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8952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37939.4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善直流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电场分布的组合绝缘子,其高压端和低压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均压环和第二均压环,以此优化复合绝缘子的电场分布,并提升复合绝缘子的电气性能;另外,串联的玻璃绝缘子或瓷绝缘子一方面起到分压作用,使得串接玻璃绝缘子或瓷绝缘子后的复合绝缘子处于一种降压运行状态,另一方面端部的高场强由玻璃绝缘子或瓷绝缘子承担,使得复合绝缘子远离端部高电场环境,有效减少了复合绝缘子的损伤,进一步提升复合绝缘子的电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03107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1038962.0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固体绝缘寿命预测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现场GIS历史运行数据和局放数据,实现对现场GIS固体绝缘的老化状态关键参量的提取,进而通过预置GIS固体绝缘电场强度仿真计算模型、预置GIS固体绝缘温度场仿真计算模型和预置GIS固体机械应力仿真计算模型,结合根据局放数据得到现场GIS固体绝缘的缺陷损伤值,实现现场GIS在服役期间的累计老化损失值的计算,最终根据预置GIS固体绝缘老化程度与设备寿命概率密度的关系式计算得到现场GIS固体绝缘的寿命,实现了对现场GIS固体绝缘的剩余寿命进行预测,保证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以及避免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179976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711957.2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柔直并网过电流防护方法、系统及设备。本发明通过获取海上风电柔直并网系统的系统参数来构建海上风电柔直并网系统等效模型,通过分析发生双极短路时,海上风电柔直并网系统等效模型不同类型的区域的故障放电回路,从而制定闭锁换流器的保护策略,根据保护策略制定限流方案和过电压保护方案,最后通过进行校核从而确定最终限流方案和过电压保护方案。本发明通过构建海上风电柔直并网系统等效模型来制定保护策略,并且综合考虑了保护策略、限流方案和过电压防护方案三者间的协调,从而能够降低发生短路故障时的短路电流,提高了海上风电柔直并网系统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0736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79705.8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高频电磁波信号到达时间差计算方法和装置,通过传感器同时采集目标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的超高频电磁波信号,对得到的2个以上的超高频电磁波单次波形中的2个超高频电磁波单次波形进行去噪;对去噪后的2个所述超高频电磁波单次波形的幅值分别进行绝对值处理,并对绝对值处理后的2个超高频电磁波单次波形分别计算幅值的累计值;对得到的2条幅值累计曲线中的预置区间的点分别进行一次线性拟合;基于得到的2条拟合直线计算每个相同幅值下的时间差,得到所述目标电力设备的超高频电磁波信号到达时间差,解决了现有的超高频电磁波信号到达时间差计算方法存在的计算结果误差大,影响定位精度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906002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81467.0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5K5/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护门和一种防护箱,其中防护门包括:防护门主体、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所述防护门主体的第一侧面上安装有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和所述第二密封装置,且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和所述第二密封装置由中心向边缘扩展的分布;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和所述第二密封装置的尺寸均配合于所述防护门的尺寸,解决了现有保护工业设备的防护箱密封性不好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458056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10751975.8
申请日:2014-12-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电力系统气体绝缘开关母线温度监测的光纤布喇格光栅在线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母线在被盆式绝缘子包覆的线段内开有一个凹槽,监测系统包括光纤布喇格光栅、波长解调仪器、波长解调模块、显示器以及凹槽,光纤布喇格光栅的栅区粘帖在凹槽内,光纤布喇格光栅的引出线与波长解调仪器相连接,波长解调仪器与波长解调模块相连接,光纤布喇格光栅用于直接感测气体绝缘开关的母线温度,并且向波长解调仪器传输与感测到的温度相对应的反射光谱,波长解调仪器接收该反射光谱,将其输送给波长解调模块,波长解调模块将波长信号解调为温度信号。该监测系统能定点测量,且抗电磁干扰、性能稳定。本发明同时公开其监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352988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750656.4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泰开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IPC: G01J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09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系统,用于解决目前对于气室较多的GIS电站,需采用大量的温度传感器,导致了成本高,且使GIS结构更为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红外测温系统,包括:所述GIS设备的壳体开有窗口,所述窗口装有玻璃;所述壳体内设置有GIS母线导体,所述GIS母线导体水平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中间位置;所述移动式红外测温仪从所述壳体外垂直于所述玻璃,且与所述玻璃非接触式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291294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962603.9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黄杨珏 , 吕鸿 , 吴吉 , 张晓星 , 李祎 , 田双双 , 王增彬 , 陈义龙 , 唐瑛 , 庞小峰 , 汪进锋 , 陈晓科 , 徐晓刚 , 李鑫 , 黎晓淀 , 何奕枫 , 张瑞嘉 , 张胜强 , 孙广慧 , 郭国伟 , 王俊波
IPC: G01R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SF6环网柜局部放电分解组分试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SF6气体绝缘电气设备故障模拟并没有采用真型设备进行模拟试验,导致试验所得结果并不具备参考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交流施压系统、环网柜放电模拟平台、检测系统和绝缘缺陷模型;环网柜放电模拟平台包括有充有SF6的气室;交流施压系统输出端与环网柜放电模拟平台连接,用于提供可连续调节的交流电压;绝缘缺陷模型安装于环网柜放电模拟平台内,与交流施压系统输出端连接,用于接受交流施压系统的施压进行高压局部放电试验;检测系统与环网柜放电模拟平台连接,用于检测环网柜放电模拟平台局部放电试验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45805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53003.2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1K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GIS内部母线运行温度的在线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该系统包括采集器和SAW温度传感器,所述的采集器安装在气体绝缘开关的外壳上,母线内置在气体绝缘开关的外壳内,所述的SAW温度传感器为无源无线的温度传感器,所述SAW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母线的触头处,所述采集器用于向所述SAW温度传感器发射无线射频信号作为SAW温度传感器的激励信号,通过采集器和SAW温度传感器气体绝缘开关内部母线的运行温度。该系统充分利用声表面波技术的特点,在保证GIS内部绝缘性能的前提下,实现GIS内部绝缘开关运行温度的在线监测。本发明同时公开了该监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391235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55809.5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系统中利用毛细管测量高压电沿面放电介质温度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红外热像仪,高压端固定电极、接地端固定电极、钨针电极、毛细玻璃管和绝缘支撑杆,高压端固定电极与高压电路的高压端电连接,接地端固定电极与高压电路的接地端电连接,绝缘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高压端固定电极、接地端固定电极相连接,毛细玻璃管竖向放置在接地端固定电极上,钨针电极也竖向设置,钨针电极的上端与高压端固定电极电连接,下端插入毛细玻璃管内,并且与毛细玻璃管的管壁之间留有间隙,红外热像仪的放置位置与钨针电极插入毛细玻璃管的位置相对应。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测量沿面放电介质温度。本发明同时提供了测量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