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内腔直线度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517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079902.9

    申请日:2021-01-2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零件内腔直线度的检测装置和方法,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检测方法包括:确定待测零件内腔的多个测量截面,确定待测零件内腔的端部截面,基于测量截面和端部截面,确定各测量截面对应的中心点偏差值和实际内腔高度,基于各中心点偏差值,得到待测零件内腔的初始竖直内腔曲线,基于端部截面,确定待测零件内腔的端部高度,基于实际内腔高度和端部高度,得到各测量截面对应的高度差值;基于各测量截面对应的高度差值,得到待测零件内腔的竖直高度差曲线,通过竖直高度差曲线对初始竖直内腔曲线进行修正,得到待测零件内腔的修正竖直内腔曲线,根据修正竖直内腔曲线,得到待测零件内腔的直线度。本公开通过该方法提高检测精度。

    轴类机械设备的对中调节方法及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2040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083693.5

    申请日:2017-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轴类机械设备的对中调节方法及连接方法,属于机械安装调节领域。对中调节方法包括:提供第一轴类机械设备和第二轴类机械设备;将第一轴类机械设备和第二轴类机械设备分别水平设置在支撑架上;得到各个第一基准面的三维模型;得到各个第二基准面的三维模型;采用激光跟踪仪确定第二轴类机械设备的轴线相对于第一轴类机械设备的轴线的偏移量;根据偏移量调节第二轴类机械设备。通过采用测量精度较高的激光跟踪仪进行检测第二轴类机械设备的轴线相对于第一轴类机械设备的轴线的偏移量,提高了空间轴系的对中调节的调节精度,无需进行多次调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便于实际操作。

    大型螺纹零部件装配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07028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06257.2

    申请日:2013-09-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2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螺纹零部件装配装置和方法,属于机械装配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水平安装第一待装配零件的支撑、用于固定第一待装配零件的卡箍、装配平台、用于同轴安装第二待装配零件的柱笼、安装在第二待装配零件尾部的轴承组件、与柱笼相配合的滚动支撑组件、用于与小车连接的扁担和葫芦,支撑和卡箍分别安装在装配平台上,柱笼可转动地安装在滚动支撑组件内,滚动支撑组件和轴承组件分别通过吊绳吊设在扁担的两端,葫芦设置在滚动支撑组件与扁担之间的吊绳或/和轴承组件与扁担之间的吊绳上。避免了立式装配大型螺纹零部件时,由于待装零部件长度尺寸大,造成的成本较高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一种大流量同步驱动液压系统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126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012453.4

    申请日:2025-01-06

    Abstract: 一种大流量同步驱动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泵组单元、蓄能器单元、比例阀组控制单元、手动阀组控制单元与油缸及控制阀组集成单元,所述油箱上设置有放油球阀,油箱的出油端与球阀的进油端连通,球阀的出油端与定量泵的进油端连通,球阀与定量泵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柔性连接器,定量泵与电机电连接,定量泵的出油端与高压过滤器的进油端连通,高压过滤器的出油端与单向阀的进油端连通,单向阀的出油端经压力油出口与蓄能器单元中蓄能器的进油端连通,单向阀与蓄能器单元中P口的油路之间设置有第二截止阀,所述蓄能器的出油端与第三截止阀的进油端连通,蓄能器与第三截止阀之间的油路上设置有第三压力表。本发明能够在压力波动增大的情况下安全的驱动油缸。

    一种双向预紧式拉压弹簧缓冲减振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93089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248330.2

    申请日:2024-09-06

    Abstract: 一种双向预紧式拉压弹簧缓冲减振机构,包括拉压杆与罩筒;拉压杆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端、工作端与调整端,调整端上螺纹连接有调整机构,调整机构的运动行程为沿调整端轴向移动;工作端上套有下压板、弹簧、上压板与上端盖,上端盖与罩筒连接,罩筒另一端内设置有下端盖,应用时,先设置调整机构的位置以调整下压板、上压板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弹簧产生不同大小的预紧力,当拉压杆受到超过预紧力大小的拉力或压力时,由弹簧提供缓冲减振作用;通过设置调整机构的位置即可得到不同大小的预紧力,故应用范围较宽;调整机构与调整端螺纹连接,仅需旋转调整机构即可使调整机构移动,故操作方便。因此,本设计应用范围较宽,且操作方便。

