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棒粘接强度检测仪

    公开(公告)号:CN11370228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111049896.9

    申请日:2021-0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滤棒粘接强度检测仪。该滤棒粘接强度检测仪包括移动平台、检测装置、料斗和夹钳装置,夹钳装置用以固定从料斗出来的被测滤棒的一端,夹剪模块用以对待测滤棒的另一端进行夹持,移动平台用以驱动检测装置移动以使得被测滤棒被拉扯直至脱落,检测装置用以读取被测滤棒在被拉扯过程中所产生的拉力。通过拉扯被测滤棒,可量化的测出被测滤棒内部的粘接强度,从而便于后续设计、调整滤棒的粘接强度,改善滤棒的粘接性能。

    香烟滤棒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1973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95517.6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香烟滤棒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香烟滤棒类型分类技术领域,包括:利用面阵相机采集待测香烟滤棒的端面类型信息;在同轴光源与点光源组合的目标光源条件下通过线阵相机采集待测香烟滤棒的滤棒表面图像信息以及滤棒内部透光图像信息;利用深度相机采集待测香烟滤棒中内部各目标滤芯的高度信息;基于端面类型信息、滤棒表面图像信息、滤棒内部透光图像信息以及各目标滤芯的高度信息确定三维模型参数,基于三维模型参数构建出待测香烟滤棒的三维滤棒模型,获取待测香烟滤棒的类别。通过构建出香烟滤棒的三维滤棒模型,根据该三维滤棒模型简单、明了的确定香烟滤棒的类别,提升了特色香烟滤棒的质量控制能力。

    一种滤棒检测分类装置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3953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0547307.8

    申请日:2022-05-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滤棒检测分类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有通道,且能够带动滤棒在所述通道内沿预设路径移动的滤棒输送组件;布置于所述预设路径侧方,用以对预设路径上滤棒检测的滤棒检测组件;沿所述预设路径方向布置,且位于滤棒检测组件后端能够依据滤棒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分类转运所述滤棒的滤棒分类组件;滤棒输送组件带动滤棒沿通道的预设路径输送移动,滤棒输送组件输送的滤棒移动至检测点时,滤棒检测组件进行滤棒检测,并输出相应的检测结果;滤棒分类组件依据检测结果将滤棒分别转运至不同的功能区,实现滤棒的检测及分类。

    一种能对滤棒端面、表面和横截面扫描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779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56153.8

    申请日:2022-0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香烟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对滤棒端面、表面和横截面扫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滤棒承载滑动结构和依次设置的滤棒端面扫描结构、滤棒表面扫描结构、滤棒横截面扫描结构,滤棒端面扫描结构包括进料部件、第一扫描部件,滤棒表面扫描结构包括第二扫描部件,滤棒横截面扫描结构包括切割部件和置于切割部件远离滤棒表面扫描结构一侧的第三扫描部件,滤棒承载滑动结构包括第一导轨、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的滤棒承载结构,滤棒承载结构用于承接从进料部件掉落的滤棒,第一导轨一端设置于进料部件下方,另一端设置于第三扫描部件处;该装置实现了对滤棒端面、表面以及横截面进行连续性的扫描,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

    一种滤棒检测分类装置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39537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547307.8

    申请日:2022-05-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滤棒检测分类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有通道,且能够带动滤棒在所述通道内沿预设路径移动的滤棒输送组件;布置于所述预设路径侧方,用以对预设路径上滤棒检测的滤棒检测组件;沿所述预设路径方向布置,且位于滤棒检测组件后端能够依据滤棒检测组件的检测结果分类转运所述滤棒的滤棒分类组件;滤棒输送组件带动滤棒沿通道的预设路径输送移动,滤棒输送组件输送的滤棒移动至检测点时,滤棒检测组件进行滤棒检测,并输出相应的检测结果;滤棒分类组件依据检测结果将滤棒分别转运至不同的功能区,实现滤棒的检测及分类。

    一种自清洁耐热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889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62840.X

    申请日:2022-03-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清洁耐热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该陶瓷材料包含11‑38wt%的硅烷单体、8‑22wt%的聚酯和0.8‑30wt%的含氟硅烷;其中,所述硅烷单体与所述聚酯交联固化形成陶瓷基体,所述含氟硅烷键合和/或缔合于所述陶瓷基体的表面。通过将硅烷单体与聚酯作为预聚物,经高温处理后可得到具有纳米量级膜层的陶瓷基体,然后通过气相沉积工艺将含氟硅烷气镀在基体表面,进一步形成具有低表面能的镀层,从而使得所制备的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能;且所形成的镀层与基体表面的纳米膜层存在键合力的作用,使得其不易脱落,自清洁稳定性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