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909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626348.7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H04B3/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台区电力载波并发通信防冲突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台区终端发送的数据采集指令;获取载波通信单元的优先级序列,并获取通信信道配置,确定当前可用通信信道的数量;基于载波通信单元的优先级序列,依次筛选出与当前可用通信信道的数量相等的若干个载波通信单元,通过可用通信信道向对应载波通信单元发送数据采集指令。方法实现若干个载波通信单元的预排序,从而保障台区终端在较小并发下的有效故障数据或风险数据的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719306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66762.7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一种能源多路采集方法、电路及碳计量终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别将多路电能采集终端通过继电器连接至电能表所在的通信总线上,其中所述多路电能采集终端中的至少一路为碳计量终端;步骤2,通过所述碳计量终端控制所述继电器的通断状态,并基于所述继电器的通断状态将合适的电能采集终端接入至所述通信总线中,以实现能源数据的远程采集。本发明方法有效可靠,仅通过将部分线路功能集成在碳计量终端上,就实现了计量终端与原有线路的有效融合,不仅简化了能源数据采集线路,也确保了碳计量终端与现有采集设备和采集线路的兼容性,保证了有效的能源数据采集和线路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5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87081.6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通信基站参与电网需求响应的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设计所述通信基站参与电网需求响应的评价指标,所述评价指标分别包括电网安全性指标、能源效率性指标和响应有效性指标;步骤2,采用熵权法为所述评价指标分配指标权重,并采用TOPSIS方法计算参与电网需求响应的多个通信基站的评估结果,并基于所述评估结果确认优先参与电网需求响应的通信基站。本发明能够利用TOPSIS法对参与需求响应的基站进行排序,筛选出安全性好、效率性优、有效性高的通信基站参与需求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579584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11466098.0
申请日:2022-11-22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Q40/04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集群热平衡的计算方法和系统,包括:采集建筑集群数据,包括:建筑集群的室外温度、风电出力、光伏出力、电负荷、室内温度、热水流量;结合建筑集群数据,建立含一次回风系统和供热管网的建筑集群的焓湿图;从焓湿图中,结合室内外空气温度,计算建筑集群热负荷;根据焓湿图,建立含一次回风系统和供热管网的建筑集群能量管理模型,包括:空气源热泵出力模型,燃气锅炉出力模型,供热管网模型以及热惯性的供热模型;根据建筑集群能量管理模型与建筑集群热负荷,以建筑集群运行成本最小值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与相应的约束条件,并根据目标函数确定购电量与购气量从而使得建筑集群热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695742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27935.9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命周期计算光伏设备供应链碳足迹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碳排放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基于所述周期数据建立所述光伏设备的一般化物质消耗与排放计算模型;基于所述链结构数据,构建所述光伏板生命周期的单向碳链结构;构建总排放量计算模型;分别构建所述光伏设备的生产过程功耗模型、运输过程碳排放估算模型及生命周期内碳减排模型;构建所述光伏设备的生态足迹模型,依据所述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得到光伏设备的供应链碳足迹。本发明的实施能够确定光伏发电行业的碳足迹与光伏设备供应链的直接与间接碳排放量,能够结合光伏设备的碳减排量,计算光伏设备在全生命周期环节的碳排放,以评估光伏设备的减排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50550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1595951.9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标准模型的负荷集控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从IEC61970标准规定的通用信息模型中获取电动汽车本体、充电桩、充电站的设备模型参数,并构建设备模型;步骤2,基于所述设备模型,从不同型号的电动汽车本体、充电桩、充电站设备上采集参数信息,以生成设备模型集群;步骤3,将所述设备模型集群中的每个设备模型与IEC61970标准中定义的标准设备模型进行比较,并实现模型的关联、派生和映射,以对所述设备模型集群进行更新;步骤4,基于更新后的设备模型集群进行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获取最优的负荷集控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05094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286842.7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多类型用户需求侧资源物理调节能力归一计算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划分需求侧资源中所有电力用户的电力设备类型;统计电力用户可参与需求响应的各类型电力设备物理数据;按照用户类型和设备类型采集历史数据,根据电力设备类型和历史数据计算相应的电价敏感系数;基于物理数据、电价敏感系数和归一化系数计算电力用户不同类型电力设备的需求响应物理调节能力;综合所有电力用户不同类型电力设备的需求响应物理调节能力,得到整体需求侧资源物理调节能力归一化计算总值。可适应多类型用户,更为通用,便于电力公司对所有电力用户综合考虑优化,制定最优的需求响应策略,便于对需求侧资源整体评估和综合统筹。
-
公开(公告)号:CN11607014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596274.2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F18/241 , G06F18/23 , G06F18/2135 ,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容量紧缺度的台区分类方法、装置及介质,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分析电网台区容量紧缺原因并建立容量缺额指标,采用PCA方法对所述容量缺额指标进行降维以获取关键缺额指标;步骤2,计算所述关键缺额指标的熵权,并采用特征加权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所述关键缺额指标的特征矩阵进行聚类,以获取台区类型;步骤3,建立容量紧缺度描述模型以获得所述台区的容量紧缺类型,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判定所述容量紧缺度描述模型与所述关键缺额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所述容量紧缺类型、所述关联关系生成台区治理规划;步骤4,基于步骤3中获取的所述台区类型和步骤4中获取的所述台区治理规划对所述台区进行治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43901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298505.1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多事件场景下的非介入负荷辨识事件检测方法及装置,首先通过负荷辨识终端获取用户基本负荷数据;然后将窗口内用电数据分为“稳定”和“冲击”状态,并基于广义极值分布检测出“冲击”状态;最后针对多设备同时开启(多事件)的负荷辨识场景,基于滑动窗口边缘检测分离出多设备事件状态。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在现场负荷辨识场景中多设备开启事件无法分离而导致的设备误辨的问题,提高了事件检测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2306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328056.6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中继器的智能用电数据采集与上传方法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智能用电数据采集终端基于中继器以预设时间间隔循环发送数据请求并删除预先采集的用电数据;步骤2,待删除完成所述预先采集的用电数据后,所述智能用电数据采集终端采集用电数据,并响应所述中继器的请求,发送所述用电数据,其中,所述智能用电数据采集终端基于所述中继器发送的所述重复请求进行判定,并确认是否再次采集和发送所述用电数据;步骤3,所述中继器接收到所述用电数据后,将所述用电数据实时转发至用电数据处理主站中。本发明中的数据采集与上传,方法简单、采集到的数据准确、降低主站数据处理复杂度,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