    油缸负载试验装置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816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04076.3

    申请日:2024-06-2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油缸负载试验装置,属于试验技术领域。油缸负载试验装置包括基座、两个支架组件、两个导向机构、连接板和配重组件。两个支架组件位于基座的同一侧,且支架组件与基座相连。导向机构与支架组件一一对应,导向机构与对应的支架组件相连,两个导向机构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连接板位于两个支架组件之间,连接板包括板体和两个翼板,两个翼板分别位于板体的相对两侧,且两个翼板分别与板体相连,翼板可移动地套设在导向机构外,以使翼板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配重组件位于板体远离基座的一面。本公开可以在试验双油缸同步运行的负载性能时,减少油缸在试验运行过程中发生偏载。

    一种角度传感器的校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300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04468.7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一种角度传感器的校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旋转筒与小齿轮,旋转筒包括定位筒与大齿轮,定位筒上设有配合面,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连接,旋转筒前侧还设有标定板,应用时,先将角度传感器插入小齿轮中,再使配合面与初始位置重合,然后推动旋转筒直至角度传感器显示指定数字,再重复前述过程三次,然后测量得到间距、直径偏差、内孔偏差与中轴偏差,再依次计算得到偏差总值、偏离角度,指定数字减去偏离角度为实际角度,然后校正角度传感器;通过计算、测量以得到角度传感器旋转的实际角度,故准确性较好;校正过程仅需推动旋转筒与测量偏差,故校正过程较为方便。因此,本设计对角度传感器的校正效果较好,且校正过程较为方便。

    电缆桥架
    48.
    发明公开
    电缆桥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6459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77895.3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缆桥架,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电缆桥架包括固定架、两个夹紧组件和两个驱动组件,所述固定架用于与电缆沟的侧壁相连;所述两个夹紧组件均与所述固定架活动相连,所述两个夹紧组件之间形成用于夹装容置线缆的夹装空间;所述两个驱动组件沿着所述两个夹紧组件的排列方向分别位于所述两个夹紧组件的相对两侧,且所述两个驱动组件均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所述两个驱动组件与所述两个夹紧组件一一对应布置,所述两个驱动组件中的每个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对应的夹紧组件夹装所述线缆。本公开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线缆进行支撑夹装。

    接线装置
    49.
    发明公开
    接线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977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17477.4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接线装置,属于电气设备领域。所述接线装置包括主缆固定件、支缆固定件和导电件;支缆固定件包括支缆座和驱动件。支缆座与主缆固定件可移动地相连,驱动件与支缆座相抵,至少部分驱动件位于主缆固定件外,驱动件可驱动支缆座在主缆固定件内的第一位置和主缆固定件外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至少部分导电件位于主缆固定件内,至少部分导电件位于支缆座内。本公开通过设置多个支缆固定件可以实现多条电缆的连接,同时支缆固定件可移动的设置,使安装或更换电缆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接线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防潮电力柜
    50.
    发明公开
    防潮电力柜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61370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144576.0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防潮电力柜,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所述防潮电力柜包括外箱、电气安装架和第一除潮组件;所述外箱的侧壁的内部具有通风槽,所述电气安装架位于所述外箱的内部,且与所述外箱连接;所述第一除潮组件包括隔板、活塞、干燥箱和活塞控制部,所述隔板位于所述通风槽内且与所述外箱连接,所述活塞位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活塞控制部与所述活塞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塞沿着所述通风槽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干燥箱位于所述外箱的内部,所述干燥箱的内部分别与所述外箱的内部和所述第二腔连通。本公开可以提高除潮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