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2674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1502216.X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表征学习的面向工业边缘网络的全面状态感知建模方法。该发明利用以表征学习为技术特征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能够避免手动提取特征直接部署在工业边缘网络环境下,针对异构网络环境下的行为状态需求,通过旁路监听或直接嵌入的方式收集边缘网络中的原始数据自动学习特征并执行全面状态感知分析任务。对边缘网络环境中不同设备、不同业务逻辑所产生的行为状态进行建模、感知和检测,实现对整体框架的全面状态感知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567560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067473.8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IPC: H04L41/0894 , H04L41/14 , H04L67/1001 , H04L67/60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生成对抗模仿学习的边缘节点动态资源分配方法,包括:获取边缘节点上的边缘环境信息,根据边缘环境信息,利用预先训练的资源分配策略模型得到资源分配策略;根据资源分配策略向请求服务的各用户节点分配应用服务资源;资源分配策略模型基于预训练的用户请求策略模型利用Q‑learning强化学习算法训练得到;用户请求策略模型为基于历史真实边缘环境信息利用生成对抗训练得到。本发明无需通过与大量真实边缘环境交互便可实现资源分配策略模型的策略优化,从而在实际边缘节点资源分配时能够获得更贴合实际用户需求的资源分配策略,提升边缘节点应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效率,优化用户服务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4090238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276213.3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缘节点负载预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边缘节点拓扑关系图确定当前边缘节点的邻近边缘节点,并采集当前边缘节点的特征及邻近边缘节点的特征;采用已训练好的图神经网络模型对当前边缘节点的特征及邻近边缘节点的特征进行加权求和,以计算获取当前边缘节点在未来预定时间段内的预测负载值。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边缘节点负载预测方法及装置,综合考虑了边缘节点的特征及邻近边缘节点的特征,即便对于具有多边缘节点的复杂拓扑结构,依然能够给出更加准确的负载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8774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966766.5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电力物联网多维度监控处置方法,基于“云‑边‑端”三层架构的电力物联网体系,对电力物联网中边缘设备的智能化监控和故障处置。边缘设备中,收集物联体系运行中日志信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在边缘设备中对异常日志信息进行故障类型分析,并执行对应的处置策略,实现边缘自治;在物联管理平台中,对异常日志信息分析其故障类型,并下发对应的处置策略至边处置模块,实现云边协作治理。本发明通过对多种类日志信息的采集分析实现了多维度监控、边缘自治,基于云边协同实现了对故障的精准智能分析和快速处置,有效提高了运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2454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896330.3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边缘物联代理的非线性白盒SM4实现方法。本发明将SM4的加解密计算转化为查找表的形式,使用随机的非线性双射对查找表进行置乱编码,相较于现有的白盒SM4实现方案,非线性混淆的设计使本发明的多样性与含混度大幅度提升,同时使其能够有效抵御现有的针对白盒实现的攻击,极大地增强了安全性。本发明通过对置乱编码的进一步设计,并辅以仿射变换,使得在保证信息安全性的前提下,部分查找表能够重复利用,从而大幅度缩减了查找表在边缘物联代理上的储存空间占用。通过对编码函数的精细设计,本发明在正确实现加解密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抵御现有的针对白盒实现的攻击,同时适用于在存储空间有限的边缘物联代理上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1798655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0474131.9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力物联网台区的运行数据分钟级采集方法,智能终端实时采集台区中运行数据,多个采集层级依次通过通信通道相串联,最下层采集层级通过通信通道与智能终端相连接,最上层采集层级通过通信通道与主站系统相连接。本发明在统筹考虑用电数据采集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对电表运行数据需求基础上,并在遵循现有数据采集与传输过程中依据的相关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电力物联网基本架构设计,实现对电力物联网台区的电表、关口表、用户表、表箱监测装置等不同业务智能终端设备数据的统一采集、按需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1808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706645.7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设备指纹和PUF的轻量级安全认证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边缘物联网设备生成消息M0和认证参数I0发送到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基于接受到的消息M0计算出哈希值I0',若I0'与I0相等,则生成M1,并进一步生成认证参数I1;设备管理将消息M1和认证参数I1经连接管理发送至边缘物联网设备;边缘物联网设备基于接收到的消息M1,计算出哈希值I1',若I1'与I1相等,则生成会话密钥ki,更新其虚假身份标识然后将发送到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生成新的虚假身份标识并验证若I2通过验证,则设备管理会存储以供将来的身份验证请求。本发明能够实现物联网设备的匿名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7193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110273935.7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nventor: 缪巍巍 , 曾锃 , 李世豪 , 崔恒志 , 黄进 , 韦磊 , 蒋承伶 , 滕昌志 , 张瑞 , 张震 , 王传君 , 张厦千 , 张明轩 , 杨维永 , 候继鑫 , 周斌 , 延毓 , 魏兴慎 , 邱文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物联网系统,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云层、管层、边层和端层。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物联网系统,预先为每类端设备设置设备映射集,边缘物联代理基于该设备映射集将电力原始数据转换为符合该设备映射集的源格式的电力中间数据,物联管理平台将电力中间数据发送到多个业务平台后,业务平台基于该设备映射集也可以正确读取理解电力中间数据,并形成本身所需的业务数据,从而实现端设备一次采集电力数据,多方业务平台共享。多方业务平台可以按需从物联管理平台拿到所需的数据,业务平台之间不需要直接共享数据,能够消除冗余数据传输带来的资源占用和数据不可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6108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0961959.7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力物联网的边缘物联代理方法,边缘物联代理框架采用微服务分层架构,运用Docker容器技术实现微服务,并提MQTT基础微服务进行框架的通信交互;电力信息采集设备和APP将数据报文按照APP接入微服务device‑mqtt中物模型文件定义的字段和格式发布到MQTT的指定topic,实现APP接入;接入后数据在框架内进行边缘计算处理,经过各微服务层级上送,最终导出到proxy微服务,规定与物联管理平台的MQTT交互协议,实现边缘框架的物联代理功能,贯通整个电力物联网的上下交互,形成统一的边缘物联代理框架。
-
公开(公告)号:CN11211360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772117.7
申请日:2020-08-0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综合监测装置,包括两个半圆柱结构的外壳和远程通讯装置,所述半圆柱结构的外壳两端具有固定端子,在固定端子上安装固定插销,使两个半圆柱结构的外壳相连接,外壳内部具有通孔,其中通孔的两端的内侧安装了多个金属弹片,金属弹片的内侧具有绝缘防滑垫片,外壳的上端具有多个安装孔,用于安装电流检测传感器、温度检测传感器和湿度检测传感器,该控制装置与电流检测传感器、温度检测传感器、湿度检测传感器和风力检测装置相连接,所述远程通讯装置安装在监控室内,与控制装置建立远程通讯。能够检测输电线路上多种参数,避免在输电线路上安装多个传感器,从而增加架空作业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