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槽壁整体稳定性的富水砂卵地层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泥浆参数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7331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23487.6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槽壁整体失稳的富水砂卵地层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泥浆参数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工程实际的地质、水文条件,建立富水砂卵地层地下连续墙槽壁整体失稳模型,并计算滑动体的下滑力以及抗滑力;然后,基于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得到保证富水砂卵层地下连续墙槽壁整体稳定的最小泥浆重度。本发明考虑了富水砂卵地层的地质、水文特征,特别是考虑了基坑周边的建筑物荷载对槽壁的稳定性影响,建立的分析模型更为贴近工程实际,计算的结果更为可靠,实现了复杂周边条件下富水砂卵地层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泥浆参数的定量设计。

    一种潜水非完整井或井群动态降水过程中排水量及排水时间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0028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154576.4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水非完整井或井群动态降水过程中排水量及排水时间的计算方法,本发明从地下水渗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出发,在既有承压非完整井及井群降水过程中维持稳定水位时每天排水量计算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对降水区域进行积分,建立了承压非完整井或井群地下水位从初始水位变化至目标水位过程中排水量和排水时间的具体计算方法。本发明改变了目前承压非完整井或井群设计时水位变化阶段的排水量计算长期依赖于经验的现状,实现了工程施工承压非完整井或井群降水全过程排水量的计算及动态控制。

    一种基于角度传递的轨道沉降连续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2630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66819.2

    申请日:2014-06-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角度传递的轨道沉降连续测量方法,步骤1:准备步骤:选取一个起始点D0作为基准点,并确定该基准点的高程在测点Dj与测点Dj+1之间设置多个传递点Cj,m;步骤2:首次测量以确定各测点的初始高程;测量每一条传递线长度及其与水平面的夹角;步骤3:第i次测量;i依次取1,2,3,…;确定各测点更新后的高程步骤4:计算出第i次测量后各测点的沉降值;各测点的当期沉降量的计算公式为:轨道各测点的累计沉降量的计算公式为:i=1,2,3,…。本发明理论依据充分,计算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连续测量,较传统水准测量方法,能有效克服隧道内测量时光线不足,劳动强度大等缺点。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非均质等效梁单元模型结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3553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32655.9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管片非均质等效梁单元模型结构计算方法,方法包括步骤:(1)收集基本资料,建立惯用法模型并计算,提取各接头位置截面内力值;(2)计算等效截面力学参数;(3)建立非均质等效梁单元模型,并进行结构计算;(4)在次计算其截面等效参数;(5)比较步骤(3)输入的等效截面力学参数与步骤(4)输出的截面力学参数,是否满足误差精度要求?若不满足,则回到步骤(3),再次迭代计算,重复步骤(3)~步骤(5)。本发明采用的计算模型更接近真实,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一种氯盐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盾构管片侵蚀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9949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388359.6

    申请日:2013-08-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盐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盾构管片侵蚀试验装置,包括人工环境模拟试验系统、静力加载系统及量测系统。该装置通过自锚式力学转换施加不同荷载来实现盾构管片偏心受压的受力特征,通过氯盐溶液单侧一维侵蚀来模拟盾构隧道所处的实际赋存环境,以真实模拟盾构隧道管片在运营过程中氯离子的入侵、扩散过程,研究氯盐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盾构隧道管片混凝土耐久性演化机制及寿命预测。解决偏压荷载下盾构隧道管片氯盐单侧一维侵蚀的试验问题。

    一种潜水完整井或井群动态降水过程中排水量及排水时间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78260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10154866.9

    申请日:2012-05-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潜水完整井或井群动态降水过程中排水量及排水时间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在既有潜水完整井及井群降水过程中维持稳定水位时每天排水量计算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对降水区域进行积分,建立了潜水完整井或井群地下水位从初始水位变化至目标水位(水位下降或回升)过程中排水量和排水时间的具体计算方法,以及降水区域变化条件下排水量及排水时间的计算方法。本发明改变了目前潜水完整井或井群设计时水位变化阶段的排水量计算长期依赖于经验的现状,实现了工程施工潜水完整井或井群降水全过程排水量的计算及动态控制。

    一种偏压隧道初期支护参数的量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2658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286713.5

    申请日:2011-09-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压隧道初期支护参数的量化设计方法,该方法按抗剪破坏对偏压隧道的初期支护参数进行设计,且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抗剪支护阻力完全由初期支护体系承担,偏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剪切滑移力按照极限分析方法进行求解,初期支护的抗剪支护阻力由组成初期支护体系的锚杆、喷射混凝土、钢架等所提供的抗剪支护阻力进行叠加得到。本发明改变了目前偏压隧道初期支护参数的设计长期依赖于经验的现状,实现了隧道初期支护参数的定量化设计。

    一种用于真三轴实验的三向渗流密封装置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4894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73647.9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真三轴实验的三向渗流密封装置及应用方法,涉及岩石力学与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柔性密封套和支撑框架;所述柔性密封套包括中空腔体与所述中空腔体连通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第三套筒、第四套筒、第五套筒和第六套筒;所述柔性密封套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内,且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该应用方法包括采用流体加压输送组件将流体输送至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柔性密封套组装后的空腔内,用于向空腔腔体内提供压力,使得所述柔性密封套被压迫贴紧在所述岩样和各压头上,实现三向渗流密封。本发明能够模拟深部地层环境下岩石的三向渗流,便于全面真实的分析深部地层环境下岩石的力学特性。

    用于确定盾构隧道纵向等效刚度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461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73664.2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确定盾构隧道纵向等效刚度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该试验装置包括:第一铰支座和第二铰支座对称设置在试验台架上,且第一铰支座可滑动设置在试验台架上;盾构隧道模型设置在第一铰支座和第二铰支座之间,且与二者连接;第一扭矩加载组件与第一铰支座连接;第二扭矩加载组件与第二铰支座连接;竖向加载组件设置在盾构隧道模型上;位移检测组件一端与试验台架连接,而另一端与盾构隧道模型连接。该试验方法包括对盾构隧道模型的纵向等效刚度试验方法和在目标纵向轴力作用下的纵向等效刚度试验方法。本发明能够完成有无纵向轴力作用下的纵向等效抗弯刚度测试和纵向等效抗剪刚度测试。

    一种任意三向渗流应力耦合真三轴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4892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73608.9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力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任意三向渗流应力耦合真三轴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该装置包括在组合压力室内设置岩样以及为岩样提供轴向压力的组合压头;组合压头包括六组压头单件;在各组压头单件上均设置渗流调控组件、声发射传感组件和变形传感部件;渗流控制器、声发射监测器和变形监测器均设置在组合压力室外;渗流控制器与渗流调控组件连接;声发射监测器与声发射传感组件连接;变形监测器与变形传感部件连接。该方法用于实现任意三向渗流应力耦合真三轴实验。本发明能够为揭示深部岩体渗流‑应力耦合下的力学特性与破坏机理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