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07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96956.X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工商大学
IPC: G01N33/53 , G01N33/577 , G01N33/543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肉类食品中兽药残留的试剂盒,包括试纸条和检测剂,检测剂包括缓冲溶液和信号探针,信号探针为胶体金标记的抗目标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是兼性离子多肽修饰的;兼性离子多肽是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结合形成的,其具有良好的抗污性能,使得信号探针具有强亲水特性,可在表面形成牢固的水合层,实现抑制基质组分粘附和干扰的效果,不仅能够提升检测过程的稳定性,而且能够消除复杂基质在胶体金表面的非特异性粘附,从而抑制复杂基质对检测过程的干扰;试纸条的检测线包被有目标抗原‑BSA,质控线包被有阳离子聚合物,用该试剂盒检测肉类食品中兽药残留,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检测高效,可用于现场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7551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07525.2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浙江工商大学
IPC: C08J5/18 , C08J3/24 , C08L1/02 , C08L5/02 , C08K3/16 , B01J20/24 , B01J20/28 , B01J20/32 , C02F1/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昆布多糖‑细菌纤维素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昆布多糖与细菌纤维素交联复配使用更有利于吸附风味化合物,制备的昆布多糖‑细菌纤维素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去腥效果且腥味易去除,同时有效避免加工过程中对水产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风味的不良影响。本发明的方法在水产品加工中能够有效地降低腥味,为水产品加工中腥味去除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本发明以天然昆布多糖和细菌纤维素等材料为原料,安全性高且制备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335862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0526387.4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浙江工商大学
IPC: G01N21/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样品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等离子体增强效应的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具有等离子体增强效应的微针贴片以微针贴片为载体,表面负载具有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纳米颗粒。本发明的微针贴片可快速富集固体样品中的待检分析物,并利用其表面负载的纳米颗粒的等离子体效应,增强拉曼检测信号,实现食品中微生物等的快速检测,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时间大大缩短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4115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110499803.6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浙江工商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33/543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甲壳类原肌球蛋白的夹心式传感器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夹心式传感器包括分子印迹微球和核酸适配体探针,所述核酸适配体探针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的夹心式传感器不仅具有传统荧光探针检测的优点,且可特异性识别致敏原,该夹心式传感器将碳量子点的高灵敏的发光性能和核酸适配体高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性能相结合,从而可高效的体外检测甲壳类原肌球蛋白致敏原。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0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293275.5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致敏原检测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流控芯片检测水产品致敏原的方法,包括制作仿生超浸润界面材质的第一载体;制作PDMS材质的第二载体;在第一微流道进口加入与彩色荧光微球孵育的一定浓度的甲壳类原肌球蛋白和一定浓度的鱼类小清蛋白的混合液滴,从第一载体下表面向上照射近红外光,近红外光沿第一微流道方向移动,驱动混合液滴沿第一微流道进入微腔室的薄膜。本发明采用仿生超浸润界面材质的第一载体具有近红外响应能力,通过近红外切换仿生超浸润界面的亲疏水性,改变液滴的附着状态,达到操纵液滴的目的;通过待测样品中目标蛋白与设置有荧光标记的蛋白核酸适配体特异性结合,有效检测出食物中是否含有水产品致敏原。
-
公开(公告)号:CN11637611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56689.0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浙江工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葛根淀粉/蒙脱土抗菌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膜以葛根淀粉为基质,ε‑聚赖氨酸、钠基蒙脱土和甘油为添加剂。制备方法为:在室温下,将葛根淀粉溶解于水中并搅拌,完全溶解后加入ε‑聚赖氨酸和甘油,继续搅拌均匀,然后混合溶液进行糊化,糊化后冷却至室温,加入钠基蒙脱土,搅拌均匀,将溶液倒入干净的模具中,干燥、脱模,得到葛根淀粉抗菌复合膜。本发明的葛根淀粉‑钠基蒙脱土抗菌复合膜水溶性好,不易变形,抑菌性能优良,材料无毒,安全。本发明拓宽了葛根淀粉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908895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294806.2
申请日:2021-11-03
Applicant: 浙江工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流芯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近红外的液滴操控芯片及其制作与操控方法。液滴操控芯片包括相互叠合的第一载体与第二载体,第二载体位于第一载体的上表面;第一载体设有生成区与监测区;生成区包括第一微流道、第二微流道以及微腔室;监测区包括多条平行的第三微流道;第二载体设有与第二微流道进口相对的通孔,第一微流道贯穿微腔室后与第二微流道连接,第一微流道与第二微流道汇合后与每一第三微流道的进口连接;近红外光可操纵液滴在第一微流道、第二微流道以及第三微流道内移动。本发明的第一载体具有近红外响应能力,采用近红外光从第一载体底部照射时,液滴可以沿着微流道进行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01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93275.5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致敏原检测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流控芯片检测水产品致敏原的方法,包括制作仿生超浸润界面材质的第一载体;制作PDMS材质的第二载体;在第一微流道进口加入与彩色荧光微球孵育的一定浓度的甲壳类原肌球蛋白和一定浓度的鱼类小清蛋白的混合液滴,从第一载体下表面向上照射近红外光,近红外光沿第一微流道方向移动,驱动混合液滴沿第一微流道进入微腔室的薄膜。本发明采用仿生超浸润界面材质的第一载体具有近红外响应能力,通过近红外切换仿生超浸润界面的亲疏水性,改变液滴的附着状态,达到操纵液滴的目的;通过待测样品中目标蛋白与设置有荧光标记的蛋白核酸适配体特异性结合,有效检测出食物中是否含有水产品致敏原。
-
公开(公告)号:CN11355210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735292.3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浙江工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胺检测试剂盒,包括相互独立的试剂一、试剂二和试剂三,试剂一为荧光指示剂,试剂二为二胺识别剂,试剂三为缓冲液;试剂盒的使用方法为:将试剂二溶于试剂三得到混合溶液,取适量的试剂一加入至混合溶液中,然后加入待测样品溶液,在目标温度下孵育一定时间后,于紫外激发光下观察其颜色变化并测定荧光强度,以此得到二胺总浓度;利用二胺识别剂与二胺特异性相互作用后的产物对荧光指示剂的影响,以荧光指示剂的荧光强度变化间接反映待测样品溶液中的二胺含量。本发明的试剂盒操作简便,经过简单培训的工作人员即可操作;检测结果可通过在紫外灯下观察颜色判定结果,也可通过荧光光度计进行定量检测;检测稳定、快速、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736833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104756.X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浙江工商大学
IPC: G01N33/573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咖啡环效应的甲壳类精氨酸激酶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基于咖啡环效应的甲壳类精氨酸激酶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纳米金颗粒、核酸探针、甲壳类精氨酸激酶,所述核酸探针为甲壳类精氨酸激酶核酸适配体;所述精氨酸酶核酸适配体。本发明的试剂盒,将核酸探针与纳米金颗粒通过Au-S键紧密连接,利用核酸适配体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互补作用,使得纳米金-核酸适配体探针可特异性识别甲壳类精氨酸激酶。通过蛋白与纳米金之间的作用力,影响纳米金的咖啡环效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和亲和力,可特异性结合甲壳类精氨酸激酶,可用于定量、定性确定食品中甲壳类过敏原的含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