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钛酸纳米线二维网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396465B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510783823.0

    申请日:2015-11-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石墨烯/钛酸纳米线二维网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改性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将超声细胞破碎仪探头置于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液面下超声破碎,获得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将P25粉末与NaOH混合,超声后装入水热釜反应,产物离心水洗后超声分散,得钛酸纳米线水溶液;将钛酸纳米线水溶液和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分别超声分散;然后在超声条件下配制成石墨烯/钛酸纳米线复合溶液,取复合溶液超声,在超声状态下加入水合肼,超声震荡后取样品,在微量注射泵的控制下,使复合溶液流过加有微孔滤膜的过滤器,进样结束后取下滤头,烘干可得石墨烯/钛酸纳米线二维网状复合材料。所得微滤膜可有效去除水体系中的有机污染物。

    一种贵金属铂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6427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97435.3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8906 B01J35/0013

    Abstract: 一种贵金属铂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催化剂是由贵金属铂纳米颗粒负载在过渡金属铁的氧化物上,同时氧化石墨烯作为两者整体的基底将其分散均匀。本发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使用范围广等优点;催化剂可直接在空气或氮气中于350‑850℃焙烧2h后,催化剂Pt颗粒的粒径仍然保持为3‑5nm;解决了Pt催化剂在750℃以上的高温反应中易烧结失活的问题,拓展了其高温催化应用,如汽车尾气处理等高温反应。

    基于石墨烯海绵的硒/硫碳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840167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074975.9

    申请日:2014-03-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海绵构建的硒/硫电极。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电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石墨烯海绵的硒/硫碳电极在制备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该电极的锂硫电池和一种锂硒电池。本发明的三维石墨烯海绵既提供了电极内部的导电网络,又起到了自支撑的作用。石墨烯具有无孔隙的二维平面结构,且比表面积大,有利于硒(硫)的分散,提高硒(硫)的利用率,同时抑制放电产物的溶解和向负极的迁移,改善硒(硫)正极的循环性能。本发明柔性硒(硫)碳电极采用自支撑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该电极制作的锂硒(硫)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高,寿命长,效率高的优点,具备很高的应用潜力和商业价值。

    巯基改性二氧化钛纳米纤维固定化酶及其制法与该固定化酶合成1,3-丙二醇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602655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495368.5

    申请日:2013-10-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巯基改性二氧化钛纳米纤维固定化酶及其制法和利用固定化酶合成1,3-丙二醇的方法及专用设备。所述固定化酶包括多酶和固定该多酶的巯基改性二氧化钛纳米纤维载体。所述固定化酶的制法包括用静电纺丝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纤维;在该纤维中加巯烃基硅烷偶联剂溶液;再加戊二醛溶液和多酶即可。利用所述固定化酶合成1,3-丙二醇的方法是将固定化酶与惰性填料混合,通入底物反应液并控制反应液的pH、流速和反应温度,充分反应即可。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固定化酶载体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巯基与酶亲合力强,提高酶的负载量、催化活性与稳定性;在合成1,3-丙二醇中酶使用效率高,反应充分,同时该专用设备设计合理且易于制造。

    非金属催化剂为掺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0754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637973.0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非金属催化剂为掺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氧化石墨烯及氨水均匀分散于水热釜中的水溶液里;将该混合液置于烘箱,调整温度为170~210℃,在该温度下反应5~8h;待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移走上层液体,下层柱状固体即为非金属催化剂为掺杂的还原氧化石墨烯。通过光谱图和SEM对比分析,催化剂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可知该催化剂确实具有高选择性,这种现象为我们提高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提供了一种简单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在达到想要的催化效果后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操作也简单易行,这也提高了人们对催化剂进一步认识,同时也推动了大家对催化剂相关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