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藻土和聚合硅酸氯化铝的复配污水处理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826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067694.4

    申请日:2024-01-17

    Inventor: 林功波 高小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硅藻土和聚合硅酸氯化铝的复配污水处理剂及制备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复配污水处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改性硅藻土30‑40%,聚合硅酸氯化铝60‑70%、氯化镧1‑2%。改性硅藻土的粒径为100‑200目。氯化镧的粒径为200‑500nm。制备方法包括:对硅藻土进行改性处理;将氯化镧在球磨机上进行研磨;将氯化镧溶解在水中,氯化镧溶液的质量浓度为30‑50%;将改性硅藻土加入氯化镧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烘干;制备聚合硅酸氯化铝;将复合改性硅藻土加入到聚合硅酸氯化铝溶液中,搅拌,热风烘干,研磨。本发明采用上述硅藻土和聚合硅酸氯化铝的复配污水处理剂及制备方法,复配污水处理剂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能够提高污水中CODcr和TP去除率。

    一种基于复配硅藻土的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8547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69743.7

    申请日:2023-09-12

    Inventor: 林功波 高小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硅藻土的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回流污泥通过回泥口进入厌氧池,部分污水从第一进水口进入厌氧池;S2、混合物通过隔板上第一过流口流入绝氧池;S3、回流污泥和污水的混合物通过第二过流口流入缺氧池,余量的污水通过第二进水口进入缺氧池;S4、缺氧池内的污水在潜水推流器的作用下通过隔板一端的第三过流口进入好氧池;S5、好氧池内的污水和污泥混合物通过隔板另一端设置的控制闸阀进入缺氧池;S6、处理完成后的污水和污泥混合物通过出水口排出到二沉池中。本发明采用上述基于复配硅藻土的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Carrousel氧化沟污水处理效果较差的问题。

    一种生态留孔式自然驳岸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922142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73910.3

    申请日:2024-12-05

    Inventor: 林功波 高小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留孔式自然驳岸,属于驳岸技术领域,一种生态留孔式自然驳岸,包括设置在岸边的基层,基层包括依次设置的夯实层、碎石层和找平层,找平层上设置有防渗毛毡,还包括设置依次铰接的第一阻浪机构、第二阻浪机构以及第三阻浪机构,第三阻浪机构底部设置有弹性支撑机构,第二阻浪机构上设置有若干排用于设置绿植的第一预留孔。采用上述一种生态留孔式自然驳岸,通过若干排用于设置绿植的第一预留孔,提高生态多样性,更加美观,第一阻浪机构、第二阻浪机构以及第三阻浪机构铰接设置,且第三阻浪机构底部设置有弹性支撑机构,避免发生凸起破裂现象。

    一种区块式地下综合管廊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525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20757.2

    申请日:2024-12-25

    Inventor: 林功波 高小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块式地下综合管廊,属于地下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包括沿管廊延伸方向设置有若干管廊单元,管廊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通过连接插件连接的区块拼接箱涵体,区块拼接箱涵体侧面设置有若干并列设置的高度调节连接槽;区块拼接箱涵体包括上预制廊体和下预制廊体,下预制廊体的连接凸条设置在上预制廊体的对接滑槽内,上预制廊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机构。采用上述一种区块式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简单,区块拼接箱涵体相对高度可调节,便于具体工程的施工。

    一种具有防坠功能的装配式检查井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273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65988.8

    申请日:2024-12-18

    Inventor: 林功波 高小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坠功能的装配式检查井及其安装方法,属于检查井技术领域。一种具有防坠功能的装配式检查井,包括井体,井体的内部设置有防坠装置,所述防坠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呈圆周阵列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安装座滑动连接,第一支撑杆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支撑杆,安装座上设置有带动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同步滑动的动力机构,第二支撑杆与井体之间通过锁紧结构连接,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防护结构,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防护结构,安装座的上方设置有缓冲结构。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具有防坠功能的装配式检查井及其安装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检查井防坠效果差,安装和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一种预制装配式检查井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545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49063.X

    申请日:2024-11-19

    Inventor: 林功波 高小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查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检查井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检查井盖、上检查井、检查井连接管、下检查井,所述检查井盖下方依次设有上检查井、检查井连接管、下检查井,所述上检查井、检查井连接管、下检查井之间相互插接,所述检查井连接管内壁上设有可拆卸爬梯,所述爬梯包括多个爬杆、连绳、连接件,多个所述爬杆包括横杆和折杆,相邻横杆之间通过连绳连接,检查井连接管内壁上内嵌有安装管,安装管与折杆对应。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预制装配式检查井及其制作方法,检查井结构简单,安装过程简单,安装效率高,爬梯可拆卸,增大检查井内空间,增大工作人员活动空间,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一种基于综合管廊的多层次海绵城市排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5846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22880.7

    申请日:2024-09-02

    Inventor: 林功波 高小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管廊的多层次海绵城市排水系统,属于城市排水领域,包括依次连通的社区排水蓄水单元、道路排水蓄水单元、内河蓄水排水单元,其中社区排水蓄水单元包括依附于楼体布置的竖管、与竖管底端连通的第一分支管廊,第一分支管廊还与社区内雨水井连通,第一分支管廊经溢流组件与道路排水蓄水单元连通,社区内的第一分支管廊内还设置有积水再利用组件。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基于综合管廊的多层次海绵城市排水系统,通过将排水与综合管廊结合,减少了施工成本,同时分层次进行蓄水、再利用,减缓了内河压力。

    一种城市防涝预警装置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422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435642.4

    申请日:2024-10-15

    Inventor: 林功波 高小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防涝预警装置,属于防涝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排水口的固定格栅,固定格栅上设置有防护检测浮板,防护检测浮板上侧设置有检测机构和警示机构,防护检测浮板下侧设置浮起机构,浮起机构包括阵列分布在防护检测浮板上的浮漂,浮漂与固定格栅的排水通孔相对设置,防护检测浮板的四边设置有防护导向管,防护导向管一端穿过固定格栅的导向通孔且设置有限位件。采用上述一种城市防涝预警装置,使用安全,不存在安全隐患,且具有警示功能。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一体化排水路沟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9331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95014.6

    申请日:2024-08-09

    Inventor: 林功波 高小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排水路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一体化排水路沟结构,包括排水机构、防堵机构和收集机构,排水机构由上至下依次设有路面层、卵石沙砾层和砂层,防堵机构位于收集机构一侧,防堵机构通过转移孔与收集机构的收集桶连通,防堵机构和收集机构的底部均与砂层内设置的排水槽连通,排水机构的盲管在砂层内与排水槽连通,排水槽与排水管网连通。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一体化排水路沟结构,防堵机构和收集机构相互配合,对固体垃圾进行收集的同时,避免排水路沟结构被堵塞,造成路面积水。

    一种预制的热塑性排水管道一体化管井

    公开(公告)号:CN11848226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49315.4

    申请日:2024-07-16

    Inventor: 林功波 高小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的热塑性排水管道一体化管井,包括排水管和与排水管的端头连接的检查井,排水管和检查井为经改性热塑性材料一体注塑成型结构,改性热塑性材料为使用二氧化碳作为反应介质在熔融状态下改性热塑性树脂的方式获得,且热塑性树脂与二氧化碳的重量比为(2‑5):1。本发明采用上述预制的热塑性排水管道一体化管井,通过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的排水管和检查井,避免了排水管和检查井的连接处渗水,保证了排水管长期稳定的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