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容纳体

    公开(公告)号:CN105377562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480032028.1

    申请日:2014-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供给装置,其可装卸地安装有墨水容纳体(51),该墨水容纳体(51)具有至少一部分有挠性部的墨水袋(82)和与该墨水袋(82)连通的流路部件(91),该液体供给装置能够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容纳在墨水袋(82)中的液体。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墨水导入部(143),其能够与所述流路部件(91)连接,且其在与所述流路部件(91)连接的状态下能够从流路部件(91)导入液体;以及第一支撑部(151),其至少能够支撑墨水容纳体(51)的流路部件(91),第一支撑部(151)被构成为,至少能够在流路部件(91)与墨水导入部(143)的连接位置以及流路部件(91)与墨水导入部(143)的不连接位置之间移动。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

    公开(公告)号:CN107116906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378419.4

    申请日:2014-03-04

    Abstract: 一种具有液体容纳体和容纳该液体容纳体的外壳的液体供给装置,其中,液体容纳体具有:至少一部分上具有挠性部的液体容纳部和与该液体容纳部连通的液体导出部。外壳上设置有支撑液体容纳体的至少一部分的支撑部,并且外壳具有:底壁;以及形成在当将该底壁配置在重力方向下侧时比底壁更靠重力方向上侧的开口部。液体容纳体具备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通过开口部而可装卸地容纳在外壳内,并在装卸时对液体容纳体进行支撑,并且支撑部件具备对置的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以在二者之间的空隙中配置液体容纳部的一端侧,且不妨碍液体容纳部的变形的状态对液体容纳部进行支撑。

    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容纳体

    公开(公告)号:CN105377562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80032028.1

    申请日:2014-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供给装置,其可装卸地安装有墨水容纳体(51),该墨水容纳体(51)具有至少一部分有挠性部的墨水袋(82)和与该墨水袋(82)连通的流路部件(91),该液体供给装置能够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容纳在墨水袋(82)中的液体。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墨水导入部(143),其能够与所述流路部件(91)连接,且其在与所述流路部件(91)连接的状态下能够从流路部件(91)导入液体;以及第一支撑部(151),其至少能够支撑墨水容纳体(51)的流路部件(91),第一支撑部(151)被构成为,至少能够在流路部件(91)与墨水导入部(143)的连接位置以及流路部件(91)与墨水导入部(143)的不连接位置之间移动。

    液体喷射头及液体喷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1422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780078690.4

    申请日:2017-12-06

    Abstract: 本发明使喷嘴附近的液体有效地循环。液体喷射头具备:喷嘴板,其上设置有第一喷嘴及第二喷嘴;流道形成部,其上设置有被供给液体的第一压力室及第二压力室、使所述第一喷嘴与所述第一压力室连通的第一连通通道、使所述第二喷嘴与所述第二压力室连通的第二连通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与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之间的循环液室;压力产生部,其使所述第一压力室及所述第二压力室分别产生压力变化,在所述喷嘴板上,设置有使所述第一连通通道与所述循环液室连通的第一循环通道、以及使所述第二连通通道与所述循环液室连通的第二循环通道。

    压电器件、MEMS器件、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5674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0159607.2

    申请日:2018-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抑制大型化的同时抑制了对置的配线间的短路的压电器件、MEMS器件、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出装置。压电器件(致动器单元14)具有:第一基板(压力室形成基板29、振动板31),其具备压电体层(38)以及至少一部分层压在压电体层(38)上的第一配线(上电极层39);以及第二基板(密封板33),其具备被施加与第一配线(上电极层39)不同的电信号的第二配线(下表面侧配线47),第一配线(上电极层39)与第二配线(下表面侧配线47)以隔开间隔的方式对置,所述压电器件(致动器单元14)的特征在于,第一配线(上电极层39)和第二配线(下表面侧配线47)中的至少一方的配线中的至少一部分被具有绝缘性的保护层(55)覆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