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67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792949.3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光储直柔用户的用能场景评估方法,涉及光储直柔用户运行场景评估技术领域,包括:生成光储直柔用户的用能场景;构建用能场景运行评价指标;进行光储直柔用户多维度评价。本发明提供的面向光储直柔用户的用能场景评估方法通过采用基于DTW的DBSCAN聚类算法来提取极端场景,生成了光储直柔用户更加全面的用能场景,使得评估场景范围更加全面。从调节能力、可靠性、经济性以及运行互补性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并重点对柔性负荷提出了TDUI和QENS两个指标,评价指标更加系统、科学、客观,能够真实反映运行策略效果。本发明在用能场景生成、评价指标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6593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624091.X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1/10 , H02J1/12 , H02J1/14 , H02J1/00 , H02J13/00 ,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38 , H02J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园区光储直柔系统配电网络结构设计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包括在传感器和监控系统中收集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构建多维指标分析模型,进行多维指标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生成决策信息得到最优设计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低碳园区光储直柔系统配电网络结构设计方法通过高级噪声过滤技术去除数据中的异常值和随机波动,进行数据融合,增强整个系统的响应能力和适应性,多维指标分析使决策者能够全面理解系统的性能和成本效益,优化资源分配和系统配置,通过实施基于数据和分析的最优设计方案,提高了能源效率和经济回报,增强了运行可靠性和社会效益,本发明在适应性、资源分配和可靠性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62825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198426.6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40/06 , G06Q30/0201 , G06Q4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长期规划经济性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西南边跨境能源系统长期规划经济性分析方法及系统,识别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阶段投资的实物期权特性;根据总结企业项目投资的过程及特征,并采用期权间影响的复合期权模型;对延迟成本及期权间影响的复合期权定价模型作出定义并进行运算,获取项目最终价值,用于评判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利用Black‑Scholes模型,分析投资项目所包含的实物期权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敏感程度,进一步辅助企业进行多阶段投资决策。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关键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灵活性结合,形成并量化前期多阶段规划的不同阶段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延迟成本,大幅度提高经济性规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68305.0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30/018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调度优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储直柔园区微电网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通过冷链物流的光储直柔园区的需求响应模型,以响应于当前用电需求并确定分时电价以及参与激励的负荷功率,从而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引导,并以冷链物流的光储直柔园区内的综合运行成本最低以及碳排放量最少为优化目标,并对目标函数进行寻优求解,得出冷链物流的光储直柔园区内微电网的最优运行方案,从而大大降低了冷链物流的光储直柔园区内的综合运行成本以及碳排放量,避免造成电能的浪费以及成本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300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231038.3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端口变换器的拓扑重构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控制技术领域,包括采集电网中各个节点的相关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分析相关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根据历史数据和所述相关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构建基于时空注意力机制的图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电网运行状态;根据预测结果和所述相关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制定自适应拓扑重构算法,动态调整多端口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本发明通过考虑能量分布均衡度、电压稳定性和系统损耗三方面目标,快速识别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全面评估电网的状态和性能;通过制定自适应拓扑重构算法对多端口变换器进行拓扑重构,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减少系统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19505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142942.7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似用电行为特征关联区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包括进行用电单元时序用电的量化;将区域内的相似用电行为单元进行特征聚合,利用用电趋势相似性筛选相似用电单元;根据对用电单元的类别划分,对同一类别的用电单元进行图结构生成,并进行特征更新;构建时序特征关联模块进行未来时刻的用电量预测。本发明通过对用电单元时序用电的量化和特征聚合,能够更精确地捕捉和理解各用电单元的用电模式。这种细致的分析使得预测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际的用电行为,从而提高整体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分析区域内相似用电行为单元,并将它们进行聚合,使得模型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用电单元的特定用电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8118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059923.8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67/10 , H04L67/12 , H04L41/14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园区“边缘‑调控‑调度”边云协同调控方法,涉及三级调控技术领域,包括构建云边协同架构;进行光‑储系统成本函数建模;构造最优化调度问题,并求解优化调度问题;在边缘侧服务器中每完成一次迭代,都将所得数据上传到云计算网络,并与前一次存储的变量进行比较,判断优化结果是否收敛。本发明采用非精确ADMM算法对优化调度问题进行求解,对子问题实现降阶,相比传统ADMM算法,极大简化了对迭代中出现的子问题的求解,减少了边缘侧服务器的运算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415702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1426631.6
申请日:2021-11-2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运行的调控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的系统采用三层结构模式,分别为主站、子站以及终端电压质量测量装置,电压质量检测装置安装于光伏发电用户的并网点,用于采集并网点的电压信号,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入标准和数据模型,将需要监测的电压质量信息通过收集,并发送至子站中。子站通过电压质量分析方法获得该台区各个线路的电压质量等级,并将该电压质量等级传输至主站,为主站进行电压质量改造提供数据参照。本发明对待检测节点的电压质量进行评级,根据电压质量的等级可以初步判断该待检测节点所在的线路是否可以进行安装光伏;或者对已经安装光伏的待检测节点进行相应的电压质量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394916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193181.0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联绝缘子串的无线供电装置,包括电力线路,逆变器、双联绝缘子串、发射线圈、中继线圈、接收线圈、整流器、直流斩波器、负载以及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将两条无线传输通道分别嵌入双联绝缘子串中的每联绝缘子内,检测设备就拥有两条无线传输通道给其供电。通过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控制装置选用单通道模式或双通道模式。本发明的一种无线供电系统,电力线路采集到的电能是经由两条无线传输通道传到负载。在单通道工作模式时互为备用,一条无线传输通道出现问题,会自动启用另一条无线传输通道;当单通道工作模式无法为负载提供足够的功率时,会自动切换成双通道工作模式,灵活分配负载所需要的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6150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80019.9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车端‑棚级安全充电监测的通信方法,涉及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技术领域,包括根据通信规约设置串口通信参数,确定使用的协议以及设备地址;根据需要查询的对象类型,参照协议构造读取开关状态或读取寄存器的查询命令,命令中指定起始地址和读取数量;将构造好的查询命令通过串口发送给设备;接收设备响应并验证响应有效性,如果校验通过,则根据读取开关状态和读取寄存器的响应格式对数据进行解析,并构造控制命令;将构造好的控制命令发送给设备,接收执行确认并验证执行结果,若碰到通信错误或设备故障,则进行异常处理。本发明为电动车的充电安全保护和智能管理提供了通信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