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90971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318328.2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锰 , 王利利 , 刘巍 , 田春筝 , 李秋燕 , 李科 , 李鹏 , 全少理 , 付科源 , 郭勇 , 郭新志 , 杨卓 , 孙义豪 , 丁岩 , 马杰 , 张艺涵 , 罗潘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门当户对遗传算法的配电网多目标主动重构方法,首先,将功率损耗、电压偏移和系统稳定裕度等指标融合到目标函数中,并引入判断矩阵法和线性加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和实现多目标函数的转化;其次,针对传统遗传算法的弊端,提出了基于“门当户对”原则的多种染色体交叉策略,丰富了种群进化方式的多样性,算法计算效率和寻优能力得到大大加强;最后通过设定临界值,实现主动配电网的自我感知和主动重构,提高配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仿真算例表明,本发明提出的模型和算法以及主动重构的理念符合当前主动配电网主动运行和主动控制的思路,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27960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91233.5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序关系法-熵权法的县域电网评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建立指标体系,获取指标值;步骤2,指标分类归一;步骤3,确定指标体系的主观权重;步骤4,确定指标体系的客观权重;步骤5,计算组合权重;步骤6,综合计算,得到评价结果。本发明以组合赋权方法进行赋权,将专家或工作者的经验优势与指标的数据的结构相结合,得到比单一赋权法更为合理的评价结果。序关系法体现了人们决策思维的基本特征,分解、判断、综合,无需要构造判断矩阵和进行一致性检验,大幅减少了计算量易于掌握,也易于应用。熵权法体现了数据的结构特征,方法简单,容易实现。两者可以弥补单一主观赋权法完全依赖人为意识和单一客观赋权法完全依赖数据结构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0471667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151613.X
申请日:2015-04-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14 , Y02E10/563 , H02J3/383 , H02J3/46 , H02J2003/003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并网下基于网络安全约束的机组组合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利用7场景模型预测;步骤2:建立模型,描述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步骤3:简化直流潮流约束条件;步骤4:将机组组合问题分解成两个相互制约的子问题;步骤5:计算SP1,获得启停方案;步骤6:将步骤(5)所得机组启停方案作为SP2运算的初始值,在目标函数及网络安全约束中增加惩罚变量χl,计算SP2,并检测支路是否有功功率越限;步骤7:标记非0惩罚变量值,在SP1中增加约束条件,计算SP1,重复步骤5、6。本发明的方法采用7场景模型、Benders算法在机组组合优化中的割集分解思想,将复杂的SCUC问题分解成两个相互制约的整数规划子问题,通过相互反复迭代的方法实现SP1和SP2的衔接,大幅度降低了求解该问题的难度和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700325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43010.5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配电网稳定性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包括线路重过载率,配变重过载率,配网自动化覆盖率,典型接线比率,线路环网率,每条线路接入配变容量合格率,线路绝缘化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停电可转供率,综合电压合格率,面对配电网发展的多重目标,进行综合考量,通过权值计算来获得稳定性评价,从而更好的指导电网进行调节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93655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556156.3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信息可信度的农村电网故障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台区的电网运行数据,生成第一信息;利用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一模型,确定所述第一台区中的故障发生情况,得到至少一个第一故障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台区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故障信息中每个第一故障信息的第一可信度;所述第二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台区的环境信息和所述第一台区的设备信息;基于所述第一可信度,从所述至少一类第一故障信息中确定可信的第一故障信息,得到第二故障信息。