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暖器及其末端散热片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619625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764266.2

    申请日:2016-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暖器及其末端散热片组件,电暖器的末端散热片组件包括末端散热片和阻流件;其中,末端散热片具有两个通过内部腔道连通的储油腔;阻流件至少封堵所述内部腔道的一端,阻流件具有阻流腔或者阻流件与末端散热片的内壁形成阻流腔。本发明公开的电暖器的末端散热片组件,通过增设阻流件,中间散热片的储油腔内的导热介质不会进入末端散热片的内部腔道,阻碍了导热介质的热量传递给末端散热片,减少了导热介质传递给末端散热片的热量,则有效降低了末端散热片的温度,不会因末端散热片的温度较高而发生安全事故,从而能够去除后壳,降低电暖器的成本。

    接线端子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暖器

    公开(公告)号:CN10458201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18397.9

    申请日:2013-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暖器,接线端子结构包括发热管和连接导线,发热管包括发热管体、装于该发热管体内的发热丝以及填充于该发热管体与该发热丝之间的绝缘填充体,接线端子结构还包括导电的引出部件、导电的接线部件和绝缘防水组件,引出部件第一端插入发热管体内的绝缘填充体内,且与发热丝末端导电连接,引出部件第二端从发热管体末端伸出;接线部件第一端与引出部件第二端导电连接,接线部件第二端与连接导线端部导电连接;绝缘防水组件包覆在接线部件与引出部件和连接导线连接处的外部,并且固定在发热管体末端。本发明的接线端子结构防电、防水效果好,且结构简单,并且实现了连接导线温度的可控。

    一种分离式油路的油汀组件及电暖器

    公开(公告)号:CN11119779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010118563.6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式油路的油汀组件,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腔中的储油组件和设置在储油组件中的发热组件;所述储油组件包括储油管和安装有发热组件的油缸,所述油缸外侧壁贯通连接有多个储油管,从而将储油管从油缸内部独立出来。还公开了一种电暖器,包括上述的分离式油路的油汀组件。本设计主要解决了传统油汀油路与汀片混合在一起的无法分离的问题,通过将储油组件中的储油管独立出来,大大节省了油汀的体积空间,同时,能更加随意的布局油路结构走向,从而达到布局汀体内部热量分布的目的。

    一种油汀散热片及电热油汀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293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41531.5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汀散热片及电热油汀,所述油汀散热片包括制热组件及加湿组件;所述油汀散热片内设置有上油腔、油路、下油腔,所述上油腔通过所述油路与所述下油腔连通,所述制热组件由所述上油腔、所述油路、所述下油腔及加热装置组成,所述加热装置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下油腔内;所述油汀散热片内设置有储水腔及水路,所述油汀散热片的上端设置有注水口,所述储水腔通过所述水路与所述注水口连通,所述加湿组件由所述储水腔、所述水路及所述注水口组成。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油汀散热片为一体式储水结构,能有效增加制热组件与加湿组件的热交换面积,提高加湿效率,降低制作成本。

    散热片结构及电热油汀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4264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709871.4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散热片结构及电热油汀,散热片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散热片组件和多个第二散热片组件,第一散热片组件与第二散热片组件内部设有油路通道,第一散热片组件与第二散热片组件交替叠设,第一散热片组件与第二散热片组件之间的空隙形成空气交换区,且第一散热片组件或者第二散热片组件的边缘设有一圈导热翅片。本发明通过间隔设置导热翅片的设计增大了空气交换区,确保了散热结构均匀的温度分布,减少了表面过热点的形成。温度较高的第一散热片组件由于没有散热翅片,可以充分提高表面温度,从而可以提升热源温度,而且第一散热片组件夹设在两个具有散热翅片的第二散热片组件之间,处于非可触及区域,降低了用户烫伤的风险。

    一种取暖器
    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3759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1811025713.8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暖器。包括散热结构、加湿结构和阻隔件;散热结构包括若干串接的散热片;加湿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加湿片,所述加湿结构具有向所述加湿片的内腔注水的入水口,且所述加湿结构通过所述加湿片与所述散热片串接连接在所述散热结构上;阻隔件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加湿片之间,阻隔所述散热片的内腔与所述加湿片的内腔连通。本发明的取暖器具有结构简单,加湿效果好,且加湿结构不容易丢失的优点。

    一种用于电热器的智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316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1487243.9

    申请日:2021-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热器的智能控制方法,根据电热器未启动之前所处环境温度控制电热器进入不同模式进行运行:当电热器未启动之前所处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环境温度阈值T0时,进入安规模式;当电热器未启动之前所处环境温度小于环境温度阈值T0时,进入舒适模式;在安规模式下,电热器进行自加热直至电热器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T1时降低加热功率;在舒适模式下,电热器进行自加热直至电热器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T2时降低加热功率;其中,第二温度阈值T2大于第一温度阈值T1。本发明在满足安全规定的条件下,实现加热的智能控制,提高用户舒适性体验。

    一种取暖器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3759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811025050.X

    申请日:2018-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暖器。包括散热结构和加湿结构:散热结构包括若干串接的散热片;加湿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中间片,所述中间片上至少具有一个用于与相邻散热片或中间片串联的连接包,且每个所述连接包内设有阻隔件,将所述连接包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散热结构串接在所述中间片的一侧,且与所述中间片相邻的散热片的内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通,所述中间片上开设有向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注水的入水口。本发明的取暖器具有结构简单,加湿效果好,且加湿结构不容易丢失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