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8031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91539.7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N3/0475 , G06N3/0464 , G06N3/094 , G06N3/047 , G06Q50/2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场景生成及评估方法,将新能源历史出力数据构造为训练数据集;采用线性堆叠方式连接神经网络层构造判别器和生成器;定义判别器和生成器的Wasserstein损失函数;定义训练过程,使用Adam优化器对判别器和生成器中可训练变量进行更新;重复N次训练后保存生成器模型,利用核密度估计得到生成场景数据和训练数据集的概率密度分布,计算并对比二者的自相关系数。本发明方法基于生成对抗网设计构建场景生成模型,利用新能源历史出力数据进行训练,通过深度学习网络自适应挖掘历史数据的高维特征分布,生成能够充分反映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的海量场景,对于新能源的不确定性风险分析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3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10076.9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新能源机组与储能协调切换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预先在电网中搭建的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两级分层控制结构,对电网中每个母线的动态电压进行检测;基于检测的动态电压,计算各母线电压的移动平均值;通过所述移动平均值和预先测量的实际电压,计算实际电压与移动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百分比;基于实际电压与移动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百分比,计算电压稳定风险指标;根据电压稳定风险指标判断电压是否稳定,若不稳定则触发协调切换控制指令,本发明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来提供高质量的电力以满足系统安全运行的需求,有效利用储能系统来填补电力不足缺陷,并有效保证其运行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90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37222.X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不确定风险与控制代价相协调的电力系统预防控制方法,在已知系统拓扑及参数基础上,设置发电机出力、风险阈值、灵敏度计算范围和预想故障集,根据田口正交阵列试验方法计算代表新能源的测试场景;应用扩展等面积准则,计算暂态稳定裕度并归一化;令故障概率和故障对应‑ηk的乘积为风险;调整出力连续仿真,求取轨迹灵敏度;通过对风险筛选采取不同控制策略,将上次的优化结果作为初始参数重新迭代。本发明利用扩展等面积准则进行暂态稳定评估,通过轨迹灵敏度线性化稳定约束,基于风险在新能源不确定输入下采取控制策略,能够更合理的权衡控制代价和安全性要求之间的关系,对于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8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19224.6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估计方法,在实用动态安全域的假设上,引入相轨迹凹凸性的暂态稳定判据,通过改进的步进搜索和二分搜索结合寻找系统临界稳定运行点;通过功角和角速度差来进行发电机互补群分割,对不同的失稳模式的运行点分别拟合,得到近似的超平面形式动态安全域边界;将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通过概率分布形式代入到超平面形式的动态安全域表达式中,得到以概率密度表征的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边界位置范围。本发明方法将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边界以概率密度形式表征,可在新能源发电出力变化时给出电力系统安全边界,用于注入功率调节的参考,对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性分析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2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70513.1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F11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效感应电动机建模计算短路电流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流短路计算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对网络拓扑模型进行仿真,以获取详细配网的电磁暂态计算文件,并对等效感应电动机模型进行仿真,以获取等效电网的电磁暂态文件;使用所述详细配网的电磁暂态计算文件进行电磁暂态计算,获取详细配网的电磁暂态计算结果,并使用所述等效电网的电磁暂态文件进行电磁暂态计算,获取等效电网的电磁暂态计算结果;对所述详细配网的电磁暂态计算结果和所述等效电网的电磁暂态计算结果进行比对,获取全波形匹配参数,基于所述全波形匹配参数计算目标电力系统的短路电流。本发明提高了短路电流计算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6739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46152.8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H02J3/28 , H02J3/24 , H02J3/16 , G06F30/27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磁暂态仿真驱动的储能设备容量和参数的双层优化方法,涉及电网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记k=0,r=0,随机生成Y个粒子,记为QA1(0,0),QA2(0,0),…,QAY(0,0);令k=k+1,通过容量优化算法,计算第k次迭代时所有Y个粒子的容量配置方案Qy(k);令r=r+1,通过参数优化算法,计算第r次迭代时所有Y个粒子的参数配置方案Ay(k,r);得到的全局最优的容量配置方案QgBest(k)和参数配置方案AgBest(k,r)。该方法能够针对电网的某个故障场景,将若干储能设备的容量、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提高储能配置的经济性和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116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629474.3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叶洪兴 , 张洛萌 , 董浩源 , 魏楠 , 邢栋 , 刘斯伟 , 郭尊 , 李旻 , 陈玮 , 刘方 , 王喆 , 孙骁强 , 段乃欣 , 王蒙 , 汪莹 , 杨楠 , 霍超 , 刘瑞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通道多阶段风光消纳方法,方案中,获取直流通道的数据;基于所述数据建立直流通道、送端电网、受端电网的模型以及建立直流通道新能源消纳决策模型。本发明使用代理仿射逼近技术求解所述模型,输出两区域规划、交易、发电及输电调度方案。本发明在求解性能指标与问题可行域上的优势,同时说明了算法在助力新能源消纳方面的有效性。可应用于直流通道规划、运行领域的送受端灵活性资源统筹配置、新能源消纳、新能源消纳边界求解及直流通道(联络线)输送功率规划等。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74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63611.5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隐式决策法的电力跨区域配置优化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建立各区域新能源及负荷不确定性模型;根据所述各区域新能源及负荷不确定性模型使用隐式决策法构建不确定性关键场景集合和非预期性约束条件;根据所述不确定性关键场景集合和非预期性约束条件建立电力跨区域优化模型,以确定对跨区域电力系统优化配置。本方法可实现跨区域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资源、新能源及直流通道联合协调优化,充分挖掘跨区域灵活性潜力,降低系统整体经济成本,并保证非预期性和全场景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139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329890.1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虑变压器饱和特性的新能源场站接入点过电压水平抑制效果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装置,涉及电网技术领域。计算方法包括:采用公式一计算出过电压抑制效果指标K(n,i);其中,公式一为:该计算方法和装置能够评估变压器的饱和特性对新能源设备过电压的影响,为新能源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安控措施提供优化的策略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35888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00378.2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与新能源协同规划“等面积法则”方法,该方法基于新能源消纳特性,建立“等面积法则”模型来开展储能配置,将储能容量与新能源消纳能力的精准对接,实现既定新能源消纳目标下储能最优配置,通过保证小时数将储能纳入电网备用和平衡,得到不同新能源消纳能力场景下储能峰值功率、储能时长及年利用小时数等整套参数集合。
-
-
-
-
-
-
-
-
-