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6214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1484496.0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06 , H02J3/38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多馈入系统稳定性的评估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多馈入系统的n+1条母线的电压和电流,并构建同步旋转坐标系;通过n+1条母线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的电压和电流,构建节点导纳矩阵;通过新能源多馈入系统在预设工况下的潮流,得到n台新能源设备的dq坐标系的工作点;通过n个工作点和节点导纳矩阵,得到网络矩阵;通过网络矩阵的右特征向量矩阵对网络矩阵进行解耦,得到网络解耦矩阵的虚部矩阵和实部矩阵;根据实部矩阵和虚部矩阵,构建以短路比为并网电抗的单机系统,并通过单机系统评估新能源多馈入系统的稳定性。本发明能够更好地反应电网强度和电网的抗干扰能力,适用于工作点不同的新能源设备的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3312878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0705159.3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3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直换流母线短路电流计算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柔直交流侧系统的机电暂态仿真数据及第一运行方式;计算在第一运行方式下,柔直交流侧系统的短路电流矢量值、等值到柔直换流母线的等值阻抗、等值阻抗的阻抗相角及三相短路电流幅值;根据柔直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获取柔直系统的第二运行方式;基于实际柔直电磁模型,计算第二运行方式下柔直系统提供的短路电流;为第二运行方式匹配对应的第一运行方式,根据柔直系统提供的短路电流计算第一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本发明考虑了柔直系统在不同控制方式及定值下提供的短路电流幅值及相位及不同系统间运行方式的配合关系,提高了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40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704603.X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孤岛故障穿越能力的孤岛保护方法及系统,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风电机组网侧实时信息,进行孤岛检测,判断风电机组是否处于孤岛状态;当判断风电机组处于孤岛状态,则进一步判断风电机组是否应当进入孤岛故障穿越模式;当判断风电机组应当进入孤岛故障穿越模式,则改变风电机组的控制模型,采用孤岛故障穿越控制策略,进入孤岛故障穿越模式;根据风电机组网侧实时信息,判断风电机组是否已经恢复至并网状态,确定孤岛保护是否应当动作。本发明可以使得风电机组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穿越暂时性孤岛故障,可以有效平衡风机冗余功率,及时调整风机出力可以减少耗能装置散热,增加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46789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07696.9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邓小玉 , 王向兵 , 曹华珍 , 王流火 , 张章亮 , 王彦峰 , 韦斌 , 隋宇 , 余梦泽 , 雷翔胜 , 吴小蕙 , 朱文卫 , 陈锟 , 王兴华 , 陈亚彬 , 许成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集群测控装置的虚拟测控容器之间,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集群内所有处于值班状态的虚拟测控容器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CPU利用率、内存使用率、IO使用率和带宽使用率;根据所述状态信息设置权重值,得到权重列表的初始值;根据所述权重列表,对集群内的虚拟测控容器进行选择性流量分配,同时更新所述权重列表。本发明能够解决集群测控装置的虚拟测控容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流量堵塞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4421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54940.2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彦峰 , 吴小蕙 , 张章亮 , 王流火 , 陈辉祥 , 蔡振华 , 车伟娴 , 雷翔胜 , 潘柏崇 , 王兴华 , 陈锟 , 郭金根 , 朱文卫 , 梁爱武 , 刘明 , 夏晋 , 吴仁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钢筋腐蚀状态评定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预设周期内获取混凝土钢筋的无腐蚀状态、不同腐蚀状态的标准波形图;提取所述标准波形图的分布特征;利用SVR支持向量回归的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并学习所述分布特征,得到混凝土钢筋的初始腐蚀电流密度预测值;利用所述机器学习算法的评价指标对所述初始腐蚀电流密度预测值进行评估,并得到目标腐蚀电流密度预测值。