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动超低频角振动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3518013U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23066972.0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被动超低频角振动控制系统,包括安装框架和上盖板,安装框架底板的中间区域固定有多个垂向抗冲器,底板的四周对称固定有横向抗冲器,底板的长、宽度方向及角部分别固定有准零刚度支撑器,垂向抗冲器和准零刚度支撑器的上端均固定于上盖板上,上盖板和安装框架之间有高度方向的间距。准零刚度支撑器提供大静刚度来支撑设备自重,准零刚度支撑器引入凸轮‑凸环和片簧负刚度机构抵消碟簧的正刚度,实现准零刚度特性和超低频角振动控制;垂向抗冲器在振动幅值超过设计阈值时起垂向、俯仰角及滚转角方向的限位和抗冲作用;横向抗冲器分别沿安装框架的纵向和横向布置,可实现横向、纵向以及姿态角方向上的抗冲保护。

    屈曲梁准零刚度隔振器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774735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20004436.9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屈曲梁准零刚度隔振器,属于振动控制领域,其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的顶板,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所述底板和顶板的正刚度机构和负刚度机构,所述负刚度机构包括两交叉设置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设置有两相对设置的屈曲梁,所述两屈曲梁的中部朝外弯曲设置,所述屈曲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通过转轴分别枢接于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和底板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在振动幅值很小的情况表现出良好的隔振性能,能适用于隔离微幅低频振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高龄老人运动健身器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031756U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20309129.4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龄老人运动健身器,包括立柱、横梁、悬挂绳与铃铛,所述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的顶端连接,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立柱的方向延伸,所述悬挂绳的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铃铛与所述悬挂绳的另一端连接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拉扯所述悬挂绳下垂。该高龄老人运动健身器,正常使用时将立柱放置于支撑面(地面或者其他平面)上,高龄老人坐在轮椅或者凳子上,用脚尖或者脚背面踢铃铛,或者用脚底板面踹铃铛,因此高龄老人可以在采用坐姿时完成踢铃铛或者踹铃铛的动作,运动强度较小;且当高龄老人在踢铃铛或者踹铃铛时,铃铛可以发出愉悦的响声,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一种准零刚度隔振器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41365U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20008107.6

    申请日:2014-01-0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准零刚度隔振器,利用四个水平弹簧以及一个竖直弹簧提供恢复力,利用滚轮-凸轮装置连接水平移动装置与竖直移动装置,组成一个非线性几何机构;通过合理设计竖直弹簧和水平弹簧的刚度系数,及调节水平弹簧的压缩量,使系统在静平衡位置处的刚度为零,从而实现低频或超低频隔振。该隔振器具有大静刚度小动刚度特征,动静刚度比很低,不仅可实现低频隔振,还可承受较大的设备重量,且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易于实现工程化。

    一种针对基础激励的低频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202520846U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20116837.9

    申请日:2012-03-2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针对基础激励的低频隔振器,该隔振器利用四个倾斜线性弹簧以及一个垂直线性弹簧提供恢复力,组成一个非线性几何结构;合理设计垂直弹簧和倾斜弹簧的刚度系数及系统的几何参数,使得系统的几何参数与弹簧的刚度满足一定的关系,从而使系统在静平衡位置处的刚度为零,达到系统动态小刚度的目的,实现低频或超低频隔振,该隔振器仅由线弹簧构成,所以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实现工程化。

    一种多级准零刚度隔振器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952262U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23330255.3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准零刚度隔振器,包括底框体和顶盖,所述顶盖水平设置于底框体的顶部,所述底框体的内底部中心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顶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安装板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板,所述顶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安装板对应的负刚度机构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边缘通过多个弧形钢丝绳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弧形钢丝绳与由永磁铁构成的负刚度机构并联组合,弧形钢丝绳支撑被隔振设备的质量,负刚度机构抵消弧形钢丝绳的刚度值,实现准零刚度特性。同时,隔振器通过多组负刚度基本模块的设置,使隔振器的准零刚度位置可以随着负载的变化,进行同步变化,从而有效提升了准零刚度隔振器在变负载工况下的隔振效果。

    用于低频吸振和能量收集的两用准零刚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447350U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22969990.8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低频吸振和能量收集的两用准零刚度装置,该装置包括准零刚度构件、铜制线圈、缓冲座、基座,所述准零刚度构件包括磁力弹簧、正刚度平面螺旋弹簧、安装座,其中正刚度平面螺旋弹簧安装座上,磁力弹簧固定在正刚度平面螺旋弹簧上,所述安装座位于缓冲座上,该缓冲座位于基座上,铜制线圈安装在基座中。本实用新型吸振器一体化成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便于安装。

    一种紧凑型超低频非线性准零刚度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210510072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131207.7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紧凑型超低频非线性准零刚度隔振器,包括隔振载体、螺杆、螺母、内磁环、波形弹簧、下部滑块、外磁环和上部滑块,隔振载体包括外筒和其内腔中共轴向中心的内筒,螺杆连接于外筒的轴向中心,螺母夹持内磁环连接于螺杆上,波形弹簧置于内筒和外筒之间环形区域的底部,下部滑块、外磁环和上部滑块依次可滑动的套接于隔振载体上对应波形弹簧的上方,内磁环和外磁环均轴向通磁。波形弹簧提供正刚度,且可比一般的螺旋弹簧节省50%的空间。当上部滑块受到轴向力作用时,外磁环相对于内磁环产生相对位移,内、外磁环形成负刚度机构。通过隔振载体和波形弹簧的配套使隔振器形成紧凑型结构,可应用于安装空间制约的应用场合。

    一种可多方向隔振的准零刚度低频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210510071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130451.1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多方向隔振的准零刚度低频隔振器,包括隔振载体、非线性弹性支撑体、承重滑块、欧拉梁、质量块、内磁块和外磁块,非线性弹性支撑体的下端固定于隔振载体的内腔底部,承重滑块固定于非线性弹性支撑体上端的中心位置,其内嵌装有内磁块,质量块固定于承重滑块的上端中心位置,欧拉梁对称连接于沉重滑块和隔振载体之间,外磁块对称嵌装于隔振载体外壁的对应内磁块位置;内磁块和外磁块均沿水平方向通磁,且内磁铁和外磁铁之间产生排斥力。欧拉梁受挤压产生水平正刚度,内磁块和外磁块之间的排斥力为相应的水平负刚度;欧拉梁竖向受压产生竖向负刚度,并入非线性弹性支撑体产生的竖向正刚度,实现竖向准零刚度特性。

    可调式超低频准零刚度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209604476U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20267062.7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超低频准零刚度隔振器,属于隔振器领域,其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第一圆筒,第一圆筒呈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圆筒状,第一圆筒的上端水平设置,用以承载被隔振设备,第一圆筒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负刚度机构,负刚度机构的数量大于两个,负刚度机构的一端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安装于水平固定设置于外壳的内壁上的第二连接杆上,第二连接杆朝向第一圆筒的中心轴设置,且负刚度机构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一圆筒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圆筒和负刚度机构铰接,第一圆筒内设置有正弹簧,正弹簧的上端与第一圆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正弹簧的下端通过升降装置与外壳的底部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宽的零刚度范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