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5993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31395.4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C04B2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纤维状矿物混合材的放射性废树脂固化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固化体中的矿物混合材附着于树脂颗粒上,树脂与固化体间的孔隙被矿物混合材填充,固化体使用如下方法制备:第一步骤:放射性废树脂预处理:将一定质量比例组份的纤维状矿物混合材与碱性调配剂、放射性废树脂放入搅拌容器内,得到放射性废树脂渣料;本发明中的纤维状矿物混合材为不同长度的玄武岩纤维,通过不同步骤的掺入,获得含有纤维状矿物混合材的放射性废树脂固化体,纤维状矿物混合材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辐照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放射性废树脂固化体制备过程中添加纤维状矿物混合材,可大幅度提高固化体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060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56007.0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01J20/12 , B01J20/28 , B01J20/32 , C02F1/28 , C02F101/14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沉降的除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该快速沉降除氟剂外观呈类球形颗粒或者规整球状颗粒,球形度0.6~1,内部为实心结构,无表面与内部连通的复杂孔道,粒径50μm~800μm,小粒径有助于强化扩散特性,密度1.5~2.3g/cm3,受流体浮力影响小,在相同粒径区间内更有利于减小绕流阻力,因而可借助重力沉降非常容易地与水分离,沉降时间仅为2~5s,克服了粉末除氟剂难以分离的实际应用缺陷。同时,该除氟剂的制备方法简单,通过分散‑悬浮‑固化过程中材料配比和参数优化,使得地质聚合物微球载体粒径、球形度、密度符合分离要求,具备一定机械强度,不易破损,且无机活性功能组分稳定不脱落,耐久性高,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和商品化,具有运行成本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42033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64529.2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获得高稳定性废物包的放射性废树脂处理方法,其包括制备树脂分解液、制备固化剂、分装混合浆料和制备废物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放射性树脂颗粒浸泡在氧化剂和催化剂的混合溶液中,得到不包含有机颗粒的树脂分解液;将无机胶凝组分按比例混均制备得到固化剂;将树脂分解液和固化剂按配方比例混合,利用搅拌器先低速再高速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料,将混合浆料分装注入容器中并去除大气泡;将分装了混合浆料的容器静置在一定的温度和温度下,等待其完全凝结后,向容器中注入封盖浆料,在封盖浆料完全凝结后,得到放射性废物包。本发明具有废物包不受树脂颗粒溶胀危害、性质稳定的优点,也能用于放射性树脂处理线的大规模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052543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811056351.9
申请日:2018-09-1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C02F1/28 , B01D15/08 , C02F101/20
Abstract: 一种回收废水中贵金属银的方法,其主要是向多巴胺盐酸盐加入大孔阳离子树脂,经过H2O2/硫酸铜氧化聚合反应,0.5‑1小时内即可获得聚多巴胺涂层为10‑50nm的复合树脂,将聚多巴胺复合树脂装填在吸附柱内,当含银废水顺流通过装填有吸附材料的固定床柱吸附装置,借助载体荷电特性与多巴胺原位还原协同效应,可实现水中银离子的同步还原回收。本发明处理能力强,回收效率高,环保效益明显,经聚多巴胺复合树脂处理后,出水中银离子浓度能够低于0.1mg/L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328950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738015.8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01D69/12 , B01D71/74 , B01D67/00 , C02F1/44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淀粉样蛋白纤维氧化铁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和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尾水中磷酸盐的净化方法。本发明以亚10nm氧化铁淀粉样纤维复合吸附材料,天然硅藻土为担载层,通过真空抽滤的方法制备出的复合淀粉样纤维膜。含磷污染水温度控制在5℃~55℃,pH控制在3~10范围内,P(Ⅴ)=2‑50mg/L;以0.1‑5L/h流速顺流通过上述复合膜,当受磷离子污染,水中含有大量的NO3‑、SO42‑、CI‑等常规阴离子竞争时,经本发明吸附材料处理后,出水含磷量能降低到安全标准以下(GB8978‑2002,P
