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充填裂隙岩体试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5365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32124.7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含充填裂隙岩体试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实际裂隙岩体的几何形态以及该岩体中裂隙的形态和分布,构建待制备试样的三维数字模型、并将该三维数字模型输入3D打印机中;(2)模拟实际裂隙岩体准备用于形成试样的岩块部分以及裂隙充填物的原料,并以水溶性材料为原料用于形成试样裂隙,将上述三种原料分别置于3D打印机的不同喷头内,通过3D打印,得到含充填物的初步试样;(3)将该初步试样浸泡在水中,使水溶性材料完全溶解,得到最终试样。本发明无需通过模具来制备试样,制得的试样中含充填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将粉末状固体颗粒填充入试样裂隙中以形成充填物的缺陷。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贯通裂隙岩体试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8470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1018137.0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贯通裂隙岩体试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模拟实际裂隙岩体,确定制作试样的模具的三维数字模型;(2)通过3D打印得到模具,用于形成试样裂隙的部分采用水溶性材料打印,在所得模具的该部分表面涂抹热熔胶,其余部分采用不溶于水的材料打印;(3)模拟实际裂隙岩体的力学性能,配制水泥砂浆制备试样,配制后倒入模具,水泥砂浆固化成型、形成初具形状的试样;(4)烘烤装载试样的模具,热熔胶完全融化并从裂隙处流出;(5)烘烤后放入水中浸泡,模具的水溶性材料部分完全溶解,形成最终形态的试样,取出烘干;(6)脱模、养护,得到试样。本发明适用于制备不同结构类型的贯通裂隙岩体试样。

    碎裂岩基的真空灌浆工艺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78286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313858.8

    申请日:2015-06-0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碎裂岩基的真空灌浆工艺,包含钻孔、钻孔裂隙冲洗和压水试验,抽真空以及高压灌浆这三个步骤。该发明克服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针对碎裂岩基的真空灌浆技术,使得在对基岩的处理过程中,能够保证在灌浆压力和岩基裂隙的负压共同作用下,浆液能够沿空隙快速并均匀地扩散到基岩当中,不仅可以提高灌浆的效率,还提高了灌浆后岩基的质量。

    一种快速制备不同含水饱和度试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579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364803.X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制备不同含水饱和度试样的方法,属于岩样和混凝土样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1)切割试样;2)将切割的试样放入烘箱中得到烘干试样;3)在负压恒湿环境下制得含水饱和度试样;4)按照试验方案,依次制得不同含水饱和度的试样。本发明的一种快速制备不同含水饱和度试样的方法,在负压的情况下,减少了试样孔隙中的空气,加快了水蒸气在试样中的渗透,缩短了制取时间;通过控制恒湿器的湿度精确制取不同含水饱和度的试样。本发明操作简单,效率高,可以快速制得符合研究需要的高精度,含水分布均匀的试样。

    一种竖向直接剪切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901676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10431374.X

    申请日:2012-10-3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一种竖向直接剪切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注水管和排水管,在底座上设压力室,在压力室上设剪切室上盖,在压力室内设橡皮膜套,橡皮膜套下端设在底座上且橡皮膜套的下端与底座密封连接,在橡皮膜套内设有上、下剪切盒,上剪、下剪切盒分别位于橡皮膜套的上、下端,并由橡皮膜套、上、下剪切盒围成试样腔,上剪、下剪切盒采用剪切组件,剪切组件包括基底,在基底分别设有剪切块和变形块,剪切块的与变形块相对的平面和试样的剪切面共面,在剪切块的与变形块相对的平面上设有水槽,水槽向基底延伸并贯通基底,形成通水孔,注水管与上剪切盒中的通水孔连接,排水管与下剪切盒中的通水孔连接,在上剪切盒上设有顶帽,在顶帽设有竖向加载轴。

    地下水封石油洞库围岩长期强度参数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32848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99007.5

    申请日:2014-08-1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水封石油洞库围岩长期强度参数的确定方法,由三轴流变力学试验获取的岩石试样流变试验数据,通过应力-应变等时曲线或匀速稳态流变阶段流变速率计算地下水封洞库长期强度参数。本发明充分考虑应力-渗流的耦合作用才能得到比较真实的长期强度参数,以用于判定洞室群围岩的稳定性。该确定方法是真实可靠的,在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群的围岩长期强度参数确定中首次充分考虑应力-渗流的耦合作用,其长期强度参数的值较未考虑渗流作用的值小,更加准确地反映地下水封石油洞库群的围岩特性,对准确评价地下水封洞库的长期安全稳定性具有参考价值。

    岩石渗透性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563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45362.4

    申请日:2013-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石渗透性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压控制装置(1)、岩心压力室(2)、孔隙度测量系统(3)、上游储气瓶(4)、下游储气瓶(5)、上游气压记录表(6)、下游气压记录表(7)、上下游气压差记录表(8)、高纯度氩气瓶(9)和高精度气压记录仪(10)。本发明还公开利用这种岩石渗透性测试系统对岩样进行渗透性测试的方法。本发明的岩石渗透特性测试系统操作简单;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少;测量范围广;可用于测量渗透率高于10-15m2的普通岩石,以及低渗透岩石甚至超低渗透岩石,测量精度达到了10-24m2。

    一种三棱柱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6087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47540.8

    申请日:2013-04-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棱柱地质模型的构建方法,一、设置模型投影区域并划分平面网格单元,将模型底面控制区域内节点划分为控制区内节点、控制区外节点和控制边界节点;二、对于每层地质材料划分网格层,判断节点是否位于该层材料边界面上,将高于本层边界面的本层材料节点坐标竖直下移材料分界面,对每层节点进行编号,控制边界和区域内部特殊处理;三、依次对i层和i+1层对应虚节点构建三棱柱单元k,l,m,k+np0,l+np0,m+np0直至地表面;四、自第一层开始对节点进行实节点编号,判断与下层对应节点是否重合,是则该节点采用对应下层实节点编号,否则该节点为新的实节点;进行实节点编号;五、将组成单元的虚节点用实节点替换,生成地质模型。

    一种边坡变形监测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02955B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010538207.6

    申请日:2010-11-0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变形监测布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取边坡概化图;(2)确定监测区域监测点平均布置密度;(3)确定监测区域的重要性等级及其加密系数;(4)制取voronoi多边形的边坡变形监测布置网;(5)监测边坡变形情况。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voronoi多边形生成技术可近似等面积划分边坡变形监测区域,使得每个监测点控制的监测区域大致相等,在有限监测点控制下使得边坡任意点的变形估计精度最高;同时,本方法还引入了监测密度因子,使得监测点的布置可视地质条件、重要性调整,克服了剖面控制法过于主观的缺点;等面积监测布置与重点监测相结合,可实现最优的边坡表观变形控制网,节省开支。

    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材料渗透系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5724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259774.8

    申请日:2010-08-2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岩石材料渗透系数的测量装置,包括三轴压力室平衡系统、渗透系数采集系统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其中三轴压力室平衡系统通过不同应力路径对试样在轴向、侧向进行加载;渗透系数采集系统连接三轴压力室平衡系统,实现对岩石材料试样渗透流体质量的测定;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定时采集岩石材料渗透流体的质量,计算渗透流量和渗透系数,并绘制得出渗透系数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同时制作质量、渗透流量、渗透系数的数据表格,进行存储及显示。此种测量装置可测量岩石材料在不同应力加载路径下渗透系数随时间、应力的变化过程,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并可直观显示结果。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利用前述测量装置进行测量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