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06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268934.2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密认证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本发明在组内进行实现无证书加密认证,加密认证过程简单,适配低计算存储资源的终端。
-
公开(公告)号:CN115694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45360.9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军 , 冯宝 , 谢小军 , 赵高峰 , 吴尚 , 程康 , 卞宇翔 , 俞骏豪 , 武秋阳 , 黄影 , 张天兵 , 李洋 , 龚亮亮 , 贾玮 , 吕超 , 曹委 , 黄忠明 , 郭子昕 , 孙圣武 , 朱雪阳
IPC: H04L9/08 , H04L9/40 , H04L41/14 , H04L41/147 , H04L43/08 , H04L43/0823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配网保护业务的量子密钥应用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从多个维度获取配网保护业务运行数据样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预测配网保护业务运行状态,根据配网保护业务运行状态预测结果生成量子密钥应用策略。本发明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对配网保护线路业务动作状态进行预测,在开关动作等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要求高的控制指令触发之前,进行量子密钥的更新,并采用“一次一密”加密控制指令下发,降低了密钥更新对控制业务带来的时延,提升了业务传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5606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0372155.3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单向导入功能的网络安全隔离装置,包括内网处理单元A:将接收的内网网络报文中的数据组装成内部报文,将内部报文传输给单向隔离单元A;单向隔离单元A:对内部报文进行检查,将检查合格的内部报文传输给外网处理单元;外网处理单元:将合格内部报文中的数据组装成网络报文,将网络报文传输给外网;将接收的外网网络报文中的数据组装成内部报文,将内部报文传输给单向隔离单元B;单向隔离单元B:对内部报文进行检查,将检查合格的内部报文传输给内网处理单元B;内网处理单元B:将合格内部报文中的数据组装成网络报文,将网络报文传输给内网。公开了相应的方法。本发明在保证高强度安全防护的同时,实现双向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14095251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75844.0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PDK与VPP的SSLVPN实现方法,包括构建DPDK零拷贝运行环境;对内存进行预分配,获得系统达到最大并发时所需的内存块,内存块内存储有网络数据包;设置CPU核与多队列网卡间的调度策略,调度策略按流分配,根据网络数据包的特征信息识别出会话数据流,保证同一会话数据流被分配到同一队列网卡的接收队列、CPU核和工作线程;利用独立的工作线程处理独立队列网卡内的数据接收、处理和转发,独立的工作线程是基于VPP创建的,所有工作线程对网络数据包的处理均在VPP用户态协议栈完成。本发明充分发挥了多核处理器的性能优势,基于DPDK零拷贝技术和VPP用户态协议栈,利用并行处理技术,满足高速网络环境下的SSL连接实时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033680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573131.1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电力工控网络的攻击溯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从电力VPN设备采集信息;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攻击检测分析,检测是否存在网络攻击事件;对检测到的网络攻击事件进行溯源分析,定位攻击者所在区域或节点;生成处置策略,对攻击进行管控处置。本发明通过对电力工控网络边界处电力VPN设备相关信息的采集,结合电力工控业务通信的特点,对电力工控网络中网络攻击进行溯源,克服了传统的溯源方法成本高、改造难度大、精度低,可操作性不强的缺点,实现了电力工控网络攻击的自动发现与智能处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