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农村配电网故障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9063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62379.8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G06Q10/04 , H02J3/28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策略初始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治算法的储能策略初始化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储能策略需要满足的约束条件;步骤2、在period=2情况下,获得最终P1可行的取值范围和P2可行的取值范围,并在其各自的取值范围内进行随机数取值,完成period=2的情况下随机地生成满足约束的储能策略;步骤3、对于period>2的情况,通过将period对半拆分成两个部分,将原问题拆分为两个子问题,各子问题进行进一步拆分,直到period的长度为2或者1为止;步骤4、确定period为1时对应决策变量进行随机数取值的范围;本发明能够满足智能优化算法对初始解的“可行”性要求,能够有效提高智能优化算的计算效率和收敛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85333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010785079.9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关联算法的配电网建设管控指标关联关系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电网建设项目全过程管控关键指标数据的搜集,形成指标体系;步骤2:数据预处理;步骤3:使用Apriori算法找出关联规则;步骤4:对计算出的关联规则进行分析,梳理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配电网建设数据具有体量大、属性杂、归集难等特点,缺乏数据统筹分析,决策水平较低,大量数据分散在不同工作、流程、系统中。确定的配电网建设管控指标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仅凭经验判断可能会导致指标之间的关系出现较大偏差,该方法通过关联算法挖掘收集到的数据中包含的关联关系,能够发现更多隐含的关联关系并排除无效的关联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095633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1911247405.4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锰 , 王利利 , 陈鹏浩 , 胡扬宇 , 李鹏 , 田春筝 , 李慧璇 , 李秋燕 , 李科 , 全少理 , 郭新志 , 杨卓 , 丁岩 , 马杰 , 张艺涵 , 罗潘 , 郭勇 , 孙义豪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直流配电网中换流站的选址定容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将分布式电源接入直流配电网中,并利用曲折系数、负荷同时使用率、标志参数对传统的负荷距模型进行改进,构建改进负荷距的目标函数;其次,利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寻优,得到候选的换流站站址;最后,计算候选的换流站站址的平均值,并将平均值作为换流站的最优站址。本发明考虑负荷同时使用率、曲折系数以及分布式电源的季节波动性,对传统负荷距法进行改进,利用遗传算法对其寻优得出最优站址,与由传统负荷矩得出的站址进行比较可知最优站址更接近负荷中心;再利用全寿命周期成本对比本发明和传统的负荷距模型表明本发明的换流站容量配置的经济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70981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1683787.2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Inventor: 马杰 , 郭勇 , 李秋燕 , 刘向实 , 李小明 , 吴豫 , 董智 , 丁岩 , 全少理 , 杨卓 , 郭新志 , 于昊正 , 樊江川 , 孙义豪 , 高丽萍 , 陈帆 , 刘卫民 , 韩啸一 , 杨世辉 , 郭建宇 , 刘友波 , 任鹏哲 , 李争博 , 祁浩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GIS信息优化的配电网重构和负荷灵活接入方法,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步骤包括:获取配电系统的电力设备信息,将配电系统的电力设备信息输入至GIS系统内进行空间绘制,同时根据基站覆盖面积作为单位网格对GIS系统进行网格化划分,得到各个电气节点的空间分布数据;基于新基建负荷的接入构建最大可开放容量模型,通过最大可开放容量模型对各个电气节点的空间分布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各个电气节点的可接入剩余容量,获取配电系统的剩余可开放容量;结合元胞自动机规划算法与最大可开放容量模型,并基于约束对配电系统的剩余可开放容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求解配电系统的最大可开放容量以及对应的新基建负荷接入顺序。
-
公开(公告)号:CN1142437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77152.4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于昊正 , 李秋燕 , 李科 , 皇甫霄文 , 马杰 , 郭勇 , 孙义豪 , 杨卓 , 丁岩 , 全少理 , 郭新志 , 樊江川 , 赵寒杰 , 李翠萍 , 朱星旭 , 侯香臣 , 高崑齐 , 张雨晴 , 邵岩 , 李军徽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电压灵敏度排序的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其特点是:包括:构建含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结构、构建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接纳能力评估指标、基于电压灵敏度排序对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评估,其计算快速、收敛效果显著,在构建电压偏差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基于电压灵敏度排序,能够快速找到配电网极限承载能力下的光伏接入方案,其方法科学合理,适用性强,效果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