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纤维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6788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0828750.1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纤维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纤维复合气凝胶具有多级孔结构以及细的纳米纤维,可以提供较多的吸附位点,能够有效吸附含油废水中的有机物,提高了复合气凝胶的油水分离性能和吸附性能;利用定向冷冻获得大孔取向结构过程中,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倾向于集中分布在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节点处,在复合气凝胶受到外界压力时,应力首先集中于节点处,有效缓解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受力破碎,使得复合气凝胶具有优异的回弹性,同时赋予复合气凝胶优异的疏水性和循环使用性;微胶囊的包覆在纳米纤维上,形成可重入的空腔结构更有利于气凝胶被液体预润湿后形成稳定的液膜,达到介稳状态,从而有望实现液下双超疏。

    一种钛酸钠木质素衍生碳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2419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28754.X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酸钠木质素衍生碳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钛酸钠纳米管、木质素加入至水中,搅拌,得到分散液;将分散液冷冻干燥后,得到钛酸钠木质素复合气凝胶;将钛酸钠木质素复合气凝胶经高温碳化处理,即得钛酸钠木质素衍生碳复合气凝胶;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钛酸钠木质素衍生碳复合气凝胶,钛酸钠纳米管在木质素的包裹下,形成一个互相连通的网络结构,且在冷冻干燥的辅助下形成疏松多孔的结构,使电极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利于吸附的介孔结构;本发明制备的钛酸钠木质素衍生碳复合气凝胶,能够有效的进行离子的吸附,在电容去离子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制备电容去离子电极。

    一种纳米纤维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99931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0227958.3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纤维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将水溶性聚酰胺酸纳米纤维与预氧化聚丙烯腈纳米纤维、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和水混合后冷冻,获得大孔取向结构,在亚酰胺化处理过程中气凝胶的孔结构收缩较小,使得聚丙烯腈/聚酰亚胺‑二氧化硅大孔取向纳米纤维复合气凝胶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显著减少油水混合液通过路径,从而提高气凝胶的油通量;经定向冷冻和酰胺化处理后,水溶性聚酰胺酸纳米纤维变成聚酰亚胺,其作为粘结剂和交联剂使得二氧化硅均匀分布在纤维上,增加了纤维表面粗糙度并获得可重入结构,使分离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油膜或水膜。该气凝胶既可以(56)对比文件Xiaohui Ge et. al.Rational design ofpolymer nanofiber aerogels with alignedmicrometer-sized porous structures andtheir high separation performance.《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2023,第38卷1-8.

    一种生物基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基于RAFT聚合的制备方法和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8462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44638.1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基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大分子RAFT试剂溶解于水后加入到反应瓶中,再加入第一段单体苯乙烯、水溶性引发剂A,保温搅拌反应1~2h后,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继续反应5~10h;接着加入第二段单体月桂烯或月桂烯和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共混物、水溶性引发剂B,继续反应10~20h;再加入第三段单体苯乙烯、水溶性引发剂C,继续反应5~10h,得到稳定的乳液;将所述乳液在CaCl2水溶液中破乳絮凝出生胶,将生胶经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所述生物基热塑性弹性体。所述生物基热塑性弹性体分子结构高度可控,分子量分布窄,适用范围广,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性能。

    银纳米线-木质素衍生碳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6362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317454.2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纳米线‑木质素衍生碳复合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银纳米线‑木质素衍生碳复合气凝胶,银纳米线均匀的分散,银纳米线在木质素的包裹下,形成一个互相连通的网络结构,且形成多孔结构,使电极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利于吸附的介孔结构。具体的,本发明利用快速冷冻的方法,将银纳米线包裹在木质素中,避免了银纳米线的团聚,木质素特有的粘结性、分散性、螯合性将银纳米线均匀的分散,并且形成一个互相连通的网络结构,通过冷冻干燥的方式去除溶剂,有益于得到疏松多孔的介孔结构,可以得到更多的活性位点,能够有效的进行离子的吸附,在电容去离子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铝原子掺杂PEG基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537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33926.X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铝原子掺杂PEG基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铝原子掺杂PEG基聚合物电解质,将锂盐分散在铝原子掺杂PEG基聚合物中,本发明的铝原子掺杂PEG基聚合物含有大量侧链,使得锂离子的传导不仅可以通过主链,也可以通过侧链。而且,由于侧链更自由,对电解质的锂离子电导率的贡献更大。同时,铝原子掺杂PEG基聚合物主链中进行了铝原子掺杂,其为sp2杂化,有一个空的p轨道,可以吸附并固定锂盐中的阴离子:一方面促进了锂盐的解离,减少锂盐离子对的聚集,提高了电解质的锂离子电导率;另一方面,抑制阴离子的移动,提高电解质的锂离子迁移数。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70448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067333.6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抗氧剂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得到抗氧剂含量不同的多种混合粉料;将所述多种混合粉料按照抗氧剂含量层叠后依次进行模压成型、辐照交联和退火处理,得到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所述层叠后层材料以中心层为中心对称排列;所述层叠后各层材料中抗氧剂的含量以中心层为基准向外递增。本发明将不同抗氧剂浓度的混合粉料按照抗氧剂浓度由内往外递增的方式进行层叠,保证辐照过程中不同样品深度的抗氧化剂含量和辐照剂量的比例保持恒定,得到交联密度均匀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材。

    一种衣康酸酯生物基耐热油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2065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810780308.0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衣康酸酯生物基耐热油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弹性体技术领域。衣康酸酯生物基工程生胶和硫化剂;衣康酸酯生物工程生胶采用至少如下单体制备:(A)衣康酸酯单体:R1、R2为氢原子或C1‑10的烷基,R1、R2相同或者不同。(B)调节玻璃转化温度的单体,衣康酸二正戊酯,衣康酸二正己酯,衣康酸二正庚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甲氧乙酯、丙烯酸乙氧乙酯、丙烯酸烷氧醚酯等。(C)交联点单体可以为是含活性氯的乙烯基单体,含有环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或含羧基的乙烯基单体中的一种或两种。具有高分子量,低玻璃转化温度,高综合力学性能,高耐高温油性能,兼顾耐低温性能。

    一种提高扫描电镜用X射线能谱仪空间分辨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410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14065.9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扫描电镜用X射线能谱仪空间分辨率的方法。取颗粒或纤维状样品掺入到包埋剂及其固化剂中,搅拌,倒入硅胶模具,固化,待其冷却后即可脱模取出;切割厚度为10~500nm的样品薄片,然后转移至铜网上;将载有样品薄片的铜网固定在铜网支架上,所述铜网支架与铜网边沿接触固定;将晶体探测器推至电镜的物镜极靴附近使立体角增大至0.01~0.05sr,调整相关参数,然后进行能谱测试。本发明对样品厚度的适当减薄、各类测试参数恰当设置以及其他处理措施的协同作用下才能最终极大的提高X射线能谱测试中的空间分辨率,为准确的实验测试结果提供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