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44316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0980134472.3
申请日:2009-08-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5087 , H01M2/1016 , H01M2/1094 , H01M10/052 , H01M10/658 , Y02E60/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组(1)具有:二次电池(2);将二次电池收容于内部的成型体(11);和设置于二次电池与成型体的内表面之间,并在规定的温度以上发泡而形成泡沫绝热层的可发泡层(12)。由此,虽然在被收纳的电池不发热的正常时,电池组中所包含的绝热层较薄,但是在发生异常时可发挥高的绝热效果从而抑制电池组表面的温度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01939867A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880115093.5
申请日:2008-11-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 , H01G9/016 , H01G9/058 , H01G11/06 , H01G11/28 , H01G11/68 , H01G11/70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4/667 , H01M10/0525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容量化的、而且抑制了活性物质伴随着充放电的剥离的、显示出良好的循环特性的电化学元件用电极。为解决该课题,在本发明中,在电化学元件用电极(1)的集电体(2)与形成于集电体(2)上的活性物质层(4)之间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薄膜层(3)。另外,用在与形成集电体(2)的成分之间不形成化学键的活性物质等形成活性物质层(4),用极化率比形成集电体(2)的成分大的成分形成薄膜层(3)。
-
公开(公告)号:CN101356670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780001436.0
申请日:2007-01-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岩本和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锂二次电池用负极(100)具备集电体(11)、被所述集电体(11)支持并具有由SiOx所示的化学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体(12)、和形成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体12之上并具有含有二氧化硅的化学组成的被覆层(14),所述被覆层(14)的厚度大于1nm且在10nm以下,其中0.1≤x≤1.2。
-
公开(公告)号:CN101507022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1200.1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4/04 , H01M4/66 , H01M4/662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电体,其具有有平坦面的基材部、从平坦面突出的第1突起和从第1突起的顶部突出的第2突起。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电体,其具有有平坦面的基材部和从平坦面突出的第1突起,所述第1突起的顶部的粗化率为3~20。通过使用这样的集电体,在使用高容量的、锂离子吸藏时的膨胀较大的活性物质时,可抑制活性物质从集电体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01356670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780001436.0
申请日:2007-01-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岩本和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锂二次电池用负极(100)具备集电体(11)、被所述集电体(11)支持并具有由SiOx所示的化学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体(12)、和形成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体12之上并具有含有二氧化硅的化学组成的被覆层(14),所述被覆层(14)的厚度大于1nm且在10nm以下,其中0.1≤x≤1.2。
-
公开(公告)号:CN101322279A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680045353.7
申请日:2006-11-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0423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在含有能够吸藏和放出锂离子的硅氧化物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的物质中,使用下述硅氧化物,所述硅氧化物具有硅位于中心且硅或氧位于4个顶点的四面体单元结构,构成所述单元结构不规则地排列的非晶结构,将位于所述单元结构中的所述4个顶点的氧的数量记为n,其中n=0、1、2、3或4,将所述单元结构表述为Si(n)时,所述硅氧化物中的所述单元结构的数量NSi(n)满足以下的关系式(1)~(3)。
-
公开(公告)号:CN1266787C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02801365.4
申请日:2002-04-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21 , H01M4/0426 , H01M10/0436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2300/0068 , Y10T29/49115
Abstract: 二次电池,所述电池由基板、第1集电体、第1电极、固体电解质、第2电极和第2集电体所构成,上述基板上设有作为上述第1电极之集电体的上述第1集电体,上述第1集电体上设有上述第1电极,上述第1电极上设有上述固体电解质,上述固体电解质上设有上述第2电极,上述第2电极上设有作为上述第2电极之集电体的上述第2集电体,选自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的至少1个电极中包含选自离子传导性材料和电子传导性材料的至少1种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226798C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03143034.1
申请日:2003-06-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
Abstract: 全固体电池,它由正极集电体层、上述正极集电体层上设有的正极活性材料层、负极集电体层、上述负极集电体层上设有的负极活性材料层、介于上述正极活性材料层和上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之间的固体电解质层以及设有上述正极集电体层或上述负极集电体层的基板构成,上述基板由金属片及上述金属片的表面设有的覆盖层所构成,上述覆盖层由至少一层的金属氮化物所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8355C
公开(公告)日:2005-04-20
申请号:CN01122179.8
申请日:2001-05-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6/168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通过向非水电解质中添加由下式表示的化合物,使得该电池具有优异的高温储存性能。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如下:在上述式中,R1、R2和R3独立地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185747C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申请号:CN00802254.2
申请日:2000-10-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G11/58 , H01M6/168 , H01M10/052 , H01M10/054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非水电化学装置的电解质以及非水电化学装置,电解质含有充当添加剂的6-取代-1,3,5-三嗪-2,4-二硫酚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特别涉及利用该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的添加剂在正极上形成稳定和低电阻的膜,阻止由于电解质分解产生的气体而引起电化学装置性能的退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