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道结构和出风装置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044636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2642053.1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结构和出风装置,包括:若干风筒组件,沿环形排列设置并成型有第一风筒,风筒组件上设置有第一配合件;第一限位件,设置在第一风筒周侧,其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配合件,第二配合件与第一配合件活动连接;在外力作用下,第一限位件具有驱动相邻风筒组件相互远离,并增大第一风筒内径的第一工作状态,以及驱动相邻风筒组件相互靠近,并减小第一风筒内径的第二工作状态。通过在风筒组件外侧设置第一限位件,限制相邻风筒组件间的相对移动行程,进而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实现对风筒组件所形成第一风筒的内径大小进行控制,进而在气流经过第一风筒时,可以通过对第一风筒的内径大小进行调节,实现分别实现气流的聚拢或扩散效果。

    配合安装结构及风扇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499572U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20223627.9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合安装结构及风扇,配合安装结构包括风道件、壳体及第一罩体,风道件上设有第一卡接部,壳体上设有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接,用于阻止壳体沿远离风道件的方向移动,第一罩体与风道件可拆卸连接,第一罩体上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设于第二卡接部远离第一卡接部的一侧,第一限位部用于防止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脱离。上述配合安装结构,第一限位部会抵住第二卡接部,使第二卡接部无法脱离第一卡接部,因此只有将第一罩体拆离风道件后,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才能脱离,则风道件、壳体及第一罩体装配后,风道件与壳体的装配固定能效果好,不易松脱。

    一种风扇轴套组件及风扇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170919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3352484.6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扇轴套组件和风扇,包括:第一配合结构,包括连接板和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转轴件,所述转轴件中部设置有通孔;第二配合结构,包括套筒结构和配合轴,所述套筒结构适于容纳所述转轴件,所述配合轴设置在所述套筒结构的内腔中部,并穿过所述通孔结构;所述套筒结构的端口与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并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上设置有容油部。通过在套筒结构的端口设置带有容油部的凸起结构,保证在凸起结构上时刻存在有部分润滑油液,提高润滑均匀度,降低润滑油的消耗,保证相对运动过程中的低摩擦力,降低零件的磨损度和发热量,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

    快速拆装结构、滤网组件及风扇

    公开(公告)号:CN218522855U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22414337.X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快速拆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拆装结构、滤网组件及风扇。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拆装结构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快速拆装结构包括:第一配合元件和第二配合元件,在第一状态下,第二配合元件与第一配合元件的一侧抵接,使第一配合元件将待安装部件锁定;在第二状态下,第二配合元件与第一配合元件脱离,使第一配合元件将待安装部件解锁。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拆装结构,能够对滤网等待安装部件提供有效的固定,其中通过快速拆装结构在其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可实现待安装部件的快速的拆卸和安装,用户操作便捷,同时有利于减少生产装配的操作用时,提高装配质量。

    吹风结构及风扇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206938U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22993773.2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风结构及风扇,吹风结构包括主体、基座、控制面板及第一驱动件,主体上设有吹风通道,主体与基座可转动连接,控制面板设于主体上,第一驱动件与主体连接,第一驱动件用于调节主体相对基座的转动角度,控制面板与第一驱动件电性连接。上述吹风结构,控制面板可对第一驱动件进行控制,并利用第一驱动件调节主体相对基座的转动,由于控制面板设置于主体而不是基座上,因此在需要对主体的转动进行调节时,用户可直接在主体的控制面板上进行操作,相比于控制面板设置于基座上,用户无需弯腰或下蹲,操作及观察更方便,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底盘固定结构及家用电器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477959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3257682.9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底盘固定结构,包括底盘本体和限位块,底盘本体上设置有定位孔和固定孔,定位孔处设置有连接管,限位块的一侧和连接管通过弹性结构相抵接,限位块的另一侧和固定孔插接并凸出底盘本体表面设置,按动限位块以使弹性结构和连接管相抵或分离,从而实现连接管和底盘本体的拆装。还公开了一种家用电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盘固定结构及家用电器利用杠杆原理,增加限位块和弹性结构来实现风扇连接管和底盘的快速装拆,且更加简单易操作,无需多余的辅助零件,避免造成其它零件的丢失,且无需其他的辅助工具,提高拆装的效率。

    一种面板组件和风扇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274016U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20224631.7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板组件和风扇,包括:内筒,沿外侧壁设置有安装槽;显示组件,可拆卸地嵌合设置在安装槽内,其上设有背向内筒的灯件组和弹性触件组;上壳体,包覆在内筒外侧壁上,其上设置有灯罩槽组和按钮槽组,灯罩槽组对应包覆在灯件组上,按钮槽组对应包覆在弹性触件组上。这样的一体化设计,使得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将灯件和按键预装在显示组件上,并一同嵌合在安装槽内,实现模块化的装配,结构简单,提高了拆装的便捷性,通过设置上壳体的灯罩槽和按钮槽,既对灯件和弹性触件进行进一步的限位,实现精确的安装定位,避免出现灯件或触件的安装错位,还可以通过灯罩槽的设置,对灯件发光进行聚合,避免灯光发散。

    一种座体连接组件和风扇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221620U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23350164.7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座体连接组件和风扇,包括:第一管件,沿下端外周侧设置有第一旋紧件,内置有限位槽;第二管件,沿顶端内缘上设置有第二旋紧件,沿所述第二管件的底端外周侧设置有所述第一旋紧件,内置有所述限位槽;座体,顶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缘设置有所述第二旋紧件,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适于伸置于所述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限位槽过盈连接;所述第二旋紧件与所述第一旋紧件旋紧连接。通过旋紧件间的旋紧固定和定位凸台与限位槽的过盈连接,实现了双重固定,避免单重固定在多次使用后的配合不稳、结构失效的现象,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机头组件、风扇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221610U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23351903.4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头组件、风扇。一种机头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进风端和出风端;第二壳体组件,活动设置在出风端处,第二壳体组件具有:与出风端同轴设置的轴向出风口;以及设置在第二壳体组件靠近第一壳体组件的一端处周向出风口;机头组件还包括:升降组件,用于驱动第二壳体组件靠近或远离第一壳体组件,周向出风口受升降组件作用具有嵌装在第一壳体组件内的闭合状态以及伸出第一壳体组件的打开状态。本实用新型中的机头组件中的第二壳体组件上的周向出风口处可在风扇非工作状态下,下降到第一壳体组件中,此有效减少了机头组件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减小风扇的整体体积。

    装配结构及风扇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036277U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22900140.8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结构及风扇,装配结构包括风道罩体、提手及第一定位件,风道罩体上设有限位间隙,提手上设有第一限位部,提手能够相对风道罩体移动或转动,使第一限位部位移至限位间隙内,第一定位件与风道罩体及提手配合,使提手与风道罩体相对固定。上述装配结构,通过限位间隙对第一限位部的限位,及第一定位件使第一限位部不脱离限位间隙,能够实现提手与风道罩体的固定装配,由于装配过程中没有利用弹性变形进行卡扣配合,因此能够避免出现弹性卡扣失效导致提手脱落的问题,使提手与风道罩体能够持续保持紧密配合,提高了耐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