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27051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0910208817.7

    申请日:2009-10-29

    Inventor: 森本清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显像装置在第一循环路径和第二循环路径这两个路径传运二成分显像剂,包括根据由设置在各路径的两个调色剂浓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调色剂浓度,用于进行切换从而将由调色剂补给装置供给的调色剂导向上述第一循环路径和第二循环路径中的任一个的引导板和电磁铁。由此,在形成有一个调色剂补给口的显像装置中,即使在显像辊的轴方向一端调色剂被大量消耗的情况下,也不存在由二成分显像剂的调色剂浓度不均引起的图像浓度不均或模糊。

    图像形成装置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92032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710196616.0

    申请日:2007-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849 G03G15/0853 G03G2215/00075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色粉图像形成部(2)、转印部(3)、定影部(4)、记录介质供给部(5)、及排出部(6),上述色粉图像形成部(2)包括具有储存双成分显影剂的显影槽(20)的显影装置(13)。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上设有:色粉浓度检测部(70),对显影槽(20)内的色粉浓度进行检测;印刷速度切换部(73);色粉浓度计算部(74),根据印刷速度,对色粉浓度检测部(70)的检测结果进行校正,从而计算出色粉浓度;以及色粉补给控制部(75),根据色粉浓度计算部(74)的计算结果,向显影槽补给色粉。

    图像形成设备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93413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69615.6

    申请日:2011-03-17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显影装置;调色剂供给装置;调色剂供给检测传感器;以及指导调色剂供给的调色剂浓度控制器。所述调色剂浓度控制器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调色剂供给前后的调色剂供给检测传感器输出之间的差值;调色剂供给量判定器,当所述传感器的输出差值或输出比例低于供给基准值时,所述调色剂供给量判定器判定所述调色剂供给装置中留存的调色剂的量低,并且调色剂供给量低;以及画质调节控制器,所述画质调节控制器在上述情况下缩短针对调色剂浓度修正的电位调节之间的时间间隔。

    油墨组合物、使用它的记录法及记录图像、油墨组和喷墨头

    公开(公告)号:CN1511898B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03165009.0

    申请日:2003-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1/4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喷墨记录法时,可以得到排出稳定性优良的,高质量的记录图像的油墨组合物,采用该组合物的记录方法以及记录图像,油墨组和喷墨头。油墨组合物(60)在温度24~26℃下采用最大气泡压力方法测定的动态表面张力(mN/m)与静态表面张力(mN/m)之差是0~7(mN/m)。油墨组合物储存在喷墨头(1)的喷墨槽(50)中,并且油墨组合物从油墨槽(50)供给有排出口(31)的油墨盒(40),以及将电压施加到由压电材料制成的隔板(12)上,由隔板(12)往储存在油墨槽(40)中的油墨组合物(60)施加压力,从而从排出口(31)排出油墨组合物(60)液滴,该液滴附着在记录材料上记录图像。

    调色剂传送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441425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181231.1

    申请日:2008-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886 G03G15/08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色剂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传送装置具有柔性片材、及拉引柔性片材使之进退移动的片材移动机构。在柔性片材上形成有用于打开调色剂传送管的第1开口部的调色剂通过孔。调色剂通过孔被分割为位于与柔性片材的进退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第1区域、位于上述垂直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第2区域、以及位于第1区域和第2区域之间的第3区域时,第3区域与第1区域及第2区域相比向上述进退移动方向扩展,这样一来,可顺利移动形成有调色剂通过孔的柔性片材。

    光除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54175C

    公开(公告)日:2009-01-21

    申请号:CN200510106811.0

    申请日:2005-09-22

    Abstract: 在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光除电装置中,在导光体上形成将来自LED灯的光朝向感光鼓反射的扩散反射面,并且根据距LED灯的距离改变该扩散反射面相对于光射出面的高度及扩散反射面的宽度,并进行光量校正,从而使照射到感光鼓上的照射光的光量分布均匀化;并且,通过粘贴在导光体的后端部附近的上面的反射膜,反射从扩散反射面泄漏的光,并使其返回到导光体内部,因此导光体的后端部附近的来自光射出面的照射光的光量增大,可进一步使照射光的光量分布均匀化;或者,在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光除电装置中,设置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相对配置的导光体、及向该导光体的光入射面照射光的LED灯;并且,在导光体上形成将来自LED灯的光朝向感光鼓反射的扩散反射面;并且,通过将导光体的后端面作为透光面,并在该导光体的后端面的后方形成反射面,使从导光体的后端部附近照射到感光鼓上的照射光的光量增大。

    显影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39391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131962.5

    申请日:2008-0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921 G03G15/0812 G03G15/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显影装置具有显影辊和刮板。上述显影辊包括:旋转套筒,在外周面上承载含有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的双成分显影剂并旋转,并且在上述外周面上形成多个在和上述旋转的轴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槽;和磁部件,在上述旋转套筒的内侧非旋转地设置,通过磁力将上述双成分显影剂吸引到上述旋转套筒的外周面上。上述刮板,在上述旋转套筒的外侧相对于上述外周面隔开间隙地配置,用于刮取由上述外周面上承载的双成分显影剂的一部分。上述磁部件中具有使上述间隙的磁通量密度的值为70mT~150mT的磁铁。这样一来,可抑制因“显影记忆”的产生造成的打印图像的画质恶化。

    图像形成装置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92032A

    公开(公告)日:2008-06-04

    申请号:CN200710196616.0

    申请日:2007-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G15/0849 G03G15/0853 G03G2215/00075

    Abstract: 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色粉图像形成部(2)、转印部(3)、定影部(4)、记录介质供给部(5)、及排出部(6),上述色粉图像形成部(2)包括具有储存双成分显影剂的显影槽(20)的显影装置(13)。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上设有:色粉浓度检测部(70),对显影槽(20)内的色粉浓度进行检测;印刷速度切换部(73);色粉浓度计算部(74),根据印刷速度,对色粉浓度检测部(70)的检测结果进行校正,从而计算出色粉浓度;以及色粉补给控制部(75),根据色粉浓度计算部(74)的计算结果,向显影槽补给色粉。

    光除电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52871A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510106811.0

    申请日:2005-09-22

    Abstract: 在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光除电装置中,在导光体上形成将来自LED灯的光朝向感光鼓反射的扩散反射面,并且根据距LED灯的距离改变该扩散反射面相对于光射出面的高度及扩散反射面的宽度,并进行光量校正,从而使照射到感光鼓上的照射光的光量分布均匀化;并且,通过粘贴在导光体的后端部附近的上面的反射膜,反射从扩散反射面泄漏的光,并使其返回到导光体内部,因此导光体的后端部附近的来自光射出面的照射光的光量增大,可进一步使照射光的光量分布均匀化;或者,在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光除电装置中,设置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相对配置的导光体、及向该导光体的光入射面照射光的LED灯;并且,在导光体上形成将来自LED灯的光朝向感光鼓反射的扩散反射面;并且,通过将导光体的后端面作为透光面,并在该导光体的后端面的后方形成反射面,使从导光体的后端部附近照射到感光鼓上的照射光的光量增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