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98701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352444.1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广州市暨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佰泰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IPC: C07K19/00 , C12N15/62 , A61L27/22 , A61L27/54 , A61K38/17 , A61K8/64 , A61P7/04 , A61P17/02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重组类人胶原蛋白-人源细胞生长因子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制备的融合蛋白具有独特的纤维状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组织兼容性,能够促进表皮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化。所述制备方法包括:获得编码所述融合蛋白的DNA序列,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毕赤酵母或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表达所述融合蛋白。所述融合蛋白包括与人胶原蛋白至少85%序列同源性且具有人胶原蛋白的功能的第一区和与人源细胞生长因子至少85%序列同源性且具有人源细胞生长因子的功能的第二区;所述第一区与第二区之间设有连接肽,连接肽的通式是(GGGS)n。优选地,所述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5。
-
公开(公告)号:CN103705395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004016.X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广州瑾洋化妆品有限公司 ,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乳清蛋白为核心的组合物,具体是以乳清蛋白纳米粒为主要材质,其包含0.1~50重量%的乳清蛋白,0~1重量%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所述组合物可单独使用,和/或作为载体及传递介质,负载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生物活性蛋白进一步制备成化妆品原料或活性添加成分,并可进一步制备成泡沫剂、水剂、乳剂、凝胶剂或膏霜剂。优选地,所述乳清蛋白以纳米粒形式存在,其粒径为100nm~2μm,优选100nm~500nm,并且所述纳米粒负载有EGF,形成负载有EGF的乳清蛋白纳米粒。本发明还提供制备负载有EGF的乳清蛋白纳米粒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893831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10585481.8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器官型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器官型人工皮肤由成纤维细胞、脱细胞羊膜、基质材料及角质形成细胞或由成纤维细胞、羊水干细胞、基质材料和角质形成细胞构建而成。本发明的人工皮肤具有接近于正常皮肤结构的表皮层和真皮层结构,表达正常皮肤的蛋白标志物,角质层、棘层、基底层和真皮层的分布与正常皮肤一致,可用作皮肤替代物、皮肤临时覆盖物和仿皮肤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3372199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111244.8
申请日:2012-04-16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型脑部靶向制剂。该新型脑部靶向制剂包含有效量的细胞生长因子与TAT穿膜肽的融合蛋白或细胞生长因子与TAT和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的融合蛋白、蛋白活性保护剂和适宜辅料,其中所述细胞生长因子与TAT穿膜肽的融合蛋白或细胞生长因子与TAT和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的融合蛋白为活性成分。本发明的新型脑部靶向制剂具有优良的突破血脑屏障性能,并能克服单一的TAT不具有细胞选择性的缺陷,特异性靶向于脑部,通过神经营养、旁分泌等作用调控脑部神经元微环境,起到预防和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该新型脑部靶向制剂可以制备成冻干制剂、液体制剂或粘附制剂通过静脉注射或鼻腔给药的方式进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11874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810199015.X
申请日:2008-10-08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IPC: A61K47/42 , A61K47/48 , A61K8/64 , A61K9/00 , A61K9/06 , A61K9/08 , A61K9/107 , A61K9/12 , A61K38/18 , A61P17/00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疫缺陷病毒(HIV-1)转录激活因子Tat蛋白介导的生长因子系列在透皮转运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经皮给药及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它是通过分子克隆常规方法构建出Tat与生长因子家族中一系列活性蛋白的融合蛋白重组表达载体,经不同的层析柱纯化获得融合蛋白,或者将Tat通过化学和(或)物理的方法链接到天然或合成的磷脂中并制备成包裹生长因子的脂质体,形成Tat介导的脂质体透皮转运系统,再辅以适当的药用或化妆品辅料制备成成品用于经皮给药系统或化妆品体系。本发明可高效地将大分子的生长因子系列活性蛋白通过Tat介导透过皮肤屏障,充分发挥其效果。本发明为Tat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5074307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110275603.2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哺乳动物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类睾丸支持细胞(CiSCs)的方法,通过该方法获得的类睾丸支持细胞(CiSCs)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方法易于操作,且未引入外源性基因,有望开发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获取非睾丸来源支持细胞的方法,不仅为生殖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细胞模型和理论基础,还为睾丸支持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带来广泛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64023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82340.6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7K19/00 , C07K14/78 , C12N15/70 , C12N15/66 , C12N1/21 , C07K1/22 , C07K1/34 , C07K1/36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人源化17型胶原多肽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胶原多肽rhC17ICD的氨基酸序列由人17型胶原的胞内区(ICD)氨基酸序列组成或包含ICD区氨基酸序列,包括与人17型胶原98%序列同源性,并且同人17型胶原单链全长占比达30.73%。本发明通过大肠杆菌系统实现了人17型胶原ICD区的高效稳定表达,并且通过提供的纯化方法可获得纯度达到90%以上的目的蛋白,克服了对人17型胶原ICD区重组高效表达的局限性和产物稳定性差、易降解等问题。所述胶原多肽富含脯氨酸和赖氨酸,有利于形成三螺旋结构和天然胶原蛋白构象。本发明制备的胶原多肽rhC17ICD具有促细胞集落形成、油脂分泌以及促细胞黏附和迁移等生物学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21723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1292891.4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更具体地公开了一种抗皮肤光老化多肽FCC,通过基因工程重组表达技术进行表达纯化和规模化制备。本发明提供的多肽类产物FCC,其具有抗皮肤光老化的性能,并且有影响细胞粘附、修复受损皮肤细胞的能力,在护肤品、化妆品和细胞培养基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58505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0772689.2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广州市暨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IPC: A61K8/64 , A61K8/65 , A61K8/66 , A61K8/73 , A61K8/9711 , A61K8/9728 , A61K8/9789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皮肤修复的组合物,由活性物质和辅料组成,所述活性物质包括脯氨酰羟化酶和精氨酸/赖氨酸多肽。活性物质还包括可溶性胶原和三肽‑1铜。本发明精氨酸/赖氨酸多肽具有促进其它活性蛋白透皮吸收的功能,与脯氨酰羟化酶合用,促进脯氨酰羟化酶经皮肤进入体内,与体内脯氨酰羟化酶协同羟基化体内已有的前胶原上的脯氨酸成为羟脯氨酸,加速形成具有三螺旋结构的胶原,促进创面修复、降低色素沉着;同时胶原因脯氨酰羟化酶的存在,能较好地维持三螺旋结构,部分胶原附着在皮肤表面,形成隔离膜保护层,保湿锁水,提供皮肤修复的内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2500475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1612816.1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广州肽能基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人乳铁蛋白肽,其分子结构为人乳铁蛋白N端α‑螺旋区14‑31残基的可溶性多肽Lfcin结构类似物,保留有与Lfcin相同的折叠结构,所述类人乳铁蛋白肽为具有不大于35个氨基酸长度的多肽,其氨基酸序列包括含有(1)或(2)的氨基酸序列。类乳铁蛋白肽与来源于人乳铁蛋白N‑末端α‑螺旋区或牛乳铁蛋白N‑末端α‑螺旋区结构类似,通过结构模拟设计系列类似结构物,利用基因工程获取多肽产物,测试合成的多肽产物在较低浓度范围内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等病原菌具有显著抑制活性,但不影响乳酸杆菌等益生菌的正常生长,对皮肤微生态具有调节作用。可应用于大健康,如化妆品和食品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