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44041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219684.6

    申请日:2020-11-04

    Inventor: 谢峰 陶骙 廖振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联机的控制方法,所述多联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到所述多联机中满足预设关机条件的第一室内机时,降低所述多联机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所述运行频率降低后,关闭所述第一室内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联机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室内机需要关机时延缓关机,首先降低多联机的压缩机频率,以减小整体冷媒流量,在冷媒流量减小后,再关闭需要关闭的室内机,避免室内机关闭导致的冷媒流量偏大,避免触发低压保护,提高了多联机的系统稳定性。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059992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761269.6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空调器及存储介质,其中,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外环境温度的第一室外温度值;在第一室外温度值大于预设室外温度值的情况下,启动空调器的室外风机;经过第一时间之后,获取室外环境温度的第二室外温度值;将第二室外温度值与预设室外温度值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根据第一比较结果确定用于控制空调器启动的室外环境温度。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室外风机对温度传感器周围的温度降温,在不需要更改室外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放置位置,能够有效防止出现因为对室外环境温度误判而无法运行的问题。

    电子膨胀阀初始开度的控制方法、多联机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44050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1219685.0

    申请日:2020-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膨胀阀初始开度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膨胀阀初始开度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到室内机进入换热模式后,获取预设开度值;根据所述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冷媒管路长度修正所述预设开度值,其中,所述冷媒管路长度与修正后的预设开度值的变化趋势相同;根据修正后的预设开度值调节所述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开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联机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室内机的冷媒管路长度来修正预设开度值,并将修正后的预设开度值作为该室内机的电子膨胀阀的初始开度值,减小因不同位置室内机的冷媒流量不同导致的初始开度不合理,使得室内机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初始化更加合理,提高了多联机的稳定性。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46505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32215.2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空调器包括压缩机、电子膨胀阀、冷凝器、蒸发器和经济器,经济器设置有冷媒主路和冷媒辅路,冷媒主路的一端连接至冷凝器,另一端分别连接至冷媒辅路的入口和蒸发器,冷媒辅路的出口用于连接至压缩机的补气口,电子膨胀阀安装于冷媒辅路的入口,方法包括:控制电子膨胀阀以初始开度开启,并获取并根据经济器的辅路过热度、压缩机的第一排气过热度和空调器的运行电流值调整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中,本申请能更加精准有效的控制喷焓流量,提高喷焓的效果进而提高制热效果,并防止在补气过程中出现回液、机组运行频率波动等问题,从而保证压缩机可靠性,增加空调器的使用寿命。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1117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20933.X

    申请日:2022-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器、空调器及存储介质,其中,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调器的冷媒温度参数和室内环境温度,根据冷媒温度参数计算空调器的排气过热度和蒸发器管温温差;在排气过热度大于第一过热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蒸发器管温温差调整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使排气过热度降低,在排气过热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过热度阈值的情况下,若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的温度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温差阈值,则根据蒸发器管温温差调整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使空调器的制冷量降低,保证空调器的排气过热度在可靠的运行范围,提高空调可靠性,当环境温度接近设定温度后,降低机组输出的制冷量,保证室内温度稳定,提高用户舒适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