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辅助纳米铁酸盐制备乙二胺四乙酸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44349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44391.4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辅助纳米铁酸盐制备乙二胺四乙酸酐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10毫克~1克可溶性乙二胺四乙酸盐,溶于500毫升~2升去离子水中,得到乙二胺四乙酸盐溶液;2)将0.01克~5克纳米铁酸盐颗粒,加入乙二胺四乙酸盐溶液中,在微波功率为100瓦~3000瓦条件下,微波辐照1分钟~10分钟;产物经离心水洗过滤纳米铁酸盐,得到清液,将清液在60~100℃烘箱中缓慢蒸干得到乙二胺四乙酸酐。本发明制备的乙二胺四乙酸酐可用于合成聚氨酸、水凝胶等高分子化合物,并可对生物吸附剂进行化学改性,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廉,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制备方法。

    一种水热法解聚贝壳制备片状碳酸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4857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31597.9

    申请日:2012-09-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热法解聚贝壳制备片状碳酸钙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贝壳原料清洗,粗粉碎,作为反应原料;2)将质量百分比为0.01~50%步骤1)的反应原料水悬浮液和分离液加入高温反应釜中,在温度范围为120~220℃条件下保温处理0.5~80h,反应完毕后,随炉冷却,得到悬浮液;3)将悬浮液倒至盛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重力分离、过滤、烘干、研磨,得到片状碳酸钙。本发明的优点是操作条件温和,原料来源广,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和能耗小;制备的片状碳酸钙表面活性好,可广泛应用于塑料、造纸、橡胶、涂料、化学建材、医药、食品、饲料、油墨等行业,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种以粘土矿物为原料制备磷酸铝复合结合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24537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110261658.4

    申请日:2011-09-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土矿物为原料制备磷酸铝复合结合剂的方法。它的步骤如下:1)将粘土矿物加水配制成矿浆,加入相当于粘土矿物重量0.1~0.2%的分散剂,搅拌,水力旋流器除沙,用鼓风干燥箱于60~70oC恒温干燥3~6h,得到精制粘土矿物;2)在精制粘土矿物中加入浓度为40~85%的磷酸,搅拌,控制温度为70~120oC,反应时间为0.5~6h,冷却,得磷酸铝复合结合剂基料;3)在磷酸铝复合结合剂基料中加入基料质量分数2%~10%的固化剂,制得磷酸铝复合结合剂。本发明具有原料便宜易得,工艺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制备的产品具有较强的附着力和优异的柔韧性、耐热性、耐水性、耐候性等性能。

    从农业废弃物微波复合制备SiC/羰基铁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4347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152178.4

    申请日:2011-06-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农业废弃物微波复合制备SiC/羰基铁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方法,其核心层为SiC,其上通过微波复合包覆了羰基铁纳米微粒。通过几个简单的步骤:首先将农业废弃物通过热解或酸碱处理成为以SiO2和碳为主要成分的硅碳粉;随后将硅碳粉通过金属热或高温反应得到SiC;最后在产物上通过微波复合技术包覆羰基铁纳米微粒,得到SiC/羰基铁纳米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具有纳米多孔结构以及较高的比表面积,兼具SiC的电损耗特性和羰基铁的磁损耗特性,在吸波材料尤其是轻质吸收剂领域具有潜在的用途。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原材料成本低廉,材料性能优异,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及提升电磁波吸收剂性能的方法。

    一种从天然硅藻制备SiC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03866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34095.X

    申请日:2011-08-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天然硅藻制备SiC的方法。它的步骤如下:1)将100克硅藻充分粉碎,放入400~900度炉中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煅烧15~120min,得到硅藻的热解产物;2)将硅藻的热解产物与2~10克金属还原剂粉末充分混合,放入炉中,隔绝空气或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500~800度煅烧15~120min;3)将步骤2)的产物加入到0.05~1M的非氧化性酸溶液中,浸泡15~120min;经离心分离,水洗,固相烘干后,得到碳化硅粉末。本发明提出的从天然硅藻制备SiC的方法,工艺流程简单,碳化硅合成温度低,原材料成本低廉,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利用海洋天然产物的方法。