-
公开(公告)号:CN10823123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810009217.7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21F9/30
Abstract: 一种间接电化学氧化处理放射性废树脂的方法,其主要包括:(1)用质子交换膜将间接电化学反应器的阴阳极室隔开,插入铂电极作为阴阳电极;(2)阳极室内加入HNO3和Ce化合物的混合溶液,阴极室中加入HNO3溶液;(3)将放射性废树脂置于阳极室内,接通连接阴阳极的直流稳压电源,处理时间为2~4h、电流密度为50‑500mA/cm2;(4)处理结束后,将阳极室内剩余的树脂过滤分离,烘干;在不更换阳极液和阴极液的情况下,能够处理4~8批次放射性废树脂。本发明可将固态树脂颗粒分解为液相小分子有机物,处理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不产生二次污染;并可大幅减轻树脂后期固化时的溶胀现象,提高废物在固化体中的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108172317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810005324.2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21F9/30
Abstract: 一种电化学氧化分解放射性废树脂的方法,其主要包括:(1)用质子交换膜将间接电化学反应器的阴阳极室隔开,插入铂电极作为阴阳电极;(2)阳极室内加入HNO3和Ag及Ce化合物的混合溶液,阴极室中加入HNO3溶液;(3)将放射性废树脂置于阳极室内,接通连接阴阳极的电源,温度为20~40℃,电流密度为100~300mA/cm2,处理2~3h;(4)将阳极室内剩余的树脂过滤分离,烘干;在不更换阴阳极液的情况下,能够处理4~8批次废树脂。本发明降低处理过程中所需的酸浓度、提高电流效率、降解处理成本;反应条件温和,不产生二次污染;树脂颗粒有机骨架被分解后避免了固化处理时的溶胀及辐解产生燃爆气体的问题,保证了废物最终处置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9236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711083135.9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C02F1/42 , B01J39/05 , B01J39/20 , C08J7/06 , C02F101/20
Abstract: 一种磷酸钛纳米花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是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将其溶解于有机醇中,同时加入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在温度40‑60℃,反应5‑12h,而后加入磷酸溶液,反应5‑20h,在树脂外表面形成三维层状磷酸钛纳米花,其纳米磷酸钛担载量质量分数为5.8‑26.3%;使用上述磷酸钛纳米花涂层材料去除水中微量重金属离子的方法主要是将受重金属污染水温度控制在5~55℃,浓度为0.1‑50mg/L,pH为3~7内,以10~50BV/h流速顺流通过装填有复合材料的固定床柱吸附装置,将受重金属污染水高效净化,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本发明能够解决纳米粒子堵塞所产生的传质和利用率问题、实现含重金属水体的深度净化和安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11161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19646.5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水中铬的磁性多孔生物炭的制备和使用方法,以Fe(III)为磁性前驱物,通过浸渍负载后慢速热解及原位炭还原的方法,将卤虫卵壳制备成为磁性多孔生物炭,可用于去除水中的Cr(VI)和Cr(III),使用时,将生物炭投放于含铬水中,一定时间后磁性分离或静置沉淀分离吸附剂,完成铬去除,本发明在水中常见阴离子共存时,仍可获得较高的铬去除率,同时能够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17231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05324.2
申请日:2018-01-03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21F9/30
Abstract: 一种电化学氧化分解放射性废树脂的方法,其主要包括:(1)用质子交换膜将间接电化学反应器的阴阳极室隔开,插入铂电极作为阴阳电极;(2)阳极室内加入HNO3和Ag及Ce化合物的混合溶液,阴极室中加入HNO3溶液;(3)将放射性废树脂置于阳极室内,接通连接阴阳极的电源,温度为20~40℃,电流密度为100~300mA/cm2,处理2~3h;(4)将阳极室内剩余的树脂过滤分离,烘干;在不更换阴阳极液的情况下,能够处理4~8批次废树脂。本发明降低处理过程中所需的酸浓度、提高电流效率、降解处理成本;反应条件温和,不产生二次污染;树脂颗粒有机骨架被分解后避免了固化处理时的溶胀及辐解产生燃爆气体的问题,保证了废物最终处置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