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集成式冷站及集成式冷站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45828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506967.X

    申请日:2019-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集成式冷站及集成式冷站的控制方法,集成式冷站包括:制冷主机,用于形成冷量;蓄冷装置,蓄冷装置包括制冷回路和载冷剂回路,载冷剂回路与制冷主机连通,制冷回路与空调系统末端连通;其中,载冷剂回路中的载冷剂在制冷主机中承载冷量后流向蓄冷装置,制冷回路中的冷冻水吸收载冷剂承载的冷量,并输送至空调系统末端制冷。如此,可在蓄冷装置中存储由载冷剂带入的冷量,并可利用蓄冷装置中存储的冷量对空调系统末端制冷。例如,在低电价时(用电低峰期)制冷并蓄冷,在高电价时(用电高峰期)不需要制冷、直接用存储的冷量供冷,以平均电网的电力负荷,节省电费,降低用电成本。

    离心式高温热泵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60231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710697592.0

    申请日:2015-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式高温热泵,包括多级压缩机,驱动装置和N个汽水换热器;多级压缩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转动轴和固定在转动轴上的N个叶轮;壳体分为N段,每段壳体内都设置有一个叶轮,每段壳体和位于每段壳体内的叶轮构成多级压缩机的一级;转动轴穿过所述壳体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多级压缩机的每一级都对应一个汽水换热器,并与对应的汽水换热器连通;N个汽水换热器之间依次连通;N≥3,且为整数。其实现了对一次水的梯级加热,使传热过程更加匹配,换热效率更加高效,仅在汽水换热器中进行冷凝换热,换热过程少,热量损失少,有效提高高温热泵的能效比。且其直接对发电后的乏气进行压缩,充分利用蒸气发电后的余热,节约环保。

    一种机房的控制系统、方法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24009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918136.9

    申请日:2018-08-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房的控制系统、方法和设备,其中该系统包括:5G信号转换模块、远程终端服务器;5G信号转换模块,用于将机房中的设备发出的信号转换为5G通讯信号,并将5G通讯信号发送到远程终端服务器;远程终端服务器,用于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终端可显示的数据。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传统自控网络中的下控设备均是单一的设备与设备之间进行信号进行传输需要线缆通讯的问题。

    集成冷冻站及其控制方法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5504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167212.3

    申请日:2018-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D13/00 F25D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冷冻站及集成冷冻站控制方法,所述集成冷冻站包括冷凝器及冷却塔,所述冷却塔与所述冷凝器连通,并为所述冷凝器提供第一冷却水;所述集成冷冻站还包括外界冷却水源,所述外界冷却水源与所述冷凝器连通,并为所述冷凝器提供第二冷却水。冷却塔提供的第一冷却水与外界冷却水源提供的第二冷却水一起为冷凝器降温,通过外界冷却水源分担冷却塔的负荷,冷却塔分担的负荷减小时,相应地可以减少冷却塔的容量及重量,降低了集成冷冻站的安装难度。

    集成冷冻站及空调系统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1883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354764.9

    申请日:2018-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冷冻站及空调系统。根据本发明的集成冷冻站包括安装箱体,安装箱体具有开口,安装箱体上设置有封闭或打开开口的开口控制部,开口控制部包括至少两组门,各组门均包括:门梁,门梁可移动地设置在安装箱体上;门板,门板可拆卸地连接在门梁上,并相对门梁可转动,各门梁上连接有两个门板。该集成冷冻站可以使维修和安装更加方便。

    吸收式机组用筒及吸收式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0527685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510789622.1

    申请日:2015-1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式机组用筒及吸收式机组,其中吸收式机组用筒包括筒体和隔热板(5),所述隔热板(5)设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用于将所述筒体内部分隔为并排布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本发明通过在筒体的内壁上设置隔热板,将筒体内部分隔为并排布置的两个腔室,这样可以将蒸发器和吸收器(或冷凝器和发生器)分别设置在两个腔室内。由于蒸发器和吸收器并排布置,所以相对于上下筒布置的结构,有效地降低了筒体高度,减小了占地面积,且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另外,隔热板可以单独制造,然后再安装到筒体上即可,筒体制造时无需增设相应的分隔结构,因此大大降低了筒体的制造难度,简化了加工工艺,节约了工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吸收式热泵型换热机组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48325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510200689.7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式热泵型换热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第一水‑水换热器和水路系统,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冷凝器、吸收器和蒸发器;所述水路系统包括一次侧水路和二次侧水路,一次侧水路采用逐级顺序串接的方式,一次侧水路依次经过发生器和第一水‑水换热器后返回集中供热热源,或一次侧水路依次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和蒸发器后返回所述集中供热热源;二次侧水路包括并联的两路,其中一路依次经过吸收器和冷凝器后返回热用户,另一路经过第一水‑水换热器后返回所述热用户。本发明的吸收式热泵型换热机组,一次侧热水阻力大大降低,发生器和蒸发器管内流速增加,提高了换热系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