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77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81964.2
申请日:2024-10-23
IPC: G06F18/241 , G06F18/25 , G06F18/2431 , G06N3/0455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分辨率情形下负荷数据分类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历史用电数据信息以及负荷的类别信息并进行预处理;基于不同时间尺度对负荷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多分辨率负荷数据矩阵;基于负荷数据矩阵,通过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获取负荷数据的局部特征;利用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机制和相对位置编码获得多分支负荷数据特征;利用融合模型实现多分支CNN和Transformer算法所获取的负荷数据的长短尺度特征的融合;基于融合特征进行分类,输出每个负荷所属类别的概率,确定负荷的类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负荷数据的分类问题,不仅能实现多分辨率情形下负荷特征的深度提取,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对负荷数据分类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9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07119.7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2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虚拟电厂的多类型容量应用方法与系统,旨在提高电力需求与可再生能源产出的预测精度及电力系统的调度效率。该方法首先通过训练LSTM模型和SVM模型,分别对电力需求与可再生能源产出进行预测。LSTM模型用于捕捉时间序列数据中的长期依赖关系,SVM模型则精确拟合电力资源的变化趋势。然后,通过模糊逻辑算法融合两者的预测结果,生成更准确的最终预测数据。基于这些预测数据,使用预训练的深度Q网络生成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策略,优化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操作,实现电力供应与需求的平衡。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虚拟电厂在多种电力资源和需求波动情况下的稳定性与效率,确保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与资源的最优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5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39833.1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F18/24 , G06F18/23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精细化天气分型的光伏预测方法和系统,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光伏功率预测方法的精准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历史时期中每日的天气进行分类划分为平稳天气和转折天气;基于广义天气类型将平稳天气日和转折天气日中的各历史时段的天气划分为多个子天气类型;构建各子天气类型的训练数据集;获取各子天气类型对应的子预测模型;将预测日的各预测时段的天气数据分别根据其对应的子天气类型输入相应的子预测模型获取各预测时段的光伏预测功率。本发明中,实现了转折天气日和平稳天气日的识别,并基于广义天气类型对一日中的各时段的天气进行精细化识别划分,有利于提高光伏功率预测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611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47885.5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钻石配电网的自愈方法和系统,属于配电网继电保护和安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主配电系统故障或检修时直接切除分布式电源会导致分布式电源用户发电量损失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所述方法包括:主配电系统故障后,按照预设的孤岛方案进行孤岛划分以形成负荷量与分布式电源的发电容量相匹配的孤岛;判断分布式电源是否满足孤岛运行要求;若是,则控制孤岛运行;若否,则切除分布式电源;其中,孤岛运行时,对作为主控单元的分布式电源采用V/F控制模式,对其他分布式电源采用P/Q控制模式。实现了避免分布式电源用户发电量损失,减小停电面积,确保重要负荷的不间断供电,提高配电网系统供电的可靠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23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239261.8
申请日:2023-03-13
Abstract: 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含分布式能源配电网与多微网日前随机调度方法,属电调领域。包括建立多微网与配电网日前联合随机优化调度框架;基于数据驱动方法对微网中风电光伏出力场景进行分析,得出典型处理场景;基于数据驱动生成对抗网络方法,对风电光伏处理特征进行学习,生成可再生能源出力场景;使用K‑mediods法进行场景削减,进行典型特征提取,得出典型场景。其针对多微网接入配电网的协调调度难题,建立了配电网与多微网日前随机优化模型,利用目标级联分析法获得模型的整体最优解,最终得出经济性与新能源消纳率更高的调度方案,有助于实现多微网系统的协调运行以及与配电网之间的友好互动。适用于微网系统与配电网间的协调运行管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58768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055801.9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韧性配电网评价体系,属配电网规划领域。包括对配电网高渗透率进行量化分析,来量化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以后对配电网造成的影响;针对配电网在台风天气等极端事件下需要保证对重要负荷的供电能力,分别建立分布式电源位置合理性指标、供电结构合理性指标、负荷损失指标、负荷正常运行时间指标、线路故障概率指标以及拓扑连通度指标;采用主客观方法计算其组合权重;最后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给出不同配电网韧性评估结果高低。其对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韧性配电网的综合评估建立了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估,从而有助于指导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的韧性配电网的规划。可广泛用于配电网的综合评估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70590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13134.3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化工厂区用电故障预测方法,选取典型的变压器油温参数作为反映化工厂区用电安全工况,并考虑参数随工作日、假日、季节、天气、温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采用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参数分析与故障预测,其原理简单、容易实现、计算开销小,但又具有强大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67495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30492.7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状态检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预建立的终端状态量的初始权重矩阵;S2:对初始权重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通过,则执行步骤S3,否则执行步骤S1;S3:获取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S4:以某一终端作为待测终端,基于历史数据、预建立的评分标准和每个终端状态量的得分,获取待测终端的总得分;S5:基于预建立的状态级别评价标准,获取待测终端的理论状态;S6:获取待测终端的实际状态,若与理论状态不相同,则依次执行步骤S1至S6,否则执行步骤S7;S7:获取最终权重矩阵,得到每个终端的实时状态,进行检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升了对终端的状态管控能力,具有预测准确度高、方便可靠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312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96889.6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10/0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车网互动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通过采集历史数据,对下一时刻虚拟电厂中的可控负荷用电需求、车网互动系统充放电量、传统电源发电量、储能电量、分布式电源的发电量、天气条件、电网频率变化和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预测。预测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再使用注意力机制得到关注于负载高峰期和天气变化期的预测结果。采用马尔科夫决策过程描述状态的转移。基于深度Q网络得到最优动作,决定发电机组输出、储能系统充放电、可控负荷调度和车网充放电调度策略,实时调整电网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运维成本低、稳定性强和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1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40874.0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MC‑UPFC结构的变压器非线性控制方法,包括:根据MMC‑UPFC的拓扑结构,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它的内部特性;其次,设计了MMC‑UPFC不平衡条件下正、负序的Lyapunov控制器,并进行稳定性证明;然后,经过子模块均压控制,通过载波移相调制将信号传送给MMC;最后,搭建MMC‑UPFC仿真系统进行仿真验证。针对电网不平衡情况带来的问题,分别设计了MMC‑UPFC变压器的内环控制方法、外环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解耦不完全、控制参数多且选取难等问题,从而导致控制性能不高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