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长型110kV接头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388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69264.X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长型110kV接头,包括绝缘体组件,所述绝缘体组件包括绝缘组合预制接头和直通组合预制接头,电缆沿轴向连接在所述绝缘组合预制接头和直通组合预制接头内;所述绝缘组合预制接头和直通组合预制接头相邻一侧通过设置的触指总成与导体插拔连接;在所述绝缘组合预制接头和直通组合预制接头相邻一侧内部对称连接有应力锥组件,所述电缆固定连接在所述应力锥组件内部;所述导体外侧还设有屏蔽组件,所述屏蔽组件包括短屏蔽和长屏蔽,所述短屏蔽固定连接在所述应力锥组件的端部,所述长屏蔽设置在所述短屏蔽之间。本接头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适用于中间段线缆无法对接的情况,操作简单、安装方便。

    高压电缆附件损伤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47082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43486.5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附件损伤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数据集,其中,所述数据集包括多张多种高压电缆附件损坏样本的第一超声导波信号时频图;构建目标检测网络模型;利用数据集训练目标检测网络模型,得到高压电缆附件损伤识别网络模型;利用高压电缆附件损伤识别网络模型对待识别高压电缆附件的第二超声导波信号时频图进行识别。本发明通过实验室模拟高压电缆附件损伤样本,获取超声导波信号,并利用该超声导波信号的时频特性,完成对高压电缆附件损伤识别网络模型的训练,进而实现对高压电缆附件损伤的识别,有利于高压电缆附件的精确检测和及时维护。

    相变储能模块制备方法及防暑降温劳保品

    公开(公告)号:CN1194129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81888.X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相变储能模块制备方法及防暑降温劳保品,涉及能源存储与利用技术领域。本申请将纳米导热粒子和增塑润滑剂添加至初始相变材料中,并通过调配得到目标相变材料,随后对目标相变材料进行包装,最终得到了相变储能模块。由此可见,本申请在初始相变材料中添加了纳米导热粒子,提升了相变材料的导热性和热量传递效率,可以实现快速、有效地吸热或放热,确保了热量在整个相变材料中快速、均匀地传递,从而提升了相变储能模块整体的降温效果;本申请还在初始相变材料中添加了增塑润滑剂,提升了相变材料的柔韧性和延展性,使得劳动者穿戴防暑降温劳保品的舒适性更好,且不容易破裂或变形,即增强了耐用性。

    高压电缆外半导电层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2355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62184.3

    申请日:2024-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外半导电层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高压电缆外半导电层切削装备缺少对高压电缆的缺陷检测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高压电缆外半导电层的待检测图像;对待检测图像进行图像重构,获得重构检测图像;对重构检测图像进行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特征识别与提取,获得关键图像特征;对关键图像特征进行基于缺陷类别与位置的异常检测,输出高压电缆外半导电层的缺陷检测结果。从而基于机器视觉,结合深度可分离卷积与多尺度特征融合实现针对关键图像特征的识别与提取,并基于缺陷类别与位置进行异常检测,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实现对高压电缆外半导电层的缺陷检测。

    高压电缆缓冲层及其制备方法和高压电缆

    公开(公告)号:CN118039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25920.7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压电缆缓冲层及其制备方法和高压电缆。高压电缆缓冲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含有无机纤维、无机溶胶和无机填料的前驱浆料进行干燥处理和烧结处理,制备耐高温复合材料;对所述耐高温复合材料和疏水改性有机纤维材料进行粘接处理,制备所述高压电缆缓冲层。本申请的高压电缆缓冲层由耐高温复合材料和疏水改性有机纤维材料粘接而成,表现出优异的耐烧蚀性、导电性和阻水性,有效降低了缓冲层烧蚀故障的发生率,从而提升高压电缆的使用寿命和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