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钢筋腐蚀状态评定方法,能够大大减小腐蚀状态检测的工作量,同时能快速准确、无损伤地检测出具体工作环境下钢筋腐蚀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331287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705159.3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3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直换流母线短路电流计算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柔直交流侧系统的机电暂态仿真数据及第一运行方式;计算在第一运行方式下,柔直交流侧系统的短路电流矢量值、等值到柔直换流母线的等值阻抗、等值阻抗的阻抗相角及三相短路电流幅值;根据柔直电磁暂态仿真模型,获取柔直系统的第二运行方式;基于实际柔直电磁模型,计算第二运行方式下柔直系统提供的短路电流;为第二运行方式匹配对应的第一运行方式,根据柔直系统提供的短路电流计算第一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本发明考虑了柔直系统在不同控制方式及定值下提供的短路电流幅值及相位及不同系统间运行方式的配合关系,提高了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3577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96789.9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吴小蕙 , 王彦峰 , 张章亮 , 王流火 , 陈辉祥 , 蔡振华 , 车伟娴 , 雷翔胜 , 王向兵 , 潘柏崇 , 邓小玉 , 王兴华 , 陈锟 , 郭金根 , 朱文卫 , 范绍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装配式剪力墙,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以及剪力墙模块:所述剪力墙模块包括混凝土墙体、强度板以及第一栓钉;所述强度板呈外包式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墙体外部,或呈内嵌式设置于所述混凝土墙体内部;所述第一栓钉与所述强度板固定,并嵌入所述混凝土墙体内;还包括组装部,所述组装部设置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剪力墙模块两侧,所述第一墙体以及所述第二墙体分别通过对应的组装部与所述剪力墙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栓钉的嵌入式固定设置,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强度板与混凝土墙体的咬合力,从而提高强度板与混凝土墙体的整体连接稳定性,从内部、根部提高本剪力墙的整体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刚性极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23574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31761.7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吴小蕙 , 王彦峰 , 张章亮 , 王流火 , 陈辉祥 , 蔡振华 , 车伟娴 , 雷翔胜 , 潘柏崇 , 王兴华 , 陈锟 , 郭金根 , 朱文卫 , 梁爱武 , 刘明 , 范绍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相邻剪力墙的耗能阻尼器,包括阻尼部以及连接部;连接部包括供剪力墙连接安装的第一安装座以及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通过阻尼部与第二安装座连接;阻尼部包括第一阻尼件、第二阻尼件、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剪力墙通过第一安装座以及第二安装座进行安装连接后,剪力墙即可通过本阻尼器对遭受到的水平荷载和平面外荷载进行耗能,从而减轻剪力墙模块在水平荷载和平面外荷载下的破坏。其整体安装操作极为简单,大大地提高了剪力墙模块的整体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实用性极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224800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88908.1
申请日:2021-04-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寿命约束的计及灵活性储能优化调度方法,涉及储能电站应用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场景形式来刻画电网用电负荷和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其中,所述场景形式包括场景生成和场景削减;根据灵活性供需关系构建灵活性指标模型和储能寿命模型;其中,所述灵活性指标模型包括灵活性需求模型和灵活性供给模型;根据运行成本指标获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优化调度模型;根据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求解所述优化调度模型。本发明考虑寿命约束对储能优化调度的灵活性和全寿命周期经济性的影响,能够分析运行层面的不确定性对储能充放电策略和循环寿命的影响,合理优化充分发挥储能系统的灵活性调节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08982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87323.0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通环境作用下装配式混凝土及其结合界面设计方法,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第一基体的第一碳化深度和第二基体的第二碳化深度,以及从所述养护完成时间至检测时的时间,得到碳化系数;获取结合界面层的最大粗骨料直径;根据碳化系数和保护层厚度,得到碳化达到腐蚀临界状态时界面层处实际碳化深度;根据实际碳化深度、碳化系数和最大粗骨料直径,得到结合界面的倾斜角度和凹陷深度;根据所述倾斜角度和所述凹陷深度构建锯齿状结合界面。本发明通过量化确定混凝土结合界面的碳化系数和混凝土结合界面的粗糙度参数,能够显著延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使用年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