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0075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111059.3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在实现星座设计简单的同时又使得系统支持高容量且能有效地规避干扰。该方法包括:获取系统配置信息,所述系统配置信息包括:星座中每颗卫星的频率复用方式以及相邻异轨相邻波束的排列方式;根据所述系统配置信息和星历信息,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所在波束的工作频点以及其他波束的工作频点。本发明实施例可在实现星座设计简单的同时又使得系统支持高容量且能有效地规避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3131984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1406764.X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覆盖信息的指示方法及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得通信星座系统在目标覆盖区域的基础覆盖信息,所述基础覆盖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星座系统在所述目标覆盖区域的覆盖能力;根据所述通信星座系统当前的运行情况,为所述目标覆盖区域生成相对于所述基础覆盖信息的实际覆盖信息;向目标终端发送所述实际覆盖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能够通过网络通知终端当前的目标覆盖区域内可用的卫星小区的相关信息,辅助终端接入网络,为该区域内终端的正常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303735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1253554.1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4B7/18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设计方法及电子设备,其中系统设计方法包括:确定终端类型参数;基于所述终端类型参数,对卫星通信系统进行系统设计;所述终端类型参数包括下述因素项中的至少一个:终端天线类型、终端应用场景、终端可视范围、终端通信速率、终端移动速度、终端的发射天线等效口径、终端的接收天线等效口径、终端发送的最大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终端接收的等效温度增益系数G/T、终端支持的最高信噪比、终端的最大调度带宽以及终端的最小接入带宽。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卫星通信系统设计的简单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08725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910510201.9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4B7/185 , H04B17/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发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涉及卫星通信领域。该方法先确定卫星波束对应的小区范围内至少一个参考位置的上行链路的预估信噪比,根据上行链路的预估信噪比确定对应参考位置的上行链路预设载波带宽对应的EIRP值,根据上行链路预设载波带宽对应的EIRP值确定上行链路预设载波带宽支持的最大速率,根据上行链路预设载波带宽支持的最大速率确定终端支持的上行最大速率,根据用户输入的不大于终端支持的上行最大速率的终端拟支持的上行速率确定终端的上行发送参数。该方法可以快速且合理地确定终端的上行发送参数,使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控制设备根据得到的终端上行发送参数为终端分配相关资源,保障系统资源的合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98886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424589.0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随机接入信道的选择、配置方法、接入设备及网络设备,解决高频段情况下地面5G制式定义的最小带宽大,不能适用于低功率等级的卫星终端接入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获取至少两种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参数信息和时频资源分配信息,每种随机接入信道对应的参数信息包括:子载波间隔和前导码序列,根据子载波间隔和前导码序列的长度得到的随机接入信道带宽小于或等于卫星接入设备的最大发送带宽,子载波间隔包括卫星系统需抵抗的最大频偏的参考值;根据接入设备能力、接入设备的工作场景与随机接入信道的频偏占比,在参数信息中选择目标参数信息;根据目标参数信息,选择随机接入信道,基于时频资源分配信息发送随机接入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1247164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710064034.7
申请日:2007-02-16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2637 , H04J13/00 , H04W7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演进系统中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根据系统帧结构特征,下行控制信令在每个无线半帧只传输一次,可以在任意下行时隙传输,并具有多种传输方式。UE根据系统设定确定下行控制信令的时隙位置,在相应时隙位置接收下行控制信令并根据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令完成自身的业务数据传输控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有效节省控制信令开销和公共参考符号开销,同时,本发明有利于波束赋形等闭环多天线传输技术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929323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510098767.3
申请日:2005-09-07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4W1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5/0212 , H04B1/7105 , H04B2201/70702 , H04W16/14 , H04W24/00 , H04W74/04 , H04W8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时隙CDMA系统抑制交叉时隙干扰的方法,其将基站侧的联合检测技术扩展到存在交叉时隙的邻小区。本发明方法包括:a)本小区基站获取其自身的配置信息以及同频邻小区的配置信息;b)确定交叉时隙存在的位置,对存在交叉时隙干扰的时隙进行信道估计,获取信道估计结果;c)确定邻小区的码道配置信息,对由此确定的邻小区码道进行分组,进而确定参与联合检测的邻小区码道;d)本小区基站根据所得到的信道估计结果、对本小区的所有码道以及所确定的参与联合检测的邻小区的码道,利用联合检测方法进行联合检测,获得检测数据。利用本发明,能够降低交叉时隙中发送下行信号的基站对相应时隙接收上行信号基站的干扰,提高系统容量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193332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610114653.8
申请日:2006-11-20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4W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72/005 , H04W8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频网络中发送广播业务数据的方法,同频网络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和一个以上的基站,每个基站的小区包括一个以上的扇区,预先将扇区进行分组,同一小区中的相邻扇区分在不同组中,每组扇区对应一个不同的延时单位,该方法为:无线网络控制器将广播业务数据和第一发送时间发送给基站;基站根据第一发送时间和自身包含的每个扇区对应的延时单位计算在每个扇区发送广播业务数据的第二发送时间,并按照每个扇区对应的第二发送时间向该扇区发送广播业务数据。采用本发明,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同频网络中同一个小区中相邻扇区边缘地带出现的接收信号快速衰落的现象,提高了接收信号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834612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10079377.X
申请日:2009-03-09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IPC: H03M1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LDPC码的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扩展因子zf调整模矩阵Hbm的元素,生成调整后的模矩阵Hbmf;使用所述矩阵Hbmf扩展生成校验矩阵H,扩展方式为校验矩阵H中的子矩阵Pi,j根据模矩阵Hbmf的取值进行扩展,每个子矩阵Pi,j为全零矩阵、单位矩阵或按列向右循环移位的单位矩阵;使用所述校验矩阵H对输入信息U进行编码,输出编码信息V。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LDPC码的编码器。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通过增加模矩阵Hbm零元素的数量,能够降低LDPC码的编码和译码的处理复杂度和实现复杂度,提高编码和译码的处理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400126B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710122539.4
申请日:2007-09-26
Applicant: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时隙的SFN组网方法,包括:当大SFN内包含小SFN时,根据所述大SFN和小SFN的需要将完整帧结构中的时隙分别分配给所述SFN;为所述大SFN和小SFN内的时隙分别配置不同的信道估计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网络侧和一种终端。应用本发明进行SFN组网时,无需将每帧置于同一SFN中,而是能够将该帧中的不同时隙用于不同的SFN,使得所有SFN内都没有空闲时隙,充分利用了移动通信网中的时隙资源;本发明可以根据不同SFN的覆盖情况采用不同的信道估计码进行信道估计获得信道检测值,对于仅有一个SFN的情况,可以当没有数据传输时仅发送信道估计码,保证了全网位于同一SFN内时信道估计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