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5974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70463.6
申请日:2012-03-1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便的农杆菌介导甘蔗转基因方法,包括抑菌剂的配制、培养容器消毒、农杆菌转化、培养基配制、共培养、选择培养、筛选培养、壮苗培养和生根培养;本发明的抑菌剂配制方法简单;培养基配制,只要按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常规方法配制后,再加上抑菌剂即可;培养容器和培养基都无需高温高压灭菌,这在以农杆菌介导的甘蔗转基因的培养基配制上,大大地减少了工作量和能源消耗,简化了组培环节,降低了组培成本,与常规的农杆菌介导甘蔗转基因方法对比,可以降低成本10%以上。本发明简便的农杆菌介导甘蔗转基因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推广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983558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010578865.8
申请日:2010-12-0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利用甘蔗汁促进甘蔗壮苗的组培方法,包括材料选择、诱导培养、继代培养、分化培养和壮苗培养;其中,壮苗培养的培养基为MS+1.0mg/LBA+0.5mg/LKT+5%~15%体积甘蔗汁+20g/L蔗糖+6g/L琼脂粉。甘蔗汁中除了糖分本身外,蔗汁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和未知的内源激素也是促进甘蔗瓶苗健壮的主要因素。经多次试验和统计分析,表明甘蔗组织培养分化丛芽后,使用含10%体积甘蔗汁的壮苗培养基,壮苗数提高了56%,移苗成活率达94.5%,效果显著,而且操作方法简单,实用性强,推广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405842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311185.4
申请日:2011-10-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放式培养甘蔗脱毒种苗的方法,包括种茎热水处理、抑菌剂的配制、器皿消毒、接种操作、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瓶苗移栽。采用本发明的开放式培养甘蔗脱毒种苗的方法,培养基无需高压灭菌,接种只要在自然、开放的环境中进行,不需要超净工作台,从根本上简化组培环节,降低组培成本;开放组培与传统组培对比,至少可以降低成本20%以上。而且操作简单,只要按不同的培养基配方配制后,再加上抑菌剂即可。投资少,实用性强,推广性好,适合在蔗农中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940164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519876.9
申请日:2010-10-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利用香蕉泥促进甘蔗壮苗的组培方法,包括材料选择、诱导培养、继代培养、分化培养和壮苗培养;其中,壮苗培养的培养基为MS+1.0mg/L BA+0.5 mg/L KT+50 g/L~150 g/L 香蕉泥+20 g/L蔗糖+6g/L琼脂粉。培养基中香蕉泥中的微量元素,以及未知的内源激素是促进甘蔗瓶苗健壮的主要因素。经多次试验和统计分析,表明在培养基中加入100g/L香蕉泥的处理,壮苗株数明显比不加香蕉泥高,壮苗数可提高32.3%,达到极显著水平,且移苗成活率达93.0%;操作方法简单,实用性强,推广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1940164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519876.9
申请日:2010-10-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利用香蕉泥促进甘蔗壮苗的组培方法,包括材料选择、诱导培养、继代培养、分化培养和壮苗培养;其中,壮苗培养的培养基为MS+1.0mg/LBA+0.5mg/LKT+50g/L~150g/L香蕉泥+20g/L蔗糖+6g/L琼脂粉。培养基中香蕉泥中的微量元素,以及未知的内源激素是促进甘蔗瓶苗健壮的主要因素。经多次试验和统计分析,表明在培养基中加入100g/L香蕉泥的处理,壮苗株数明显比不加香蕉泥高,壮苗数可提高32.3%,达到极显著水平,且移苗成活率达93.0%;操作方法简单,实用性强,推广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64485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083624.7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苗工厂化栽培方法。茶苗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选择茶苗栽培架、环境条件的控制、基质的选择、茶苗的选择和定植、茶苗营养液配制、施肥方法、采摘芽叶。本发明通过控制室内的生态环境,达到实现茶叶周年连续生产的目的。通过室内货架式种植,在“工厂”里实行茶树的多层栽培,切断了茶树与室外空气和土壤中重金属的接触。茶树全程在封闭环境中生长,不受自然环境影响,无重金属污染,无病虫害。通过光质与光强的调整,可以改善茶叶品质。本发明的茶苗工厂化栽培方法是安全度最高的设施栽培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830884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610186069.7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仿生态水面栽培金线莲的方法,包括选择仿生态环境、仿生态设施栽培、金线莲叶面肥配制和施肥方法。本发明通过选择适合金线莲生长的生态环境,再加上些简单的栽培设施,达到仿生态栽培金线莲的目的,通过配制金线莲专用叶面肥和探索施肥方法,以降低成本,达到效益的最大化。本发明的仿生态水面栽培金线莲的方法,使金线莲的培养成本更低,苗木更壮,品质更好。由于植株及其种栽盆体的重量都由浮体自身承担,无须其它附属设施,其成本低、安装方便、而且便于管理。为金线莲生产提供了很关键的实用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4846007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510093165.2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113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一种利用人工合成MV5序列培育抗花叶病甘蔗品种的方法,包括MV5序列的人工合成、RNAi干扰载体构建、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材料的培育和抗病转基因甘蔗的抗病性鉴定。本发明获得的植物表达载体采用了RNAi技术,使得甘蔗抗病毒育种摆脱了对抗源基因的依赖,可以有效地缩短甘蔗抗花叶病育种周期。本发明已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具有抗性广谱、抗病性好、抗性持久及生物安全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46004B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510092981.1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82 , C12N15/113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一种利用人工合成MV4序列培育抗花叶病甘蔗品种的方法,包括MV4序列的人工合成、RNAi干扰载体构建、抗花叶病转基因甘蔗材料的培育和抗病转基因甘蔗的抗病性鉴定。本发明获得的植物表达载体采用了RNAi技术,使得甘蔗抗病毒育种摆脱了对抗源基因的依赖,可以有效地缩短甘蔗抗花叶病育种周期。本发明已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具有抗性广谱、抗病性好、抗性持久及生物安全性高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885943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510274108.4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文心兰化学消毒组培方法。文心兰化学消毒组培方法,包括培养容器消毒、培养基配制、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瓶苗移栽。本发明的文心兰化学消毒组培方法,利用化学试剂达到灭菌或抑菌的目的,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培养容器和培养基都无需高温高压灭菌,减少了工作量和能源消耗,简化了文心兰组培环节;并且操作简单,只要按不同的培养基配方配制即可;实用性强,推广性好,还可以有效降低文心兰的组培成本,一般可降低成本10%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