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8002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30738.X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1 , F24F1/0057 , F24F11/79 , F24F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风组件、空调器及导风组件的控制方法,其中,导风组件,安装在空调器的机体上,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板,安装在空调器的出风口处,导风板绕预定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第一限位部,设置在导风板的闭合端面上;第二限位部,设置在空调器的面板上,第二限位部包括承托端面,第一限位部的至少部分抵接在承托端面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导风板与空调面板之间存在较大缝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4365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57692.4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07 , F24F13/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内机、空调器,包括电机压板、导线、第一导流件和集水部,所述第一导流件设置在所述电机压板上,所述电机压板与所述第一导流件的相接处形成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件位于所述导线的下方,以使所述导线上产生的冷凝水落在所述第一导流件上,并沿所述导流槽流入所述集水部中。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空调内机、空调器,能够对电器盒凸出线槽内的导线上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导流、收集,防止导线上产生的冷凝水引发的空调电气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55971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413592.0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CN)
IPC: F24F7/007 , F24F1/0035 , F24F11/64 , F24F11/77 , F24F13/06 , F24F13/20 , F24F13/24 , F24F110/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新风装置包括新风壳体,新风壳体具有风道,风道具有出风段,出风段的第一端与新风装置的风机的风机出口相连通,出风段的第二端形成用于送新风的出风口,新风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分割部,设置在出风段内,以将出风段分割为至少两个出风通道,各个出风通道分别与风机出口和出风口相连通,以使风机出口流出的新风分别流经至少两个出风通道后由出风口排出。本发明的新风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新风装置的噪声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8860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417281.5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07 , F24F1/0022 , F24F1/0025 , F24F1/0033 , F24F1/0057 , F24F1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双轴电机、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其中,双轴电机包括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所述在第一输出轴与第一风叶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机构,所述第二输出轴与第二风叶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均包括结合状态和分离状态,当第一传动机构处于结合状态时,所述双轴电机转动驱动第一风叶转动;当第二传动机构处于结合状态时,所述双轴电机转动驱动第二风叶转动;以解决具有新风功能的挂壁式空调体积较大,不利于安装和推广,双电机工作耗能高,噪音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和空调器。
-
公开(公告)号:CN11294457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0252331.4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1/30 , F24F11/64 , F24F11/70 , F24F11/61 , F24F13/24 , F24F130/40 , F24F1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处理器。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空调执行控制指令时发生异响振动的加速度值;确定控制指令对应的加速度阈值;依据加速度值与加速度阈值,控制空调执行控制指令时的运行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在运行时容易产生结构件异响,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0780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276392.4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24F13/14 , F24F13/02 , F24F13/10 , F24F11/7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系统,该空调包括:壳体;风机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导风板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蒸发组件位于所述风机一侧的所述容纳空间内;阻隔组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阻隔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进风风道与第一出风风道连通,在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进风风道与第二出风风道连通,其中,所述进风风道为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风机之间的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出风风道为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风机之间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出风风道为所述第二导风板和所述风机之间的所述容纳空间。上述空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风舒适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8340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70596.3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93 , F24F13/20 , F24F11/64 , F24F11/61 , F24F11/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壳体结构,壳体结构的腔体内具有风道;辅热机构,设置在壳体结构的腔体内,辅热机构包括活动部和可活动设置在活动部上的电加热部,活动部具有工作位置和避让位置;活动部处于工作位置的情况下,活动部和电加热部覆盖风道的出口;活动部处于避让位置的情况下,活动部和电加热部避让风道的出口。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需要制热时,活动部和电加热部覆盖住风道的整个出口,提高了换热量,从而提高了制热效果,在不需要制热时,活动部和电加热部避开出口,这样不会产生风阻,不存在影响制冷时正常出风的问题,因此该辅热机构的尺寸可以做的比较大,发热量大,这样也提高了空调器的制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15453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69927.7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1 , F24F1/0057 , F24F11/65 , F24F11/79 , F24F11/80 , F24F13/14 , F24F110/10 , F24F12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风组件、空调器及控制方法。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框,导风框包括外导风板和安装框架,外导风板与安装框架连接在一起围成气流通道;内导风组件,设置在气流通道内可转动地与安装框架连接;第一驱动机构,与安装框架驱动连接,用于驱动导风框转动;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框架上与内导风组件驱动连接;内导风组件包括多个出风单元,每一个出风单元对应至少一个送风区域;每一个出风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内导风板;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多个第二驱动电机,每一个第二驱动电机对应的驱动一个出风单元,以使每一个出风单元可相对安装框架独立转动。本发明能够实现分区域送风,并增大了送风范围,提高舒适度。
-
公开(公告)号:CN216203762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590318.8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1 , F24F1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底壳;面板体,面板体与底壳连接,面板体具有出风口;面板,面板与面板体连接;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设置于出风口处,第一导风板具有第一关闭位置和第一打开位置;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设置于出风口处,第二导风板具有第二关闭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通过设置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相配合,当第一导风板位于第一关闭位置时,第二导风板可以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或第二关闭位置,当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打开位置时,室内机实现向上吹风,当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二关闭位置时,封闭出风口,防止外部落灰。通过这样设置,避免了冷风对人直吹,提升了室内机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412165U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21673583.6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壳体结构,壳体结构具有出风口;扫风组件,设置在出风口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连接部和驱动部,驱动部和连接部连接,以驱动连接部移动,连接部具有连接位置和分离位置;连接部处于连接位置的情况下,连接部将扫风组件和壳体结构连接;连接部处于分离位置的情况下,扫风组件和壳体结构解除连接。采用该方案,在需要拆卸扫风组件时,通过驱动部驱动连接部移动,使连接部移动到分离位置,便实现了扫风组件和壳体结构的分离,然后便可将扫风组件拿取下来,这样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拆卸,操作方便,而且该方案不需要提前拆卸面板等部件,拆卸效率也较人工拆卸更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