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包覆的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6542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318774.7

    申请日:2018-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包覆的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磷酸二氢铵、五氧化二钒、氢氧化锂、炭黑、加入到甲醇分散的粘度可控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溶液中,用球磨机球磨10~12h后,在真空环境中进行20~24h的烘干;将得到混合料进行研磨后置于气氛炉中,在氮气环境下焙烧;其焙烧温度为400~500℃,保温时间为2~4h,然后升温至800~900℃,保温时间为16~20h,焙烧完成后,随炉冷却到室温,得到焙烧产物即为碳包覆磷酸钒锂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碳包覆的磷酸钒锂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好、等优点。

    一种复合氢氧化物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44495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510643914.4

    申请日:2015-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氢氧化物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钠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为沉淀剂,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为金属盐,经控制结晶沉淀反应制备镍、钴、锰混合氢氧化物。在反应液滴加之前,在底液中溶解一定量的油胺作为控形剂,随后在惰性气体氮气的保护下,通过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和分散作用与控形剂协同作用控制生成物的结晶生长过程,从而,对其结晶形态进行控制。整个反应过程在常压和小于100℃下进行,反应条件温和。共沉淀产物为具有水镁石结构的复合氢氧化物纳米片,没有其他杂相形成。纳米片尺寸为200nm~600nm,厚度约为5~10nm。

    一种液相法合成FeF3/CNTs正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70003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009463.2

    申请日:2018-01-05

    Inventor: 张正富 汤梦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相法合成FeF3/CNTs正极材料的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首先将碳纳米管经过磁力搅拌分散在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中,配成混合液A;再将氢氟酸加入到混合液A中配成混合液B;将表面活性剂和乙酰丙酮铁溶解于乙醇水溶液中配制成混合液C;把混合液C逐滴滴加到混合液B里,在磁力搅拌的同时进行反应,滴加完后继续搅拌15~24h;将反应产物过滤、洗涤,再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干燥,然后在惰性气氛、温度为300~500℃条件下焙烧即得到FeF3/CNTs正极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FeF3/CNTs具有粒度小、颗粒分散性好、导电性好等特点,FeF3/CNTs正极材料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及倍率性能。

    一种用于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磷酸锰铁铵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55584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10125110.X

    申请日:2016-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磷酸锰铁铵的制备方法,属于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将MnSO4与FeSO4溶于蒸馏水中配制得到混合溶液A,混合溶液A中;将氨水和氢氧化钠溶于蒸馏水中配制得到混合溶液B;在超声波空化作用和分散作用辅助下将混合溶液A和混合溶液B同时滴加到pH值为10.0‑12.0的蒸馏水中反应2~3h后得到铁锰氢氧化物;然后再滴加磷酸二氢铵进行搅拌反应,经蒸馏水洗涤后干燥得到纳米片状磷酸锰铁铵。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湿法合成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的前驱体磷酸锰铁铵,相比传统水热和固相法,操作简单易控,对设备要求低,且反应时长短,反应条件温,同时可控制化学成分和粒径大小,可制备出均匀分散的晶粒,有效提高材料振实密度。

    一种金属氧化物扩散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3646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160751.4

    申请日:2015-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扩散偶的制备方法,属于扩散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用金属氧化物粉末如Mn3O4,LiMn2O4,NiO等,在模具中填入一种金属氧化物粉末为基底,压平后再填入第二种物料,设计适当的工艺参数,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使其发生粘结,得到金属氧化物扩散偶。本发明制备出的扩散偶,晶粒均匀,致密度高,扩散界面平整,界面两侧无明显扩散,后续扩散保温时不易分层,有着操作简单、再现性高、安全可靠、节省空间、节省能源及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工艺成本较低的扩散偶制备方法。

    一种掺钴的纳米氧化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4245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24503.6

    申请日:2017-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掺钴的纳米氧化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偏钨酸铵、硝酸钴、二甲基咪唑加入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混合溶液,然后用超声波发生器振动分散,并调节PH值到1~2,之后将溶液转移至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70℃下反应4~6天,并自然冷却到室温;过滤,用去离子水与酒精洗涤数次,干燥;将干燥后的均匀均匀粉末物装入氧化铝坩埚,并置于气氛炉中,在空气环境下焙烧;其焙烧温度为500~600℃,保温温度为1~2h。焙烧完成后,随炉冷却到室温,得到焙烧产物即为掺钴的纳米氧化钨材料;将产物取出,研磨后得到细小的掺钴的纳米氧化钨粉末。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掺钴的纳米氧化钨具有粒度小、均匀、等优点;焙烧过程中的保温时间较短,保证颗粒均匀细小,避免其长大。

    一种掺钛的纳米氧化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11847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710024502.1

    申请日:2017-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掺钛的纳米氧化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偏钨酸铵和多孔的钛的MOF材料加入到过量的柠檬酸溶液中,用超声波震动后,并在真空环境中静置12~24h得到混合液;之后将溶液转移至反应釜中,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到室温;过滤,用去离子水与酒精洗涤数次、干燥;将干燥后的均匀均匀粉末物置于微波炉中,在氩气环境下焙烧;其焙烧温度为500~600℃,保温温度为1~3h。焙烧完成后,随炉冷却到室温,得到焙烧产物即为掺钛的纳米氧化钨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掺钛的纳米氧化钨具有粒度小、均匀、等优点;焙烧过程中的保温时间较短,保证颗粒均匀细小,避免其长大。

    一种锂‑硫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02032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15400.3

    申请日:2017-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H01M4/38 H01M4/625 H01M4/628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氧化石墨烯为载体,SiO2为模板,呋喃甲醇为碳源,草酸为催化剂,制备多孔碳@石墨烯复合材料,最终产物为分层结构,将上述制备好的分层结构多孔碳@石墨烯复合材料与硫粉复合制备高性能锂‑硫电池电极材料;本发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最终电极材料充放电比容量高等优点;前驱体分层结构多孔碳@石墨烯复合材料结构新颖,以石墨烯作为导电载体提升电极材料的导电性能,多孔碳作为负载硫的母体材料能起到分散硫和束缚放电中间产物聚硫化物的作用,应用于制备锂‑硫电池电极材料、比容量高、电化学性能稳定。

    一种球形碳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38482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56206.3

    申请日:2016-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球形碳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新能源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原料混合均匀后进行超声波分散处理,将得到的酚醛树脂微球干燥后于惰性气体中碳化后得到球形碳素电极材料,或者碳化后在二氧化碳中活化处理得到多孔球形碳素电极材料。将制备得到的碳素电极材料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得到的碳素电极材料标准球形结构,粒子的尺寸较小、粒度均匀、比表面积大(964 m2 g-1);高温下二氧化碳中活化后得到的电极材料为标准球形结构,粒度均匀、无团聚,具有超高表面积(2798.8794 m²/g)、孔分布均匀、平均孔径2.0 nm,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比容量高,衰减缓慢,电化学性能稳定。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0716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09736.8

    申请日:2016-07-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H01M4/0402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是将金属盐溶液与沉淀剂和络合剂的混合溶液一起滴加到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在惰性气氛、超声空化和搅拌分散的协同作用下,控制pH值和温度,直至金属盐溶液滴加完毕,之后采用喷雾干燥并焙烧得到球形产物,然后与锂源混合后再次焙烧,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使用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晶的形貌,使前期合成的材料具有明显的片状结构;喷雾干燥后的产物团聚成的颗粒大小均匀,为后面焙烧得到尺寸均一的球形颗粒打好基础,同时也为最终产物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形貌打好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