进和引导血液中的内皮细胞在人工血管内表面进行吸附、生长以及向内渗透,促进内表面内皮化速度,本发明同时还提供应用该方法制备的仿生小口径人工血管。
-
公开(公告)号:CN114002075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1275539.4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血管顺应性测试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循环水组件及信号处理组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前支座及后支座,其中,固定座包括底板及若干对侧板,人工血管固定在前支座与后支座之间,底板上还可选的设置有绕流辊,以使得人工血管可选的通过绕流辊或不通过绕流辊,循环水组件,用于向人工血管输送循环水;信号处理组件,信号处理组件被配置成根据压力信息及径向位移信息得到人工血管顺应性数据,通过在底板上可选的设置绕流辊,满足直线状或不同曲率要求下的人工血管顺应性测试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531719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27595.0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凸型双层复合小口径人工血管及其制备方法。该中凸型双层复合小口径人工血管包括内衬层、人工血管内层和人工血管外层;所述内衬层为可溶解材质,内衬层的中部延径向向外凸起;所述人工血管内层和人工血管外层依次设置于所述内衬层外,并在内衬层的支撑下呈现中部延径向向外凸起的形态;所述人工血管外层为多孔疏松结构。本发明小口径人工血管有两层结构且呈中凸型,浸涂层和静电纺丝层的结合既有利于保证血管的缝合固位强力和爆破压,又能使血管保持一定的弹性和孔隙率;中凸型的形状,能够弥补人工血管顺应性的不足,有利于降低吻合口处的血流扰动,从而降低内膜增生的发生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979999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211322.0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大分子及改性埃洛石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其中,生物大分子及改性埃洛石复合水凝胶包括丝素蛋白和壳聚糖的化学交联网络,化学交联网络中分布有多个经酸改性的埃洛石纳米管。本发明的复合水凝胶包括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丝素蛋白和壳聚糖,同时包括改性埃洛石,将生物大分子的生理活性与埃洛石的载药能力相结合,以满足伤口愈合各阶段的抗菌、止血、促愈合的需求。研究了通过化学交联形成的水凝胶的热稳定性、溶胀率、力学性能。通过抑菌,止血和细胞迁移实验评价了水凝胶的体外生物学性能。用SD大鼠全层皮肤伤口模型评估了水凝胶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512230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616111.5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泡沫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面筋蛋白生物质泡沫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小麦面筋蛋白生物质泡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小麦面筋蛋白粉分散到水中,调节溶液pH至碱性;加入增塑剂并混合均匀;加热发泡后冷却;加入交联剂并混合均匀,冷冻干燥制得所述小麦面筋蛋白生物质泡沫。本发明提出了制备小麦面筋蛋白生物质泡沫的新技术,为充分利用小麦面筋蛋白,提高其附加值,开辟了新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制备的小麦面筋蛋白生物质泡沫是绿色可再生资源,可生物降解、无毒、生物相容性好,有应用在生物支架、伤口敷料的潜力,同时,对极性液体能够快速和较高的吸收,适合作为海绵/吸收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15198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97832.4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苏州茵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PTFE)管状覆膜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S1.以金属芯轴外套编织管作为接收装置,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PTFE/PEO(聚氧化乙烯)管状纤维膜;S2.将PTFE/PEO管状纤维膜干燥后,于360℃‑400℃下烧结5‑15min;S3.提供一金属支架,在其表面刷涂聚氨酯(TPU)粘合剂,然后将管状PTFE纤维膜套在金属支架上,放入水中以除去N,N–二甲基甲酰胺(DMF)并使TPU固化;再取出金属支架,干燥,在管状PTFE纤维膜外套上热收缩管,升温,使管状PTFE纤维膜收缩以与金属支架结合更紧密,从而得到PTFE管状覆膜支架。本发明的PTFE管状覆膜支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水渗透性和血液相容性,溶血率低于5%,能够支持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细胞黏附与增殖,没有细胞毒性。
-
公开(公告)号:CN217549520U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21085907.9
申请日:2022-05-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01F25/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滴型多通道受限射流撞击混合器,包括呈水滴型的混合腔,伸入至混合腔内并相对设置第一入口管、第二入口管,混合腔包括出口管,第一入口管、第二入口管及出口管分别包括第一轴线、第二轴线及第三轴线,其中,第一轴线、第二轴线、第三轴线共面,且,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共线,出口管上还设置有第四管及第五管,第四管与第五管向相反的方向伸出,能够使两股流体对撞充分,提高混合效果,形成更小的粒径,同时通过第四管及第五管的使用可以增加反溶剂的用量,使功能性物质和聚合物充分析出,提高混合效率,另外水滴型混合腔可以在不影响流体走向的情况下缩小腔体空间,降低压力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210584512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1502151.1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01D6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空纤维帘式膜封装膜壳,包括一壳体,壳体包括一底板和与底板相对设置的开口,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一个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底板垂直连接,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壳体分隔成若干狭缝区,所述壳体内还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横截面呈梳齿状,隔板上的梳齿与所述分隔板相互垂直并与所述分隔板相接触,所述梳齿将所述狭缝区分隔成若干分区,各分区用于装填中空纤维膜丝。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方便快速的将多根膜丝按一定间距在膜壳内形成均匀的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