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34000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599344.X

    申请日:2013-09-26

    Inventor: 张惟 张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分离腔;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气管的出口伸入所述分离腔内;分散件,所述分散件设在所述分离腔内且与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相对,所述分散件的横截面的面积沿远离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的方向增大;和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出气管的进口伸入所述分离腔内。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从而不仅可以在不增加空调的电功率的情况下显著地提高空调的制热量,而且可以避免压缩机出现液击现象。

    空调室外机化霜水清扫装置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3454346U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20338978.X

    申请日:2013-06-13

    Inventor: 张桃 王育强 张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室外机化霜水清扫装置及空调器,该装置设置在室外换热器的进风侧,包括:固定在室外机上的齿条导轨机构以及设置在室外换热器外表面、用于清除室外换热器表面的化霜水的清洁毛刷机构,清洁毛刷机构与齿条导轨机构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室外换热器的进风侧设置齿条导轨机构以及清洁毛刷机构,齿条导轨机构与清洁毛刷机构配合使清洁毛刷机构来回往复运动,将室外换热器表面的化霜水清除干净,从而解决了现有空调室外机化霜水来不及流走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器的换热效果;而且结构简单,运动可靠性好,除水性能优良,可长效应用于空调室外机化霜水清扫。

    易拆洗的空调器室内机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478256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20788233.8

    申请日:2014-12-11

    Inventor: 张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提供了易拆洗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换热器、风机,以及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侧边,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两风道组件分别与壳体可拆卸连接,这样,一般的用户即可将风道组件拆下,从而可对风机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再将风道组件装上即可,这样的结构解决了现在空调器室内机不易拆卸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紧固结构及具有该紧固结构的空调器室内机

    公开(公告)号:CN204268670U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20683777.8

    申请日:2014-11-13

    Inventor: 张惟 赖想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固结构及具有该紧固结构的空调器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拆卸或安装两个被紧固件时操作麻烦的技术问题。通过将用于连接第一被紧固件和第二被紧固件的连接栓设置为第一段、第二段及第三段。由于第一段与第三段相交错,连接栓在轴线方向难以移动,且由于第三段与型孔为型面连接,而第二段穿过型孔时,可以转动连接栓以使第三段与型孔对齐并伸入型孔,这样可让第一段支承在第二被紧固件上,第三段支承在第一被紧固件上,因而可保证连接栓连接后稳固不动。在需要将第一被紧固件与第二被紧固件拆卸时,按照安装相反的做法即可。本实用新型的紧固结构,结构简单,安装与拆卸操作均容易。

    一种提高室内制热量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3550037U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20588113.9

    申请日:2013-09-23

    Inventor: 赖想球 张桃 张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提高室内制热量的空调器,该空调器在压缩机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吸收压缩机释放热量的蓄热溶剂的容器装置。容器装置内设置有用于容纳从蓄热溶剂吸收热量的制冷剂的第一换热装置。该空调器在室内机内设置有第二换热装置,该第二换热装置与第一换热装置连接以形成一环路;在所述环路上设置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制冷剂在环路内循环运动以将在第一换热装置内从蓄热溶剂吸收热量的制冷剂输送到第二换热装置释放热量。由于本实用新型空调器通过驱动制冷剂在所述环路内循环运动而将压缩机释放的热量输送至室内,这实现了压缩机释放热量的回收利用,因此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制热量、降低了能源消耗。

    用于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和具有它的压缩机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03533999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599147.8

    申请日:2013-09-26

    Inventor: 张惟 张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和具有它的压缩机组件。所述用于压缩机的气液分离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具有分离腔,其中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的形状与所述压缩机的外周面的形状适配,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压缩机的外周面接触;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气管的出口伸入所述分离腔内;和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具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出气管的进口伸入所述分离腔内。,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从而不仅可以在不增加空调的电功率的情况下显著地提高空调的制热量,而且可以避免压缩机出现液击现象。

    空调器室内机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613588U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20161586.6

    申请日:2012-04-16

    Abstract: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设置有风口及风道的壳体,壳体内装设有风机和换热器,其壳体呈柱状,壳体上设置有围在风机外围的蜗壳,所述风机为轴流风机,其风机轴与壳体的中轴线重合或平行,风机的叶片与蜗壳形成风道。风机包括通过风机轴转动连接的电机和风轮。电机通过风机轴上连接有一个以上的风轮,风轮的叶片在风道内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风机及风道更有效地利用室内机的内部空间,同时,在保证风量的前提下,噪音容易降低到标准范围内,使轴流风道系统可以运用到分体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上。

    空调器室内机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329162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679680.X

    申请日:2014-11-13

    Inventor: 黄剑云 张惟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室内机难以清洗其风轮和导风组件等零部件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室内机结构简单,不用拆开螺丝以卸下壳体、出风框、换热器等相关零部件,通过将第二侧拆离出风框后将封板翻转,即可形成一个大角度敞开的空间,让风道更多地裸露出来,此时,不但可清洗扫风组件与导风组件,还可对风轮、出风框、底盘等零部件进行清洗,保持整机的清洁,确保送风质量与空调器室内机的使用性能。在清洗完毕后,将封板封闭由风轮、底盘与出风框形成的风道,不至于漏风和影响美观,而封板与出风框之间形成出风口,使得风轮、扫风组件与导风组件均能正常工作。

    空调蓄湿加湿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744494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20101898.7

    申请日:2014-0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蓄湿加湿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包括冷凝装置、引风装置和雾化加湿装置。冷凝装置,具有冷凝壳体以及设置在冷凝壳体内的制冷器,制冷器具有制冷端和制热端,冷凝壳体上开设用将空气引向制冷器的制冷端的第一进风口、用于将空气引向制冷器的制热端的第二进风口、出风口和冷凝水出口。由于本实用新型空调蓄湿加湿装置通过从第一进风口将空气引入冷凝装置并使其经制冷器的制冷端而冷凝出冷凝水,通过第二进风口将空气引入冷凝装置且使其与从第一进风口流入冷凝装置并经过制冷端的空气对制热端进行降温,从而本实用新型空调蓄湿加湿装置在实现蓄湿加湿的同时,提高了制热端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了制冷器运行可靠性。

    无水加湿设备和空调系统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57590U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20209696.4

    申请日:2014-04-25

    Inventor: 张惟 张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水加湿设备和空调系统,该无水加湿设备包括内、外风机和蓄湿加湿切换装置,蓄湿加湿切换装置包括上密封盖、蓄湿块、固定框、第一换向组件、第二换向组件和底座,其中,底座上设有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固定框的底板对应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位置呈镂空设置;上密封盖固定连接在固定框上,上密封盖包括盖板和挡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无水加湿设备的结构简单,成本低,通过采用可机械切换的两套换向组件可以实现一风道加湿另一风道蓄湿,同一个蓄湿块的使用也满足了加湿与蓄湿可同时进行,无需调换蓄湿块的位置,提高了无水加湿设备的气密性,从而使蓄湿块充分地吸湿和蒸发水分,提高了无水加湿的加湿量和空调器的舒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