    一种聚苯胺包覆的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60407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52193.9

    申请日:2011-06-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胺包覆的复合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三个部分,核心层为碳材料,夹心层为单质铁纳米微粒和氮化铁,包覆层为聚苯胺薄膜。其合成步骤如下:将碳材料充分吸附硝酸铁溶液,通过氢气还原、氨化反应后分别包覆单质铁微粒和氮化铁保护层;最后采用原位聚合技术在产物外层包覆聚苯胺薄膜,得到聚苯胺包覆的复合粉体。该粉体兼具聚苯胺的导电性、抗腐蚀性、化学稳定性以及铁磁性微粒的磁性和催化性能;其原材料来源广泛,工艺流程简单,在电磁波屏蔽与吸收、金属防腐、难降解废水处理、塑胶添加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液态金属和固-液摩擦界面的自驱动、免通道、可扩展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5605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916660.4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和固‑液摩擦界面的自驱动、免通道、可扩展传感器,其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基体层、液体金属诱导层、液态金属层、可插拔基体支架;液体金属诱导层位于基体层上,用于润湿液态金属且用作液态金属的支撑层,并使液态金属沿着液体金属诱导层流动;液体金属诱导层由与液态金属接触角范围为0度到90度的材料制成;液态金属层位于液体金属诱导层上表面。可插拔基体支架布置在基体层上方,其底部插入基体层;可插拔基体支架面向液态金属层的表面上从上到下依次布置有导电金属层、负性摩擦材料层;负性摩擦材料与液态金属的接触角为90到180度,其应具有较强电负性,以使得传感器具有较高输出。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应用灵活。

    一种滑石-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179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316575.4

    申请日:2014-07-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石-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磁性金属纳米微粒位于滑石层间。制备步骤为:首先将滑石分离提纯,然后与制备的金属有机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利用滑石层间的疏水性将金属有机物插层进入滑石层间;高温热分解后在滑石层间原位得到金属氧化物微粒;将金属氧化物还原后即得到滑石-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由于滑石层间的约束力和限域作用,合成的滑石-磁性金属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结构稳定、粒径均一、活性强等特点,在难降解废水处理、电磁波吸收、磁性共振成像等领域具有潜在的用途。

    一种滑石-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184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282261.7

    申请日:2014-06-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石-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铁氧体纳米微粒位于滑石层间。滑石被公认为一种不可插层的矿物,本发明利用滑石层间的疏水性,首先制备憎水性的铁氧体前驱体;然后将滑石与铁氧体前驱体混合,通过高剪切研磨将前驱体复合物插入滑石层间;最后高温分解后即在滑石层间原位合成铁氧体纳米微粒,得到滑石-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滑石对铁氧体微粒的层间约束力有效地抑制了纳米微粒的团聚并使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制得的产品因而在难降解废水处理、电磁波吸收、药物载体、磁性共振成像等领域具有潜在的用途。

    基于丝瓜络制备的多孔块状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4641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25238.0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丝瓜络制备的多孔块状铁氧体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完整的丝瓜络晒干,浸泡于铁氧体前驱液中;随后将产物在高温下热分解在植物脉络中原位合成铁氧体,从而得到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多孔块状铁氧体材料。利用丝瓜络天然的多孔块状结构,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制备的铁氧体不能兼具多孔性和块状的缺点;由于铁氧体的磁性、催化性能以及多孔块状材料的高性能和易回收性,本发明制得的多孔块状铁氧体在吸附剂、难降解废水处理方面具有潜在的用途,具有成本低、易回收、兼具吸附与催化性能、性能强等特点。此外本发明利用了成本低廉的农业废弃物丝瓜络作为原材料,因而亦可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