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63872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580029289.2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屏蔽连接器(10)具备:壳体(20),具有在相对面(24)开口的弹簧容纳部(25);固定板(50),固定于壳体(20)并安装于箱体壁(71);以及弹簧部件(60),配置于弹簧容纳部(25)的内部。弹簧部件(60)具备第一支撑部(63)以及第二支撑部(64)和弹性变形部(61),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支撑于壳体(20),弹性变形部以向相对面(24)侧凸出的方式弯曲,凸出形状的顶部即触点部(62)成为从壳体(20)的开口向外部突出并与设备侧端子(73)抵接的触点部(62),弹性变形部(61)具有狭缝(65),该狭缝从与第一支撑部(63)以及第二支撑部(64)中的一方相连一侧跨过触点部(62)而向相反侧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7615591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680031883.X
申请日:2016-05-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5 , H01R13/2442 , H01R13/58 , H01R13/6596 , H01R13/748 , H01R24/20 , H01R2101/00 , H01R2201/26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10)具备主体部(14)、弹簧端子(20)、金属制的金属部件(16)以及绝缘部件(50)。弹簧端子(20)具有弹簧性,并且具有:保持部(20A),其被保持于主体部(14);悬臂部(20B),其从主体部(14)以悬臂状延伸;以及连接部(20E),其通过从悬臂部(20B)被折弯从而在与悬臂部(20B)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与对方侧端子(40)按压接触并与对方侧端子(40)连接。金属部件(16)被保持于主体部(14),并从主体部(14)向悬臂部(20B)延伸。绝缘部件(50)具有绝缘性,绝缘部件(50)以至少介于悬臂部(20B)与金属部件(16)之间的形式配置于金属部件(16)上,绝缘部件(50)具有接触部(50A),接触部(50A)在所述交叉方向与悬臂部(20B)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5849981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480070894.X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52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连接逆变器和电动机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机壳(10),容纳逆变器;逆变器侧端子台(30),组装于逆变器机壳(10);逆变器侧端子(32),保持于逆变器侧端子台(30);电动机机壳(20),容纳电动机;电动机侧端子台(40),组装于电动机机壳(20);电动机侧端子(42),保持于电动机侧端子台(40),以使逆变器机壳(10)与电动机侧端子台(40)相对的方式与逆变器侧端子(32)嵌合;以及第二密封部件(S2),配置于逆变器机壳(10)和电动机侧端子台(40)之间,以围绕逆变器侧端子(32)与电动机侧端子(42)的嵌合部的方式将逆变器机壳(10)和电动机侧端子台(40)之间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93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27969.5
申请日:2016-05-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21 , H01R13/631 , H01R13/648
Abstract: 一种杆式连接器(3),与对方侧连接器(2)嵌合,并通过螺栓固定到设于对方侧连接器(2)的连接器固定部(12),杆式连接器(3)具备杆(19),该杆(19)在与设于对方侧连接器(2)的卡合部(13)卡合的状态下被操作,通过因该操作而产生的增力作用使壳体(20)与对方侧连接器(2)嵌合,屏蔽壳(21)和杆(19)以杆(19)处于嵌合位置的状态通过螺栓一起紧固到连接器固定部(12)。
-
公开(公告)号:CN105814755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480065911.0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31/06 , H01R13/6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315 , B60L3/00 , B60L11/1818 , H01R12/91 , H01R13/28 , H01R13/5202 , H01R13/562 , H01R13/565 , H01R13/58 , H01R2201/26 , H02K5/225 , Y02T10/641 , Y02T10/7005 , Y02T10/7072 , Y02T90/14
Abstract: 具备:第1壳体(50),被浮动支撑于逆变器侧端子台(30)内的第1支撑面(32A);第2壳体(60),被浮动支撑于逆变器侧端子台(30)内的第2支撑面(34A);第1端子(52),被保持于第1壳体(50)内,与逆变器侧端子(82)在与第1支撑面(32A)正交的方向上阴阳嵌合;第2端子(62),被保持于第2壳体(60)内,与设置于电动机侧端子台(40)的电动机侧端子(92)在与第2支撑面(34A)正交的方向上阴阳嵌合;以及编织线(70),一个端部与第1端子(52)连接,另一个端部与第2端子(62)连接,被配置成能够分别在沿着第1支撑面(32A)的方向上和沿着第2支撑面(34A)的方向上滑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11268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53787.0
申请日:2015-09-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533 , H01R13/58
Abstract: 一种在机器的外壳上设置的连接器(C),包括:包覆电线(10),其通过用绝缘包覆层(12)将芯线(11)包覆而形成;端子零件(20),其与对方端子嵌合连接;柔软导体(15),其介于端子零件(20)与包覆电线(10)的末端之间;以及,合成树脂制的壳体(30),其将端子零件(20)与柔软导体(15)一起收纳,在包覆电线(10)的芯线(11)设置有与芯线(11)成为一体的芯线固定部(25),芯线固定部(25)通过模塑成形埋设到壳体(30)。
-
公开(公告)号:CN10603073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80008502.1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7/06 , H01F27/02 , H01F2017/065
Abstract: 线束夹(1)安装于将从连接器延伸的电线覆盖的筒状构件的外周面,具备:中空的筒状的主体部(10),由在相互抵接的状态下在主体部(10)的筒轴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环状的开口(10A)的两个壳体(11、12)构成,通过在主体部(10)的筒轴方向的两端处分别将波纹管(4)的外周面夹入在开口(10A)内而将该主体部保持于波纹管(4);铁氧体芯(20),分别收容在壳体(11、12)的内部;以及缓冲件(30),分别以处在壳体(11、12)与铁氧体芯(20)之间的方式配设。
-
公开(公告)号:CN102255169B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110086638.8
申请日:2011-04-01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椋野润一
IPC: H01R13/04 , H01R13/1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55 , H01R4/4881 , H01R13/113 , H01R13/1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接头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简单的结构变化来减小插入力。该连接结构设有包括突片(13)的阳性端子(10)和包括矩形连接管部(23)的阴性端子(20),该突片能够插入该连接管部中。百叶窗式弹力构件(30)容纳在连接管部中,成对接触件列(31)布置为彼此面对且隔开,每个接触件列包括多个并置的弹性接触件(35),每个弹性接触件具有接触部(36),突片通过插入接触部之间而与其弹性接触,且使相反侧的接触件列弹性移位。倾斜面(15、16)形成在阳性端子的突片的尖部上,以使该尖部朝尖端逐渐变薄。相应倾斜面形成为使得连接到平坦表面(14A)的基端缘(15A、16A)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2255169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086638.8
申请日:2011-04-01
Applicant: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Inventor: 椋野润一
IPC: H01R13/04 , H01R13/1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55 , H01R4/4881 , H01R13/113 , H01R13/1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接头连接结构,用于通过简单的结构变化来减小插入力。该连接结构设有包括突片(13)的阳性端子(10)和包括矩形连接管部(23)的阴性端子(20),该突片能够插入该连接管部中。百叶窗式弹力构件(30)容纳在连接管部中,成对接触件列(31)布置为彼此面对且隔开,每个接触件列包括多个并置的弹性接触件(35),每个弹性接触件具有接触部(36),突片通过插入接触部之间而与其弹性接触,且使相反侧的接触件列弹性移位。倾斜面(15、16)形成在阳性端子的突片的尖部上,以使该尖部朝尖端逐渐变薄。相应倾斜面形成为使得连接到平坦表面(14A)的基端缘(15A、16A)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不同。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